APP下载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打通大学服务社会之路记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实践探索

2013-08-02程杰

中国农村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研究院

文│本刊记者 程杰

中国农业大学始建于1905年,这所已逾百年的高等学府秉承“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心系“三农”,为中国农业培育出大批专业人才的同时,也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科研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重要辐射源。

百余年的历史,积淀了中国农业大学扎实的学风和深厚的底蕴,伴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时俱进成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的重要课题。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不固步自封,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2011年,为了逐步探索和构建以高校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综合服务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支撑,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工作,中国农业大学成为首批十所试点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单位之一。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成立,为中国农业大学的教师和学子们进一步走出教室,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开设课堂,探索将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现实生产力提供了新的契机。

整合多方资源开展系列科技服务社会活动

中国农业大学在涉农高层次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使命。为了更好地体现引领作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一年来,遵循“立足北京,布局全国”的原则,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整合各种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专家、人才、技术、教育、信息及成果优势,集成各类科技成果为国家、地方、企业、农村服务,为探索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做了许多新的尝试。

国务委员刘延东为中国农业大学等十所高校授牌。

目前,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已经搭建了较为完备的组织框架,对运行体制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综合服务基地、特色基地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教师的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的同时,基地的服务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另外,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培训)。一批新技术、新品种得到示范;多项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服务社会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据了解,为开拓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拓展转化渠道,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还积极与地方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进行广泛交流,先后与吉林、河北等多个省、市、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并与部分地区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为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与企业签署研发和转化项目400余项,新批经费1.1亿元,合作地区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自主研发的玉米新品种13个,推广面积1000余万亩,每亩增产50~70斤,新增效益5亿多元;棉花化学控制栽培技术在全国应用4500余万亩,亩增产10%以上,增收4亿余元;推广酿酒葡萄简化修剪技术6000余亩,每亩可节约人工800元,增收近2000万元;采用地温冷浸渍进行葡萄的粒选和穗选技术生产的葡萄300吨,生产葡萄酒150吨,每吨增收1.5万元;推广辣椒新品种中寿12号、农大7号、农大3号共2万余亩;推广番茄新品种中寿11—3号1800万余亩,增收3000余万元。

除此之外,2012年,由中国农大自主研发的农大3号小型蛋鸡销售8000万只,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在农大3号的基础上培育的蛋鸡新品种农大5号,也已经在房山、平谷、延庆、密云等蛋鸡养殖量较大区县及京郊周边地区推广50万羽,为农民增收提供可持续的科技保障,2013年将进行重点推广。

总体来说,2012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重点推广学校优势农作物品种和配套技术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域特点和地方需求,不断开辟新的推广领域和方向,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年来,向国内企业转让专利15项,转让金额1000余万元,涉及食品、动医、动科、农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可降解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中试生产技术”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以区域独占实施许可的方式许可给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专利实施许可使用费600万元人民币,这是中国农大近年来金额最大的一项国内专利转让。

总结已有经验探索独具特色的科技推广模式

一年来,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牵线搭桥下,学校的多项科技成果实现了落地。探寻背后的力量,关键还在于形成了有力的科技推广模式。

据介绍,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后,积极研究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总结归纳了五种模式:一是依托学校校外综合实验站的基地服务模式——进行区域综合服务并辐射周边;二是依托国家农业产业技术科学家团队进行的专业服务模式——整合学校相关资源,为产业、品种或企业服务;三是依托校地、校企合作的服务模式——受地方政府或企业委托,为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是依托科研项目团队的“科技小院”服务模式——为企业、产业、村镇服务;五是依托研究生“红色1+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服务模式——通过研究生支部与农村村镇支部对接,大学生实践调研准确定位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再整合学校相关资源进行针对性服务。

目前,这五种推广模式在原有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在服务基地建设方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着力打造依托学校校外实验站进行服务的综合服务模式,进行区域综合服务并辐射周边,取得显著成效。

为了更好地服务北京京郊,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瞿振元亲自率队与北京市各区县直接对接,寻求针对性更强的服务。一年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先后与北京通州区、丰台区、房山区、门头沟区、平谷区等对接。其中,与丰台区共建中国农业大学丰台实验站,为北京市第二十届种子大会选派、培训志愿者。与丰台区共建ISTA(国际种子检验联盟)标准的种子检测实验室,为北京打造“种业之都”保驾护航。与通州区共建中国农业大学通州实验站,并联合主办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首届现代农业水肥高效管理技术高峰论坛和通州区第二届国际都市农业科技节等。同时,还继续拓展实验站的全国布局。新建立了安徽淮北实验站、青岛胶南实验站、河北丰宁实验站等,校外综合实验站已达到30个。

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将地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和产业需求与学校的科技、人才优势相结合,学校在产业规划、新产品的研发、共建研发机构、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等方面与地方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并先后与吉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海拉尔农垦集团、淮北市人民政府、常德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丰台区、北京市通州区、大北农集团等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并与全国30多个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对接,加速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方经济水平的提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还提出了“先导技术进园区,产业技术进企业,实用技术进农村,科技成果近民生”的服务目标,以便更好地服务和对接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研究生第九党支部依托自身食用菌栽培技术优势,近年来一直通过“红色1+1”项目,积极参与近郊各地区食用菌栽培生产实践工作,与延庆县沈家营镇、延庆县大榆树镇东杏园村、通州区漷县镇草场村等基层党支部联合,协助当地农户更好的开展食用菌产业,切实服务“三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与此同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还整合近百位长期从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服务的教师,以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为己任,解决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在以李胜利教授为首席的团队引领下为了促进体系技术成果“落地生根”,围绕奶牛饲养管理、疾病治疗及防控,繁殖育种,原料奶质量控制,牛舍设计等内容开展了10期培训班,总计培训人数近3000人;通过科研试验、定期走访、座谈、培训和指导,强化了与示范基地的紧密联系,推进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

发展现代农业,根本靠科技,关键是让广大农民掌握科学种田的本领。

3年多前,当中国农大张福锁教授率领粮食作物“双高”创建团队奔赴河北曲周实验站时,就下决心探索一条让农民受益、政府满意,也让师生得到锻炼成长的农民科技服务新模式。从2009年开始,中国农大师生在河北曲周14个村建立“科技小院”。农民免费到科技小院学习科学种田知识,然后到“双高”示范田去应用,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到科技小院请教技术人员,然后再实践应用,直到完全掌握科学种田知识。“科技小院”服务模式就此诞生。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后,将此模式进行了推广,在全国其他省(市)相继建立了吉林梨树科技小院、黑龙江建三江科技小院、广东徐闻科技小院、广西金穗科技小院、山东平度科技小院、四川射洪科技小院等18个科技小院。

如今,“科技小院”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服务对象从曲周一家一户小农业,到吉林一户几十公顷的中等规模经营,再到东北现代化大农业,从农户到企业。服务作物种类也从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进一步扩展到西瓜、苹果、菠萝、香蕉等经济作物,“双高”创建活动成效日益显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服务农民和企业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除此之外,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还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生“红色1+1”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服务,继续扩大原有特色活动的影响,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据统计,2012年,研究生“红色1+1”科技服务活动共立项26项,累计开展活动次数57次,累计参与活动人次510人,结对村镇受益人数1600余人,捐赠图书1042册,举办讲座18场,送科技资料900余份,办科技培训班12次,提供新技术21项,培训新农民1200余名。

尝试科技与金融结合为实现协同创新开辟新的途径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是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这表明中央对大学服务“三农”给予了极高期待。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正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实际举措。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表示,大学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社会服务是科研的延伸,农大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意义正是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三农”发展。为了更好地践行服务社会的理念,2012年7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农科城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对此次合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双方的合作体现了中央提出的协同创新精神,是很好的协同创新范例,将是“121工程”标志性的合作。

此次的战略合作对于推动北京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农业竞争力,培养科技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以及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形成长期、全面、稳定的深层次、多方位、宽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北京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据了解,合作协议在科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科技投融资研究、科技培训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都确定了详细的合作内容,对学校的科研转化、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以及探索大学科技成果与金融公司合作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模式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创新体制机制为长效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

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落实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的要求,也是构建大学科技成果推广模式的必要条件,为此,中国农大开展了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

一年来,学校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咨询委员会,为研究院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方向把脉,提供决策咨询;制定了新农村社会服务社会贡献奖等政策,以激励更多的老师、学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去;创建了教授工作站服务新农村新模式,组织和引导师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社会服务……

另外,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学校也进行了强有力的改革。学校先后制定并完善了《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办法》、《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URP)实施办法》、《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学术实践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并设立了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建设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积极扶持了学生科协、创业协会、计算机协会、未来工程师协会、电子协会、数学与数学建模协会等12个科技类学生社团。同时,学校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还设立了国家、北京市、学校三级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体系,为学生搭建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立以导师制为龙头的学生创新实践模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开展服务的措施更加有力,老师和学生服务新农村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老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学生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培养了创新创业精神,而且他们在各种学科竞赛中成绩也表现突出。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曾表示,中国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动三化同步,就要解决现代农业、城乡统筹的服务体系问题。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为突破口,构建以大学为依托的农技推广模式,这对我国公益性的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作为首批十所试点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单位之一的中国农业大学,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为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断迈出探索和实践的步伐!

TIPS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是科技部、教育部为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深入落实八部委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推动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三化同步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综合能力,构建农、科、教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综合服务模式。

通过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将解决高校科研与产业链条结合不紧密、针对性不强、转化应用成效不明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突出等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猜你喜欢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研究院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博落回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闲不住的老支书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安得“广厦”千万间——记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李保明教授及其团队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