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十年纪实 公益性科技服务模式样本

2013-08-02陈胜伟

中国农村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竹炭遂昌县遂昌

文│本刊特约记者 陈胜伟

自2003年迄今,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即将迎来十周岁生日。近十年来,浙江农林大学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以农林学科为特色的高等院校,不仅是推进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力量,更是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主力军。

截至目前,浙江农林大学累计向浙江省14个县(区)19个欠发达乡镇派驻了132人次的科技特派员。2008年组建7个团队科技特派员,围绕欠发达县(区)的木材加工产业、肉牛养殖产业、茶产业、竹产业等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支撑,并以法人科技特派员的形式与遂昌县开展全面的科技合作与对接。各科技特派员结合当地的资源、人才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连续九年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派出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

一个特派员,带动了一项产业兴旺

“把科研成果撒在浙江大地上,把科研论文写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现在已经成为全校科技特派员共同的心声和责任。

竹类研究专家方伟教授作为浙江农林大学最早派出的科技特派员中的一员,初到遂昌县的主要竹产区,即刻投入到工作中,他用仪器对竹林里的土壤进行分析,然后将一些笋竹培育的新方法传授给当地竹农:给每一块土地开出了“药方”,详细说明每一块竹林要施什么肥、什么时候施肥、施多少肥;组织农户利用自然水源在竹山建造蓄水池,对竹林进行科学的水分定量管理;向农民介绍竹林“覆盖出笋”技术,使竹林能够提前出冬笋、多产冬笋……

浙江农林大学与遂昌县共同推进法人科技特派员工作。

学校专家教授在基地里指导农业企业种植石斛。

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方伟告诉大家,配方施肥在施肥方法、施肥时间上进行了创新,可以避免毛竹营养失调而降低冬笋产量;建造蓄水池,可以在高温干旱季节,根据竹山干旱程度、用水量等要求对竹山进行自然浇灌和滴灌,以提高竹林抗旱能力;“覆盖出笋”技术则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让冬笋能够提前开采。

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爱心接力赛没有终点。一个接着一个的科技特派员走出象牙塔,奔赴到山间、田垄和地头。

遂昌县有农民曾做过详细的分析:在没有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之前,大家按照传统的模式种竹子,一亩竹林的年产值最多不过500元;而现在有了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一亩科学经营的竹林,既能采收冬笋、春笋,也能卖鞭笋、毛竹,一年下来亩产值超过5000元是最起码的,很多经营成效较好的农户,竹林亩产值超过万元也不算奢望。

2006年3月,浙江农林大学动物学科教授周圻担任起了金华市婺城区箬阳乡的结对科技特派员。箬阳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也是一个畜牧业大乡,当地有着悠久的养殖肉牛的传统,然而由于缺少科技指导,黄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一直不高,养殖规模一直得不到更好地发展。

周圻一到箬阳乡就走进养殖肉牛农户家,与他们同吃同住,经过几天时间的调研和走访,周圻发现当地的黄牛产业之所以发展缓慢,很大的原因是当地黄肉牛品质一般。

随后,周圻趁着出访美国的机会,从美国康耐尔大学购买到了黑安格斯牛和澳洲矮脚牛的冻精,并开始鼓励养牛的农户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让母牛怀上美国黑安格斯牛和澳洲矮脚牛的“孩子”,从而提升当地黄牛的品质。他还建议农民宰杀掉繁殖用的本地公牛,以确保杂交黄牛的优势、节约繁殖小牛的成本。

在周圻的技术支持和鼓励下,金华当地养殖杂交黄牛的农户越来越多,少的养有五六头,多的四五十头。据不完全统计,如今金华等地区已经建设了6个适合浙江山区的黄牛生态养殖示范小区、7个规模养殖场、3家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年产优质杂交黄牛3000余头的规模,增加产值2200余万元,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00万元。

现在,金华当地的很多养牛大户,都直接称呼周圻为“牛教授”,周圻也十分乐意农民们这样叫他:“能被农民称为牛教授,我觉得这是一种荣耀,作为从事农林行业的科技特派员,写论文、搞科研虽然重要,但帮助农民增收才是硬道理!”

一项制度,在十年探索实践中完善

浙江农林大学用十年时间对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了认真解读、诠释,拓展了科技特派员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特派员制度体系,以实际行动开拓了一条支农先锋路。

浙江农林大学省级科技特派员有个人特派员、团队特派员、法人特派员三种形式,这是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拓展的结果,形成了个人特派员结对项目、团队特派员服务产业、法人特派员支撑全县完整的科技特派员体系。

为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承担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积极性,培养稳定的科技特派员梯队,学校规定每1位省级科技特派员,需配备2名校级特派员、3名院级特派员,不仅壮大了科技特派员队伍,而且为优秀特派员的遴选奠定了基础。在团队特派员工作中,实施“首席专家”带“技术专家”的方式,首席专家起技术引进示范作用,负责面上的工作;技术专家抓落实,负责点上的工作,上下联动,点面结合,专家与乡镇两级科技人员组成课题组,采取手把手、传帮带的方式,培养本地的科技特派员,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科技服务成效。浙江农林大学与遂昌县法人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浙江省最早启动的合作模式,通过接力、辐射、繁殖等多种形式,集一个法人单位的优势人才与技术力量,服务一个县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通过法人科技特派员的形式,与遂昌县开展全面的科技合作与对接,积极探索和创建县校合作机制,建立了校地党政一把手定期会议机制,建立了学校社会合作处、二级学院与县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环境保护局、旅游局以及相关乡镇等的对接交流机制;成立了浙江农林大学和遂昌县人民政府科技特派员办公室,服务双方科研与生产人员开展工作。

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民养殖土鸡。

为照顾更多的人能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在特派员的选派上引进了竞争机制。遴选制度规定,每届省级科技特派员原则上任期为2年,期内若被评为省级优秀特派员的经本人提出申请可以连任1届,若再被评为优秀的可以再连任。省级科技特派员换届的人选,必需在优秀校级特派员中产生,校级特派员每2年评比1次,由社会合作处负责评比;校级特派员必需在院级优秀特派员中产生,由各学院负责评比。

在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上,实行“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年终开展总结交流,中间组织巡查”的督促检查制度;同时,强化对科技特派员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鼓励科技特派员以技术承包、项目承包等有偿服务形式获得合法收益,或以个人独资、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方式与服务单位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科技特派员生产示范基地;发挥优秀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科技特派员之间互帮、互传、互带的良性机制;对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成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的,优先推荐。

浙江农林大学的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打造支农先锋岗位为目标,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实际行动开拓出了一条扎扎实实的支农先锋路。

团队作战,让科技服务更给力

发挥人才科研优势服务“三农”发展,既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大学服务地方,创办创业型大学的有效措施。学校广大科技特派员发挥自己的科研优势,服务地方发展,帮助广大群众创业的同时,自己也实现了创业。

有些行业,一个科技特派员就能够带动整体发展,也有很多行业,则需要许多科技人员一起合作,才能让科技服务更加给力。

遂昌是浙江省的林业大县,同时也是竹林大县。然而由于缺乏科技方面的支撑,该县林业尤其是竹林经营效益一直不高,大部分农民守着林子却难致富。由于遂昌竹林面积大、涉及产业广,光靠一两位专家的指导,难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浙江农林大学了解到情况后,以竹类研究专家方伟教授、竹炭产业专家张文标博士等领衔的团队科技特派员,来到了遂昌县的主要竹产区,指导当地竹农一些笋竹培育的新方法,帮助他们成立了以竹材为主的竹木产品加工企业,指导当地成立了竹炭系列产品的生产企业……

在团队科技特派员的支持下,当地的冬笋亩产量从30公斤到100公斤,再到200公斤、300公斤。如今,亩产400公斤、500公斤冬笋的竹林也已不再稀奇。遂昌的竹产业被列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两大主导产业之首。

在竹林经营得到不断提升,带动广大竹农走上致富路的同时,浙江农林大学的科技特派员早就开始为遂昌竹产业的深加工开始考虑,特派员们希望在打造出竹产业后,还能打响遂昌的竹产业制造品牌。

时任浙江农林大学校长的张齐生院士是国内从事竹炭研究的领军人物,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带着自己的博士生、现在浙江农林大学的张文标、肖继波老师,与遂昌文照竹炭等企业合作,开展竹炭深度开发技术研究。时任遂昌县委书记葛学斌说:“竹炭产业是个融合一、二、三产业的新产业,因为它符合当下世界经济低碳发展潮流,是一个可再生的、健康的环保产业。”

在张齐生的指导下,竹炭产业领域的不断拓展使得竹林经营效益快速提升,有烧竹炭的农民近1000人、加工企业54家、工人3000多人,加上销售业、旅游业,竹炭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竹炭已几乎让全县群众受益,如今遂昌还建起了国内首个以竹炭文化为主题的中国竹炭博物馆。在竹炭产业的带动下,遂昌的毛竹价格也从2001年的每吨300元提高到目前的700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年增收就达4000余万元。遂昌成为了全国最主要的竹炭生产县,竹炭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特色产业。

竹笋、笋干深加工,竹制品开发产业……随着竹炭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浙江农林大学的科技特派员们纷纷加入到促进遂昌县竹产业实现第二次提升的工作中去,希望用自己的成果、自己的技术,为遂昌的竹农致富奔小康作出贡献,同时也在服务中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法人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从孤光一点到星火漫山

如果说,科技特派员在科技服务中发挥了个人优势,带动某一项产业发展的话,那么法人科技特派员则是集中了整个学校的学科优势,全面服务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年,浙江农林大学与遂昌县正式签订协议,在浙江省率先启动法人科技特派员工作,以全校之力服务地方发展。

科技特派员严少君在遂昌县推进农家乐发展的过程中,就遭遇了很多问题:遂昌的农家乐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土鸡、冬笋、有机农家菜的需求越来越大,农家乐还带动了遂昌竹碳产品、茶叶等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的销售。随着农家乐产业越做越大,当地现有的高品质土鸡、冬笋、有机农家菜以及各种纪念品,已难以满足农家乐发展的需要,一时制约了农家乐的发展。

就在严少君发愁的时候,作为遂昌县法人特派员单位的浙江农林大学十分重视这一新情况,校长周国模教授亲自组织了其他相关学科的专家来到遂昌,充分利用学校各学科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来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动物科学专业专家赵阿勇博士把自己的山地土鸡优良品种选育项目,放在遂昌的几户农民家实施,一边开展研究一边带动当地的土鸡产业;笋竹两用林专家金爱武教授带着科研成果来了,迅速带动了当地竹笋产业的发展,经营竹林效益不断提升;遂昌的竹碳产业发展迅速,需要技术的支撑,浙江农林大学名誉校长张齐生院士来了,张齐生的弟子、国内首个竹碳学博士张文标也来了;遂昌需要发展特色农家菜,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的朱祝军教授来了……

法人科技特派员集聚力量,共同作战的效果,使得当地单一的农家乐产业,实现了不断的放大,迅速带动了遂昌的养殖、竹碳、有机蔬菜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法人科技特派员这一平台,浙江农林大学与遂昌县共同实施了国家星火“毛竹低产低效林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关键技术推广”重点项目、“食用竹炭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研究”等科研项目共50多项,其中浙江农林大学张齐生领衔的竹炭研究推广团队,与遂昌县文照竹炭有限公司联合攻关实施的“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有一大批项目获得了其他奖项和成果,这些科技项目共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个亿。

后记

正如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说的那样:“我们学校的专家教授,有着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受农民欢迎的科研人员同样重要。”

社会合作处处长戴文圣对此颇有感受。他说,现在不少专家教授争相承担科技特派员工作,最让他们引以为豪的是农民给他们打了几个电话,自己给农民解决了多少难题。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浙江农林大学将鼓励更多的专家学者走上科技特派员岗位,使他们成为常年在地方开展科技服务的生力军,到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必将成为专家教授的必修课程。

猜你喜欢

竹炭遂昌县遂昌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竹炭绿植除甲醛 靠不靠谱?
何鹤
2018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遂昌展
新荷初绽
让竹炭帮我们去除甲醛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五行遂昌 一诺千金 绿色崛起新遂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