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早晚”的“时候义”考察

2013-08-01葛媛媛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元曲用例义项

葛媛媛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这早晚”的“时候义”考察

葛媛媛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早晚”一词和“这”组合之后存在三种“时候义”:言时间之早;言时间之晚;说话的这个时刻。这与现代汉语中的“这时候”同义。要区分“这早晚”的三种意义,可以在语表和句法结构上找到一些形式上的标志。“这早晚”和“这时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竞争过程,并最终被“这时候”所取代。

“这早晚”;“这时候”;“时候义”;演化

一、引言

“早晚”作为一个整体(时间词)出现大约始于唐朝。最初多用于疑问句中,用来询问时间,意为“什么时候”, 例:“急呼其子曰:‘此曲兴自早晚?’对曰:‘顷来有之。’”(唐《通典》)。此时,“早晚”这一结构本身就承担着疑问的功能,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成分来构成疑问句。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多,“早晚”的词汇化程度进一步加强,询问时间的用法大量出现,“早晚”的疑问语气逐渐减弱。从元朝开始,“早晚”的前面多加上表示疑问的“多”,构成“多早晚”,表示“什么时候”。这个时候,疑问的功能就转接到了“多”字身上,因而“早晚”就进一步凝固为一个跟“时候”同义的词。这样才会有后来的“这那早晚”,如:“(云)梅香,这早晚多早晚也?(梅香云)是申牌时候了。”(元《全元曲——杂剧1》)

由于“那早晚”的例子较少,仅仅在《元曲》和《红旗谱》中发现了三例,所以本文主要是讨论“这早晚”。

在《元曲》《红楼梦》《水浒传》等元明清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发现了很多“这早晚”的用例:

1)因说道:“这早晚就跑过来作什么?”宝玉笑道:“这天还早呢!你起来瞧瞧。”(《红楼梦(上)》)

2)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今儿这早晚不来,必有原故。(同上)

3)如今刮上了卖炊饼的武大老婆,每日只在紫石街上王婆茶坊里坐地,这早晚多定正在那里。你小孩子家,只顾撞入去不妨。(《水浒全传(上)》)

在上面三个例子中,“早晚”一词都可以换成“时候”。同时,例1中,是言时间之早,例2是言时间之迟,例3是指说话的这个时刻。因而,这三个句子中的“时候”又可以分别换做“早”“晚”“此时”。

本文中,我们主要来探讨“这早晚”的这一语言现象。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对照上面的例子,将“早晚”的这三种“时候义”分别标记为早晚1、早晚2、早晚3。

二、区分三个“早晚”的形式标志

我们如何将这三个“早晚”区别开来呢?首先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句子中找到一些形式上的标志。也就是说,根据“早晚”前后的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将“早晚”的三个“时候义”区分开来。

1.根据“早晚”前面的修饰词

一般情况下,“早晚”表示“时候义”时,前面必须要加上一些修饰成分,不能单独使用。其前面的附加成分除了本文中主要讨论的“这”之外,还可以是“好、那、恁么、恁、偌、喏”等。这些修饰词中,除了“这+早晚”同时具有这三个义项之外,其他的词和“早晚”组合时,都只有一种义项。其具体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修饰词和“早晚”组合义项对应关系

其中,“早晚1”的前面就只能加“这”,“早晚2”的前面还可以用“好、偌、喏、恁、恁么”来修饰,“早晚3”前还可以加“那”。“早晚1”、“早晚2”前面的“这、偌”等是表示程度的副词,可以理解为“这么”;而“早晚3”前面的“这、那”则是指示代词。这也就是说,“这早晚”前的“这”所具有的程度副词和指示代词两种不同的语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这早晚”这一用法的形成奠定了语义基础。

2.根据句中的标志词或者句法关系

(1)早晚1

一般情况下,句中有“就”。例如:

13)宝玉答应着,去见贾政。贾政道:“这早晚就下了学了么?师父给你定了工课没有?”(清《红楼梦》)

(2)早晚2

用于否定句中。例如:

14)出外打旋未回,况是屠宰之家,他归来必有言语。这的不防。今朝这早晚不见媒婆来。 (净扮媒婆出白)开口成匹配,举口合凤凰。(《全元曲——戏文》)

用于疑问句中。例如:

15)罗文干怒道:“这早晚还有什么事?你去回复总统,说我明天早晨,来商议罢。”(《民国演义》)

“早晚”后面紧跟“才”。例如:

16)好无礼也,着言语讥讽我。你是一个掠阵使,别人都报了功也,你这早晚才来,你有什么功劳?(《全元曲——杂剧2》)

句中有“还”和其连用。例如:

17)员外妈妈并哥嫂一齐起来,大怒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南宋《话本选集1》

(3)早晚3

早晚3前面加上指示代词“这那”作主语,后面有“是、正是”与其共现。例如:

18)相公,你前生少欠我的。你的家缘过活妻子,都是我受用。明年这早晚是你的死忌。你死了呵,我与你追荐,累七念经□□□个慈悲的好人(《全元曲——杂剧2》)

3.三个“时候义”的关系

孙悠夏(2012)认为:“早晚”经历了合成时间义、将来时间义、整体时间义、认识情态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那么,本文所讨论的“这早晚”属于“整体时间义”。其文章中还论述了由“合成时间义”到“整体时间义”的形成过程:“早”与“晚”这一对反义词,指称相同的上位概念,具有共同的上位义,这为其并列成词提供了语义根据。“当并列的反义形式由于概括化而转指它们的上位概念时,并列短语就词化了。”随着“早晚”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早”与“晚”的关系日益密切,二者从词降为语素,并最终凝固成一个时间名词,转指整体时间的“时候”。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也就不难解释“这早晚”的三种“时候义”并存的关系。“早晚1”和“早晚2”是“早”和“晚”所构成的偏义时间词。而“早晚3”是从“早”和“晚”构成的合成时间词所演变过来的表“时候”的整体时间词。“早晚1”和“早晚2”的出现应该晚于“早晚3”。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早晚”的三个“时候义”在不同时代的使用情况,本文选取了元、明、清、民国四个主要时代的一部代表作品,分别是《老乞大谚解》《西游记》《红楼梦》《留东外使》,将其中所有“这早晚”的用例摘取出来,分别得到6、11、9、10条例子,同时分析其意义,进行统计。表2是“这早晚”的三个义项在这四部作品中的出现频次和频率(频率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表2 “这早晚”的三个义项在不同时期代表作品中的分布情况

从总体上来看,“这早晚”的三个义项中,“早晚2”的使用是最为普遍的,甚至比“这早晚”最初的中性义早晚3还要高。同时,“早晚1”和“早晚2”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低,这是因为清代的时候出现了“这么早”,而民国的时候出现了“这么晚”,“早晚1”和“早晚2”逐渐被它们所取代。

4.由“这早晚”到“这时候”的演化

“这+早晚”中“早晚”的三种“时候义”在现今已经很难再找到使用的痕迹(笔者对一些方言进行了考察,没有找到这一用法。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方言中会有保留,只是现在还没有发现),只有“合成时间义”和“将来时间义”这两个义项,取而代之的是“这+时候”。那么,由“这早晚”到“这时候”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

笔者在北大中文语料库中共搜集到“这早晚”的用例372例,“这时候”的用例6 630例。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这早晚”和“这时候”在不同时代的使用分布情况。参见表3(频率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四位数)。

表3 “这早晚”和”这时候”在不同时期的分布情况

根据表3的数据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从整体上的用例来看,“这早晚”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这时候”,即使是在同一部文学作品中也是同样的情况。在《红楼梦》中笔者共找到“这早晚”用例9条,“这时候”用例14条。

(2)从发展趋势来看,“这早晚”和“这时候”几乎是同时出现于宋代。但是“这早晚”在元代达到高潮之后,使用频率就逐渐降低,而“这时候”的使用频率则是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语义功能的重合违背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这势必造成“这早晚”和“这时候”的相互竞争。从使用频率上来看,这场竞争最终由“这时候”取得胜利似乎是必然的结果。

(3)“这早晚”和“这时候”出现和使用的时间不同。根据笔者的考察,“这早晚”最早见于南宋时期的话本,而“这时候”最早出现在北宋。例:

19)员外妈妈并哥嫂一齐起来,大怒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南宋《话本选集1》

20)“黄帝尧舜氏作”,到这时候,合当如此变。“易穷则变”,道理亦如此。(北宋《朱子语类》)

“这早晚”盛行于元明时期,其中大量使用于元曲之中,“这时候”则是从清代开始大量出现,它们两者之间此消彼长。例:

21)今被我佛点化,着此人看经念佛,参禅打坐。这早晚不见到来,刘均佐误了功课也。(《全元曲——杂剧1》)

22)张姑娘道:“咱们娘儿两个车上睡了一道儿了,你老人家这时候又困了?天还大亮的,那里就讲到睡觉了呢?咱们还有许多事没作呢。”(清《儿女英雄传》)

现代汉语中还保留着少量的“早晚”的这一用法,而“这时候”则是大量存在于现代汉语中。

23)看见江涛回来,睒了一眼,问:“怎么今年这早晚就回来过寒假,有什么要紧的事吗?”(梁斌《红旗谱》)

24)方鸿渐午饭本来没吃饱,这时候受不住大家的玩笑,不等菜上齐就跑了,余人笑得更厉害。(钱钟书《围城》)

三、结束语

“这早晚”和“这时候”这两个具有相同语义功能的词组在同一时期并存,以及最终由“这时候”完全取代“这早晚”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寻求简单明了的语言单位来表达某一语言现象,当出现功能重复的语言单位时,其中一个必定会遭到淘汰,而最终会将谁保留下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用频率便是决定因素之一。据统计,“这时候”的用例远远多于“这早晚”,因而它的地位能够得到稳固。同时,这也可能跟“早晚”的词汇化程度有关。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早晚”在明代产生了任指语法义。同时,因为后来早晚1和早晚2分别出现了与之对应的“这么早”、“这么晚”,这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这早晚”。

[1]袁嘉.“早晚”的词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9).

[2]张俊阁.“这”、“那”与时间词“早晚”[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6).

[3]孙悠夏.反义合成词“早晚”的语法化及其认知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2012,(5).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hihou Yi” of “Zhe Zaowan”

GE Yuanyu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The combination of “Zaowan” and “Zhe” has three interpretations in time: early, late, and now. It has the same meaning with “Zhe Shihou”. There are some language forms to discriminate the three meanings of “Zhe Zaowan”. The evolution goes through a long-term competition from “Zhe Zaowan” to “Zhe Shihou”.

“Zhe Zaowan”(this hour); “Zhe Shihou” (this time); “Shihou Yi” (meaning of time); evolution

2013-03-22

葛媛媛(1989-),女,陕西平利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H146

A

1008-469X(2013)03-0058-04

猜你喜欢

元曲用例义项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