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

2013-07-31杨凤林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3期
关键词:教龄小学教师问卷

杨凤林

(赤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

杨凤林

(赤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应对策略是教师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教师面对职业压力采取的应对策略依次为:积极解决、自我调控、忍耐、合理宣泄、幻想、回避、自我改变、积极应对、自我放松、三思后行、寻求支持等.并且,在不同学科、不同教龄和不同任教年级等方面,许多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

1 问题提出

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应对策略问题是教师心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适应性心理问题日趋增多,这使人们产生了了解乃至调节自身的强烈需要.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职业差,心理健康问题多,这与他们长期超负荷工作、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对教师过高的要求以及教师工资福利偏低等因素而引起教师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直接关系”[1].目前,在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升学考试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形之下,教师的角色也变得日益复杂化,在承担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他们还要克服来自社会、家长等很多无法由自己控制的问题,这无疑会增加教师工作的负担.教师普遍面临着较严重的适应问题,很多教师产生了不容乐观的消极情绪、焦虑情绪,直接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也间接地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平衡与发展.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比较严重,但教师的适应能力也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加强对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运用应对策略的能力,对于缓解职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水平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着重探索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有关问题,目的是识别当前小学教师所采取的减轻自身职业压力的应对方式,以及不同特征的教师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有何不同,最后提出建议来指导教师如何正视压力,从容面对压力,以维护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1)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呈现多元化,以积极解决的应对方式为主.

(2)不同特征的教师在应对策略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2.2 研究设计

2.2.1 被试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赤峰市150名小学教师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

2.2.2 研究工具

2.2.2.1 问卷构成

结合他人问卷,采用自编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问卷.问卷由56个项目组成,采用5点计分方式,从“5—非常符合”到“1—非常不符”分别记5分、4分、3分、2分、1分.要求被试根据自身情况对每个题目作答,将所有项目的分数相加,就是应对策略总分数.

2.2.2.2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问卷的结构效度

本研究的正式问卷共有44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得到11个因素,累计贡献率为65.206%,结果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2.2.2.3 职业压力应对策略问卷的信度分析

经检验,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调查问卷的信度为.9048.

2.2.3 实施

(1)本研究小样本预测发放50份,实收46份,对问卷进行了初步修订.

(2)对赤峰市150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48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问卷100份,占发放问卷的67%,占回收问卷的68%.

2.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状况

调查表明,小学教师采取应对策略主要表现在11各方面,分别是积极解决、自我调控、回避、寻求支持、忍耐、幻想、合理宣泄、三思后行、自我放松、自我改变和积极应对.通过平均数比较,发现依次为:积极解决、自我调控、忍耐、合理宣泄、幻想、回避、自我改变、积极应对、自我放松、三思后行、寻求支持(见表1).

表1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各维度及其平均分

3.2 对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分析

3.2.1 不同学科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差异

本调查按着工作负担将被试分为语数教师、英语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分别对这些教师在11个应对维度上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回避、合理宣泄上存在着学科差异.进一步检验表明,在回避策略上,其他学科教师与英语教师之间达到显著差异,语数教师与英语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合理宣泄策略上,英语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比较平均数(见表2)发现,在回避策略上,其他学科教师与语数教师要高于英语教师;在合理宣泄策略上,其他学科教师要高于英语教师.

表2 不同学科教师应对策略的差异

3.2.2 不同教龄教师应对策略的差异

在各个应对维度上分别对不同教龄段的教师作了检验,结果发现,教龄在5年以下与具有6—10年教龄的教师在寻求支持策略上有明显差异;教龄在11—15年与21年以上的教师在忍耐策略上有明显差异;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分别与11—15年的教师和16—20年的教师在积极应对策略上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平均数的比较(见表3)显示出:在寻求支持策略上,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要高于6—10年教龄的教师;在忍耐策略上,11—15年教龄的教师低于2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在积极应对策略上,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分别高于11—15年教龄和16—20年教龄的教师.

表3 不同教龄教师应对策略的差异

3.2.3 任教年级不同的教师应对策略存在的差异

对11个维度的任教年级差异作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在寻求支持策略上中年级与高年级教师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平均分(见表4)发现,在寻求支持策略上,中年级教师要高于高年级教师.

表4 任教年级不同教师应对策略存在差异

4 讨论

4.1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呈现多样化

调查研究发现,11个应对策略主要以积极解决、自我调节最为集中,调查结果与前面提到的研究假设基本相同,并且印证了西方学者对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分类的研究.

4.2 在某些应对策略上存在学科差异

研究表明,在回避、合理宣泄策略上存在学科差异.其他学科教师、语数教师较英语教师更多地采用回避策略来应对职业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英语教师会选择更直接去面对职业压力.由于语文、数学本身作为主要学科,任教教师的职业压力相对较大不言而喻.如今,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培养,社会、家长和学校对其他任课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无形地增加了这些教师的工作压力.随着压力越大,就教师的精力而言,他们可能会更多地采取回避的策略来应对压力.而英语教师则不然,对于英语课程的考核没有语数和其他教师那么严格,英语教师在课程设计、安排等方面较其他教师可以更多地去自己摸索和发挥,所以,他们更少采取回避策略来应对职业压力.在合理宣泄策略上,其他学科教师采用更多,英语教师采用更少.

4.3 在某些应对策略上存在教龄差异

关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教龄差异,调查发现,在寻求支持、忍耐、积极应对策略上存在差异.具体地,在寻求支持策略上,据有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与6—10年教龄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在忍耐策略上,11—15年教龄的教师与2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在积极应对策略上,具有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分别与11—15年教龄的教师、16—20年教龄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因刚参加工作不久,更多地是需要各方面支持来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而且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对很多事物还充满着新鲜感、积极性和热情度,所以,他们更多地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不难理解.6—10年教龄的教师较少采用寻求支持策略,说明这一阶段的教师更多地愿意自己去解决压力问题.教龄在11—15年和16—20年的教师属于中年阶段,他们的工作时间长,经历的事情复杂多样,难免会产生消极情绪、懈怠心理,所以很少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在忍耐策略上,2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更多地采取此策略.这是由于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生活经验,随着心态的日趋平和,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增强,在面对压力时,他们更多地采取忍耐策略;教龄在11—15年的教师属于中青年教师,相比较而言,较为争强好胜、情绪易激动,善于表现自己,所以很少采用忍耐策略.

4.4 在寻求支持策略上存在年级特征差异

对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任教年级差异,调查发现,只在寻求支持策略上,中年级与高年级教师达到显著差异.其中,中年级教师更多地采取寻求支持策略,而高年级教师则较少使用.针对高年级教师来说,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综合素质较高,精力充沛,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在面对工作压力时大部分高年级教师能够自我应对、自行解决,所以,他们会很少寻求来自其他方面的支持.

5 结论

本研究围绕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这一核心变量探讨了小学教师应对职业压力的策略以及其他因素,结论如下:

5.1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信度为.9048.

5.2 小学教师能够对策略分为11个维度,分别为积极解决、自我调节、回避、寻求支持、忍耐、幻想、合理宣泄、三思后行、自我放松、自我改变和积极应对.

5.3 在回避、合理宣泄策略上存在学科差异.

5.4 在寻求支持、忍耐、积极应对策略上存在教龄差异.

5.5 中年级和高年级教师在寻求支持策略上达到显著差异.

总之,通过本调查研究,希望为广大小学教师提供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上的帮助.不同学科、教龄、任教年级的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在采取应对策略时扬长避短,从容面对,行之有效地缓解自身的工作压力.

〔1〕刘启珍.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

G442

A

1673-260X(2013)12-0133-03

猜你喜欢

教龄小学教师问卷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问卷网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