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3-07-29吴萌
吴萌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初中美术教学也开始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初中美术教师应当积极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知识发展的需求。针对新课标背景下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初中美术的教学活动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教学观念;学习兴趣;创新思维;个性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初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审美意识也开始逐渐形成,教师应该抓住这一黄金时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美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则是以审美需要和审美动机为动力,以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为基础的。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美术教学更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及审美能力。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当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审美认识中学会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会审美。笔者认为,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革新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的初中美术教材编制中,不仅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更对原有美术教学的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教学的意义,学会如何审美,教师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可以研发和创新出更多的课题。初中美术教学能够从艺术的创作角度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因而其对素质教育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有一部分教师,总是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进行美术教学,并没有对新课标中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的内容进行很好的了解,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美术教学,以至于初中美术课堂变得过于形式化,失去了应有的活泼与生动,学生提不起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新课标对教育改革的成果完全体现不出来。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了兴趣,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无论是孔孟时代,还是当下的现代化教学,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一直是教师所探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亘古不变的教学真理。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和探索,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目标,更能够发散学生思维,鼓
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创新,激发出他们心中潜在的创造性思维。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大胆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课堂辩解、作品创新等形式,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教学中,户外教学往往比课堂教学更容易激发出学生的艺术创造灵感,例如户外写生、书画比赛等等。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地营造出容易激发学生灵感的教学环境,让学习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的创作激情迸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力更好地发掘出来。
三、培养创新思维
美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创造和创新。在实现创造和创新的过程中,能够将想象转变为现实、客观现象转化成艺术。现实生活作为艺术的来源与真实写照,是培养学生进行艺术创造最有效的教学载体,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发现来进行艺术的创造,作品便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美术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艺术思维与艺术个性的培养,给予学生自由广阔的创作空间,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发挥,将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地激发出来,使学生能够创造出形象自由的作品。
四、倡导个性发展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理解存在着误差,他们认为美术只是加分的一种手段,并不具有独特的教学意义。为了改变学生对美术教学的错误认识,让学生明白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教师应该重视对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明白什么叫做“美术”,美术课程设置的意义又是什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发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将思路放得更加宽广。让学生在不断认识美术、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去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而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作品。
总之,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在新课标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不断地探究和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进而改善学生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为学生日后能够更好地接纳新知识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华.创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0.
[2]姜月琴.初中美术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2012级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