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
2013-07-29弓惠慧
弓惠慧
摘要:物理探究性教学已是物理教学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从“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的教学反思角度来说明探究性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宽松氛围;互动过程
;评价体系
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情感氛围
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宽松的教学情感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同一起跑线上,彼此以友相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我在“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的一节课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点,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认真思考,努力解决问题的“多言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教师要不断的改进教学的方法进行导入情感,激发话题,引导提问,归纳总结,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创造出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二、探究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复合主体互动的过程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指导,在探究学习中完全放手、束缚太多都不现实,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反而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有负面影响因此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三、探究活动应允许学生出错,教师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
由于器材、环境、知识水准、操作技能等原因,学生的实验数据和结论有时偏差较大教师若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改进实验方法,这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会大有益处切不可轻率指责、否定同时,课前分组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状况,活动过程中及时组织交流,以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携手合作以实现活动目标当然课后的补救也是必要的对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应提供再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完成实验探究,消除失败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共性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课题这很正常,正是问题或错误,才有改进和创新
四、 探究活动中应加强对学过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随着初中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对现象的解释和判断会有不同的方法和结论课堂上我演示“用气筒给可乐瓶打气”实验,提问:“瓶塞为什么会猛地窜出很高?同时瓶内为什么出现白雾?”,本意是希望学生回答:“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而另一位学生却说:“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于是我精心设问:“你知道白雾是一种什么现象?”,学生答:“液化”,“液化是吸热还是放热?”我紧急着追问学生答:“放热”“放热后内能怎么改变?”我又问“减少”学生回答问题迎刃而解从而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还有我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练习来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再现机会这样他们的分析判断、逻辑思维,解题能力得以提高
五、 探究活动应成为点亮学生智慧火花的过程
发现、创新是人的一种天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发展这种天性作为教师,就是将学科知识的内容与人类历史文化链接起来,使学科知识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使文化富有历史感,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创造世界的动力
比如,在“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的一节课中,多数学生在改变冰块内能的学生动手实验中,大部分学生想到了:用酒精灯加热,放在室内自动熔化,放在热水中熔化等一些常见的方法但也有小部分学生想到了:用两块冰互相摩擦,用玻璃棒搅拌……等,也能使冰块熔化从而得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六、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我国以往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或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而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所以我们的教师会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学生在题海中迷失了自我,于是社会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
我在“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的一节课教学中不是仅仅传授课本知识,而是着重培养了各种能力一些学生,在某些时候或某个方面会有新的问题,新的思视野也许这些学生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成果所以我们在评价某个学生时,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要科学地、全面地、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设探究性课程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物理教学中实现态度、价值、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的最好载体
[江苏靖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