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中国梦”起航——打响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战

2013-07-28张若熙

中国西部 2013年10期
关键词:连片中国梦片区

文/张若熙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扶贫减贫的道路上,中国始终不遗余力。因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国人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并特别提出“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的目标。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12月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河北、甘肃等地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从战略高度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

“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扶贫开发攻坚战!”2013年1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宣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面启动。中国扶贫为“中国梦”起航,向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速前进。

30 年坚持 中国减掉世界半数贫困人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但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扶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并大规模实施的。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的扶贫开发大致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年)、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2001-2010)四个阶段。

受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制约,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数量众多。1978年,在我国农村广大地区,仍有2.5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未能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12月8日发布的2011年《城乡一体化蓝皮书》,自1980年以来的30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比值,从1980年的2.5倍上升到2010年的3.23倍。 按原来的扶贫标准,我国2010年底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688万,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英国权威财经杂志《经济学人》2011年曾指出,中国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速度可以说是全球“最快的”,只需七年,中国就能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目前的8400美元翻倍增长,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届时将步入“高等收入国家”。

面对外界对中国扶贫的高度评价和预估,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发展的“并发症”也随之而来。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就要正视发展与难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精准扶贫对象 集中连片开发

2011年末,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有10年之际,中国颁布一份指引未来10年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国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

我国新标准下的扶贫对象有1.22亿人,但这个数字是从统计数据测算得出,要使得国家的扶贫政策真正惠及贫困人口,发挥最大功效,必须做好贫困识别工作,瞄准目标贫困人群,使真正的贫困人群享受到扶贫政策。

然而扶贫资源如何更好地瞄准贫困目标人群,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最新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的贫困县绝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山区或高原山区,特别在群山连绵区更是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状态。那里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致贫因素复杂。这些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贫困的主要区域,也是全国扶贫对象最多、贫困发生率最高、扶贫工作难度最大的地区。

于是,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上,就明确将这些连片特困地区圈定为国家扶贫重点目标。这些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共有14个片区680个县。

这些连片特困地区,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未来十年,中国将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地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加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未来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掷地有声。

他说,我们现在正在抓紧连片特困地区的规划,增加连片特困地区的投入,包括综合扶贫的投入、专项扶贫的投入,同时建立部委的联系机制。针对特困片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人力资源开发、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和生态建设这些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加以解决,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地去解决。

扶贫开发从“输血”到“造血”

当然,一味地“输血”解决不了贫困问题,更不可能实现全民小康的十年目标。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今后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两不愁三保障”: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这些奋斗目标与十八大提出的目标高度一致。

这些目标,能否实现?专家分析表示,贫困地区实现全民小康任务十分艰巨。分析指出,如果到2020年扶贫对象占比降到3%以下,未来几年年均需要减贫1000万。从缩小收入差距上看,到2020年,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如果要达到全国翻番后的水平11838元,10年中必须保持平均每年13.7%以上的实际增速。

任务艰巨,困难重重,但从发展势头来看,并不是不能完成。从区域角度看,2008年以来,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连续5年超过东部,外出务工农民在省内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更可喜的是,2002~2011年,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4%,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5.3%,高出全国5.1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中国扶贫攻坚战的胜利不是海市蜃楼,要实现全面小康,就需对精准扶贫对象给予必要扶持,尤其要增强贫困对象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

作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横跨豫、鄂、渝、川、陕、甘六省市,覆盖80个县(市、区),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5万人,集革命老区、大型水库库区、汶川地震灾区、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区于一体,涉及省份多,幅员面积广,内部差异大,致贫因素复杂。如何打好、打赢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举国关注。2012年5月10日,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在四川广元召开,宣告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正式启动。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指出,秦巴山片区必须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集中力量推进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尤其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序推进移民搬迁、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和调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热情。

“要提高‘造血’功能,就要强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普惠性措施,通过这些普惠性措施对贫困人群产生有利影响。另一方面,要在瞄准制度设计方面更多利用市场机制。如小额信贷通过收取较高的利率来排除富人,而公共工程建设计划通过确定略低于市场水平的工资标准来排除非穷人。”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吴国宝如此建议。

猜你喜欢

连片中国梦片区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6—2017)》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