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深处的“激战”——四川省达州市实施连片扶贫开发的实践路径
2013-07-23
文/本刊记者 胡 静
2012年达州全力实施革命老区连片扶贫、秦巴山区连片扶贫、整村连片扶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扶贫、中央彩票公益金试点项目、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信贷扶贫、灾后重建等10大类116个扶贫开发项目,项目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加快达州市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的机遇期、关键期和攻坚期。达州将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全市扶贫移民工作再上新台阶。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困难群众时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我国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东部一些地区已宣布实现全面小康,而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
2012年5月,《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启动实施,规划提出了“一带三中心五走廊”的发展蓝图,而作为五走廊之一的“宜宾—万州—达州—巴中—广元”走廊,以川气东送沿线公路、铁路为依托,重点发展天然气精细化工业、机电产业、旅游业、特色农业。其中的重要节点城市——达州,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有着“川东明珠”、“中国气都”的美誉,但达州也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达州的宣汉县和万源市已纳入国家重点扶贫县,其余5个县区全部纳入四川秦巴山区连片扶贫片区县,纳入四川省“十二五”整村推进规划的贫困村达307个,居四川省首位。让我们走进这个主战场,去看看达州是如何打响这场艰苦卓绝的扶贫开发攻坚战的。
交通先行,基础设施保障
从成都东客站坐动车,一路向东,从平原到丘陵,从丘陵到山区,蜀水巴山,钟灵毓秀,交融相伴,2小时36分钟跨越了374公里的行程,抵达“川东明珠”——达州。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达州这个扶贫主战场同样深谙此理。达州不仅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和川渝鄂陕结合部的交通枢纽,还是国家建设打造的国家级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记者乘坐的就是成都至达州的“CRH和谐号”动车组,该动车组是于2010年9月20日开始运行的。目前,每日早中晚不同时段有7趟“和谐号”在达州和成都间对开,动车令达州成功融入西部经济高地成都的2.5小时圈层。
据了解,达州铁路网线十分发达,达州火车站是西南第四大火车站,有开往重庆、成都、西安、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主要城市的列车,是川东北、渝东北地区铁路枢纽,西南地区重要铁路客运、货运集散地。
除了四通八达的火车外,达州还打造了灵活便捷的公路网,国道210、318线纵横全境,达渝高速公路直达重庆,达陕高速公路2012年建成通车,使成都经达州到西安仅需9个小时,达巴(达州至巴中)、南大梁(南充至大竹至梁平)等多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
此外,达州市拥有河市机场,航班可直达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而水路方面,基本形成以渠江、州河、巴河等主干流的水路运输网络,渠江航运直通重庆。
达州不仅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和川渝鄂陕结合部的交通枢纽,还是国家建设打造的国家级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水陆空立体大交通网络已然成形。
而对于直接打响扶贫战役的贫困农村地区而言,道路更是百姓的命脉。“仅2012年一年,达州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1363.00万元,整合涉农等部门资金30351.52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工投劳)19364.00万元,业主自筹及其它资金14924.54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村容村貌打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达州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谢承述介绍道,“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运输、灌溉、饮水、入学、就医’等民生难题,达州大力推进秦巴山区新村水、电、路、医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其中,新建和改建村、社道路747.38公里,新建(改造)农村住房3929户、245万平方米……”
产业带动,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
道路,一直向前延伸,中心城区的主干道、沿江路、盘山路、村道,一直到田间水泥路,把记者带到了达州的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宣汉县的庙安乡胜观村。3月的胜观村,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但细细一看,田间地头种植的并不是蔬菜和粮食作物,而是一棵棵小树。“这些是脆红李,”皮肤黝黑的胜观村陈支书笑着对记者说,“胜观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是2011年8月启动的,项目补助100万元,行业扶贫资金650万元,业主和农户自筹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修路、治塘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培植脆红李等骨干产业。全村共有耕地2300亩,目前有1850亩都种植了脆红李。这些李树三年挂果,初次挂果每株能产二十多斤李,长到五六年的李树每株能产一百五六十斤呢!而且,前三年还可以套种西瓜。”
64岁的冉启清老大爷正在自家的田里 摄影/ 付 敏
“‘庙安水果’是国家工商总局的注册商标,包含脆红李、西瓜、红心猕猴桃等水果,其中,脆红李是核心产品,庙安全乡有8000亩左右的耕地种植脆红李,约占全乡总耕地的70%多。”庙安乡党委副书记张国向记者介绍说,“宣汉县委、县政府依托‘庙安水果’的品牌效应,精心规划,努力将庙安打造成‘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和‘万亩亿元水果产业带’,使之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尝李、冬赏雪’的巴山特色花果山。前段时间,漫山遍野的李花绽放,洁白如雪,花香醉人,吸引了不少游人来庙安踏青赏花呢!”
记者等一行走在田间的水泥路上,行走间,一块挂在李树上的黄牌子吸引住了记者的眼球,走近一看,看到“党员种植示范户,姓名:冉启清,规模:3.5亩,联系领导:唐朝文(政府乡长)”的字样。刚好,64岁的冉启清老大爷正在自家的田里。他笑呵呵地对记者说:“这牌子啊,我们村每家的田里都有,这是‘干部—农户’联系牌,一个干部负责一家农户的帮扶工作,责任到人。”
当记者问起他收入情况时,他说:“我家有5口人,3.5亩地。儿子、媳妇带着孙子在外面打工,家里平时就我跟老伴两个人。我家在村上贷了1200元扶贫款,在自家的3.5亩地里种了300株脆红李,贷款每年只需交6‰的利息。每年专家会来做三四次技术指导,指导我们锄草、施肥、杀虫等等。其中,2009年第一批种的200株去年已经挂果,收入了3600元。2012年,又补种了100株脆红李,明年的收入会更高的。”
作为“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片”的洋烈新村,集“商贸旅游,休闲度假,城乡互动”为一体,走出了移民扶贫的成功路。 摄影/ 付 敏
“我们庙安平均海拔750米,而且光照充足,平均年日照数为1400小时,比川东其他地区大约多200个小时,非常适合种植水果。这几年在庙安流行这么一句话——‘一亩园,十亩田,轻轻松松赚万元。’意思就是说,以前农户们种稻谷,按平均每年亩产800斤算,每亩年收入1200元;而改种脆红李后,平均每亩每年可收入10000元,是以前的8倍多。”庙安乡党委书记王小伟,一个风风火火的基层书记,自豪地对记者说,“而且,庙安的脆红李与超市进行了农超对接,每年结果后超市会进行收购,农户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为农户解决了后顾之忧。”
谈到目前的困难,王小伟说:“庙安乡是个农业乡,农业占的比重很大,全乡一产占比60%,三产占到30%多,目前一三产联动较好。而庙安的二产比重非常少,我们也正在探索二产的发展。”
对于未来的规划,王小伟很有信心地说:“脆红李的种植是庙安产业升级的第一步,十二五期间,庙安乡将完成公路成环、生产道(就是田间水泥路)贯通,恢复三坪塘蓄水功能,让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在庙安,我们看到了踏实、积极、向上,有规划有行动,培植骨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
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将当地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是产业扶贫的精髓。
按照“因地制宜促发展”的理念,洋烈新村依托区位优势,鼓励、引导居民利用自己的商铺,积极参与经营旅游住宿、餐饮、特色手工艺品及农特产品,打造了小吃美食一条街、农特产品一条街、手工艺品一条街,一个生态休闲旅游区已初步形成。
庙安只是达州一隅,达州的资源丰富,在基地建设上,突出“生态、富硒、有机”特色,结合全民创业,对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地区出台特殊政策扶持,推进马铃薯、富硒茶叶等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市场主体建设上,支持项目区立川食品等当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品牌建设上,大力推进秦巴山区红豆腐、板角山羊、巴山生态老腊肉等品牌创建和产品认证。仅2012年,22家扶贫龙头企业就投入了45000.00万元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带动11.5万农户实现户均增收1500元,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生态移民,保民生谋发展
在距宣汉县城13公里,距达州主城23公里,州河的八庙河岸边,有一座被称为“川东第一村”的洋烈新村,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另一种扶贫——移民扶贫。
春日午后,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川东第一村”依山傍水,绿树成荫,一座座黛瓦白墙的小楼,整齐而漂亮,恍惚间还以为是城市里新建的别墅区呢。
“洋烈新村的居民都是以前印合村的村民,由于渠江流域连续多年发生洪灾,使州河、巴河和渠江沿岸数万户家庭受灾,需要异地重建。印合村就在异地重建之列。”村委会刘明权主任向记者介绍道,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宣汉县政府审慎作出“整体避险搬迁、重建洋烈新村”的决定,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投入5000多万元。委托中冶成都勘探总院进行地质灾害评估,选出新址,总占地120亩,地理位置整体抬高11米。如今,已修建完工的洋烈新村能有效避免洪灾侵袭。目前,可入住130多户,4口以下每户占地面积为80平方米,5口以上家庭占地面积为120平方米。
以前的村民入住后,变成了居民,他们的生产生活该怎么变呢?其实,在规划设计时,就考虑了以洋烈新村为川东生态亲水走廊的重要节点和亮点,对州河沿线村落民居、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进行统一包装,整体连片开发,形成规模效应。
按照“因地制宜促发展”的理念,洋烈新村依托区位优势,鼓励、引导居民利用自己的商铺,积极参与经营旅游住宿、餐饮、特色手工艺品及农特产品,打造了小吃美食一条街、农特产品一条街、手工艺品一条街,一个生态休闲旅游区已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政府拓展了现代农业功能,在周边的杨家河、八庙河一带打造枇杷、食用菌等采摘体验区,着力形成“以旅兴产、产旅互动、强村富民”的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带。
广场上,一位居民正带着3岁的孙子玩儿,祖孙两人其乐融融。这位姓廖的居民笑容满面地说,“我家的老房子被水淹了,我们是2012年6月入住洋烈新村的,家里有6口人,住了120平米型的3楼1底的小楼。我和儿子都在跑运输,两个人每月能挣1万元,儿媳妇就在村里的超市上班,每月工资1000多元。我孙子就在村里上幼儿园,每天接送他很方便。村里还有中心校,以后他上小学也在这里,家离学校只有几分钟的路。”
顺着他的手势,记者前行,小学、农贸市场,还有集社区办公室、便民服务站、医疗服务站、计生服务站、矛盾纠纷调解室、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为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一一尽收眼底。
作为“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片”的洋烈新村,集“商贸旅游,休闲度假,城乡互动”为一体,走出了移民扶贫的成功路。
而这样的移民扶贫,达州还有很多。
“造血式”扶贫,可持续发展
“2012年达州全力实施革命老区连片扶贫、秦巴山区连片扶贫、整村连片扶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扶贫、中央彩票公益金试点项目、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信贷扶贫、灾后重建等10大类116个扶贫开发项目,项目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达州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办公室主任李强向记者介绍,“这些成果的取得其实跟达州市近年来坚持“造血式”扶贫,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是分不开的。”
“扶贫先扶智”。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仅要从经济物质上进行帮扶,更需要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扶持,提高百姓的思想文化素质,尽快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造血式”扶贫的目的。
文化扶贫对农民的脱贫致富十分重要,农村的落后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落后,抓文化扶贫才是根治贫困的根本。
2004年以来,达州市按照“选准培训基地,严格对象标准,规范培训内容,配好师资力量,强化台账管理,扩大就业增收”的思路,共举办劳务扶贫培训班168期,累计培训农民工40546人,办理初级技术等级合格证40546人,就业安置38925人,转移就业率达96%,劳务扶贫培训成效显著。
培训针对不同人员,结合市场需求,提高了农村贫困劳动力素质,并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011年非农化就业率达到96%以上。大多数经培训合格的农民工被安置到广州、东莞、重庆等大中城市的企业,实现了非农化稳定就业。
不止就业,还要增收。通过实施劳务扶贫,贫困劳动力实现了由简单出卖体力向技能型服务转变,收入也由低向中高转变。培训合格后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全年可增收6000多万元,实现了“培训一人,致富一家”的目的。
针对部分农民工返乡回流的特殊情况,达州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了培训平台,及时对返乡贫困农民工开展新型适用技术培训,有效提升了其就业素质条件。
“2012年,达州帮助144886名农村贫困人口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并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5.46%。开展劳务扶贫培训125期,培训农村贫困人员10412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02%,转移就业10086人,就业率达97%。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重点民生工程任务。”李强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加快达州市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的机遇期、关键期和攻坚期。达州将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全市扶贫移民工作再上新台阶。
扶贫攻坚,达州正铿锵前行。大巴山深处,“激战”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