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物流理论课教学法研究

2013-07-26钟世臣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物流教学法

钟世臣

摘要:物流突出的实用性特征让人很容易导入“重实践轻理论”的误区,这给原本淡漠的理论课教学蒙上了阴影,物流需要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关键是要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通过快乐教学、主题教学、迁移教学方式的实施,实现物流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物流;理论课;教学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133-03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快物流人才培养,消除物流发展瓶颈已被提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

本文拟就物流理论课教学应有的重视地位略论教学实践思路,以求引起共鸣。

一、物流理论与实践关系新解

物流突出的特征是社会性、实践性、职业性、应用性,这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重看适用性,轻看理论性,在强化实践意识的同时,却弱化了理论基础。涉及学生“会用”的实践性固然重要,但决不能把理论课的必要性限制在相当窄小的范围内,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物流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又指导实践。但如果把理论的作用夸大,其结果只能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反之,如果贬低理论的社会功能,其结果也必然造成“无为有处有还无”。物流理论既非全能,也非无能。因此,在青睐“使用”的同时,别忘了“理论”的本源。

在研究物流理论课教学时,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寻找创新点,弥合理论和实践间的逻辑鸿沟。物流理论课教学法的创新能够充分发挥物流理论对物流实践的指导作用,并完善物流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物流能力,实现物流营销的节节高。

二、物流课有效教学理念关注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但在教学上寻找和采取新的教育理念的时候,一定要因“才”施教。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如此,教师若仍沿用老套路、老办法教学,其尴尬局面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只有充分认清受教育对象的普遍特点,方可拥有真正教改的叙述权。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处在不能更动的需求、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不可替代的引领、主导作用,两者类似市场营销中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生的就业需要是教师教学的最终关注点,主动地为学生的“学”服务是教学的集中追求,学生作为“营销”需求客户对教师“服务”质量拥有话语权。学生的满意度应该,也必须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根本标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也不可能撼动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只是重新梳理“教”与“学”这对矛盾,使其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变接受型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师之滔滔不绝为生者朗朗有趣,变相互不悦为渐进式沟通,变以成绩论为以进步论。

在理顺了“教”与“学”的正确关系后,有效教学理念便应运而生。有效教学是以关注学生就业为核心,而非仰赖教材框死在固有知识体系内;是以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为尺度,而非教师有没有完成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是以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学,而非强输硬灌、无为而作的教与学。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进步为标准,其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既有当然性也有使然性,但更多的是使然性,即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逐渐促成学生想学、愿学、能学、会学。

有效教学的关节点是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质量,正如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一样,要明确增长的目的是什么、受益是谁、成本是多少、能持续多久、是否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物流教学综合性强,涉及的面广,融入的知识多,也存在着数量、质量、效益的关系问题,“多、快、好、省”是根本的原则。从数量看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切忌囫囵吞枣;从质量看要精益求精,做到宁缺毋滥;从效益看培养“专”才、“干”才,无需盆满钵满。物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目标的有效、内容的有效、教法的有效。

(一)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

按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定:课堂教学目标是“结果性目标、程序性目标、体验性目标”,教学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应清晰、简明,深、多、高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物流关联多个学科,是一个应用性极强专业,所以规划教学目标时一般应立足于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即学懂、学会、能用。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要服从、服务于学习过程的规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正确,关涉结果的正确。物流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十分紧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常常牵动师生的教、学思维,那么,对此的认同、体会、内化,便形成了真切的现实体验。

(二)内容的有效_适量、适度

物流职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发展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是学生学会“工作”的过程。那么,对此理论课教学也不能须臾忘怀,但教学内容不可连篇累牍、扯肠拽肚,应少讲、精讲、适量、适度。

教师、教材、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三大基本因素,由此形成三个相互影响的教学场。教师有很大的教学内容准备的主导权,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处于相对定型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的发展比相对滞后,教师依托教材,但不能依靠教材,要读懂教材,并不断激活、创新教材,把自己新思维、新发现灌输在课堂讲授中,力争讲得通,讲得活,讲得精,实现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导教。教师是主导不是主体,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学生是主体不是客体,学习自己做主、行德立事亲力亲为;教材是主线不是主宰,教师借助、利用教材为学生创造一个经历、一种体验。

(三)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

物流职业教育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强调专才,突出实操性。教法上要高度重视灵活性、恰当性和针对性。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找对路子,迈对步子。

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有效教学是教师充满智慧的教学,物流理论课教学要把“活动”引入其中。在主体教育理论的视界里,教育活动应当从现实生活出发,着眼于调节和解决学生与外界隔离的矛盾,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物流教学要通过案例、范例、事例、经历体现教学过程和目的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兴趣、热情、专注。物流要致力将“教育生活化”的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地把教育过程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用内心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真谛,让学生真正地接近生活,走进生活,享受生活,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三、物流课有效教学方式与技巧巧悟

物流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综合性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较强的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学形式上,要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改革,通过教学技巧细致人微的撩拨,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快乐教学

快乐教学是借助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产生兴趣,变厌倦为愉快,从而潜移默化地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物流起源时,以二战“诺曼底登陆”海陆空突袭,“抗美援朝”“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的军事物流为发端;以“郑和下西洋”和“丝绸之路”为商流让渡;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句为串缀。从军事、政治、经济、历史等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快乐教学属于启发式教学,问题调动也是其中另一个有效之策。在讲到“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关系”时,可以提出:举例说明“发生商流不一定发生物流(房产买卖)和发生物流不一定发生商流(捐赠物品)”的问题。通过发问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在问题中思索,在思索中质疑,在质疑中得到知识的真趣。

快乐教学不可或缺的是幽默教学,幽默教学的本质是寓庄于谐,庄指教学内容的严肃性、规范性、科学性,谐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生动性、诙谐性、趣味性。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讲到物流效益背反理论,即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矛盾时,可以“买椟还珠”为蓝本叙述恰当包装的效益理论。

(二)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是围绕着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文化来组织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多元发展为目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

物流“专”才、“干”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与主题教学谋化的思路一拍即合,主题教学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分化整合”为主要课程建构形式,通过物流原理与方法的教授,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的需求,自主框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架构,设计全新的探索过程,以获得具有完整思考的自我体验,例如,关于物流运输合理化问题。先提出物流合理化的关乎点:路径、环节、速度、费用和效益等,然后讨论运输不合理方式(空驶、对流、倒流、迂回、过远、重复、无效、超限、托运不当),反向推导出尽可能或必需改进的运输形式。这类案例俯拾即是,讲述、讨论能够给学生带来切实的生活体验,积累知识、增长才干。

1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语言、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生存智慧等方面。这突破了智力一元论的评价体系,在朗月中仍能感觉到繁星的存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学生中千奇百怪的个性存在有力地颠覆了“课堂教学就是普遍营销”的谬误,这也为物流专才的培养找到了理论依据。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目标定位,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培养出千差万别的物流人才。

物流人才培养说简单也简单,简单到能把事情干熟、干活、干绝就行,说复杂也复杂,复杂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行。物流用人无可为与不可为之分,只有可用于不可用之裁,学生智力的尺长、寸短对应宽泛的就业渠道来说,应该、也能够实现根本的对接。

2 分化与整合。“分化是指教学要根据学生认识新事物的自然顺序和认知结构的组织顺序,在呈现新教材内容时,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即先呈现具有较高概括性和包摄性的知识,然后再安排概括程度依次降低的知识,教材的各个章节之间要不断分化,各个课题的内容也要不断分化”。简言之,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分解,把零散问题系统化集合。分化强调的是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整合强调知识间的横向综合。

从大处着眼,物流是一门综合交叉性学科,物流的核心是集成,不仅依赖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内层,还涉及采购与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和废弃物流等物流中层,也连带着竞争、服务、成本、营销等物流外层。关于物流总体感觉的认识应贯穿于多态并举、多业融合,但始终围绕物资的位移这条主线,是创造时间、场所、加工价值的活动。以主线为主题,实施综合点染的教学思路可以促使学生逐渐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进而积聚渴望而不仅仅是欲望。

从小处着手,物流知识庞杂,涵盖面广。物流教学应集中主干,加深发展性深度,讲深度不是增加难度,而是在适度前提下的深入。物流教学应丰富支脉,拓宽开放性广度,深化、超越教材,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深广的现实生活。

关于“供应链全球化意义”,如讲供应链时,可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为引申。在理解供应链时,脑海中要有大物流、专业物流、精细物流等,其可比性应从欧盟、非盟、东盟、阿盟等的战略利益集合中得到启示。供应链所需关注的基本功能有服务、快速、及时、节约、规模优化、库存调节等,不求一时一事的得势,唯求整体效益的攀升,集约、和谐、共赢是关键。

(三)迁移教学

迁移是指先前的学习会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或者当前的学习会对先前的学习产生影响。迁移的方法就是凭借客观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和互相制约规律,依靠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事实上在物流理论课教学中,一些概念、方法、原理不是被遗忘就是孤立独存,甚至与其他经验无法链接,这种教学手段(灌输)的单一性也是引起学生不愿意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何以为之?

1 温故而知新。同其他知识体系一样,物流也有自身完整的系统性,而且系统内知识连接紧密,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这种知识的连贯性、延续性、完整性给迁移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比如:精益物流理论。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越来越少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涉及精益制造,关乎物流生产;涉及精益采购,关乎采购物流;涉及精益销售,关乎营销物流;涉及精益设计,关乎物流产品;涉及精益信息化,关乎物流信息系统。复习“过去”开拓“当前”。

2 触类旁通。物流与其他学科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连性,在课堂讲授中能够经常寻找、发现知识之间的共同要素,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各环节、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有利于深入浅出、得心应手。

物流讲到库存时,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为铺垫,涉古论今,引动文学兴趣,可谓开场有声。零库存、零缺欠、零距离、零废品,其中的“零”非无,而更多是少到不能再少,甚至为零。“零”只是管理上的一种愿望、一个方向、一种趋势。物流营销中讲到:分销渠道是销售物流的“运动场”。就是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运动项目:跑、跳、跨、举、掷与五花八门的营销渠道进行相关性比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讲到“约束理论”时,找约束点,以“草船借箭”实现的关键因素是“雾”为例证,在相似性贯通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筑记忆的基石。

3 潜移默化。潜移默化关注的是人的潜意识所能发挥出的潜能。在迁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显意识与潜意识互惠,边教边暗含不经意的信念熏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或

思维能力。

其实,一些好的想法都是在潜意识中,透过不同学科的融合,擦出火花来完成的。物流教学例证也不少,如讲到“物流设备”时,可套用俗语“人巧不如家什妙”;讲到供应链核心企业,可喻为“原子核”、“旗舰”、“大股东”、“高工”、“中枢”等;讲到横向物流分解,可经典为“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和流速”等。如此讲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猜你喜欢

理论课物流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