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行业协会为支点,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2013-07-26魏利华付志辉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一对一行业协会高职教育

魏利华 付志辉

摘要:校企合作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已被普遍认可,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正在大力推动并实施。高职在校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以及岗位设置、岗位要求,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和热情,大大促进教学效果。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的校企合作大多是企业和学校“一对一”直接合作的模式,校企利益对立而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锻炼。以行业协会为中心的校企合作方式,通过行业协会来协调校企合作中的矛盾,有利于校企合作更加顺利开展,学生得到充分锻炼,教育质量实质性提高。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一对一”;行业协会

中图分类号:GTl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33-02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技能的提高。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教学环节必须依靠企业的支持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学生到企业进行深入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真正了解实际的工作流程、工作场景、岗位设置、岗位任务、岗位责任、以及岗位的升迁条件等。到企业真实环境的实习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目标,是增进学生在校学习动力、学习热情、学习兴趣的有利因素,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源泉。

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大刀阔斧地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工厂”、“教中学、学中做”、“顶岗实习”、“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应运而生,校企合作大大地促进了教学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模式”、“教中学、学中做”等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这些都在推动着我国从高职教育的大国向高职教育的强国迈进。但目前的校企合作主要以学校与企业“一对一”直接合作的形式出现,两者直接合作往往会因为双方利益对立而产生矛盾,导致校企合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够密切和深入,实习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锻炼。

一、传统“一对一”校企合作的问题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的形式普遍以“学校与企业直接合作”一对一的形式出现。校企合作在很多方面产生了双赢效果,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在引企入校的实践与探索中,学生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岗位上轮流锻炼,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企业电子商务的工作流程、岗位设置、岗位要求,对个人的发展潜力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在课堂上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和寻找相关知识,明显地促进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的培养。这些学生在毕业答辩时已经显示出较高的优势,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出企业工作流程的缺陷及改进措施。特别是在就业时,相对于没有参加过半工半读的学生,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尽管引企入校带来了很多促进教学的因素,但也出现了校企合作中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学校会安排每个学生在岗位上轮流锻炼。而从企业的角度,以企业赢利最大为原则,要求在不同的岗位上安排固定的合适的学生,不允许学生轮岗,给学校的人才培养造成障碍。又比如,以订单式培养为目的的校企合作,在订单班学生毕业就业时,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肯就职于合作企业,或者合作企业因为某种原因不肯招录订单班的某些学生,也产生校企合作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传统的“一对一”校企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

二、依托行业协会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各级行业组织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推进企业发展的“第一任务”,将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与生产经营、市场开拓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推动行业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的快速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中,必须依托行业协会,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推动校企深度接轨。

行业协会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行业协会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政府产业政策、协助企业调节与职工利益关系行业协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特别是近年来,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和协调行业的教育、培训、师生技能竞赛、学生就业等方面工作,成绩显著。

传统的校企合作,由单一的企业和学校间签订“一对一”合作合同,达成培养人才和用人的互惠条件。但由于人才培养的过程长和不可控的外界因素影响,以及校企之间利益对立的矛盾,影响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必须由第三方——行业协会来化解这些矛盾,使校企合作深入稳定发展。以行业协会为支点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图2所示。

在图2所示的以行业协会为支点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通过行业协会这个纽带进行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将由行业协会这个中介来化解。比如,在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中,各个企业相同岗位需要的人才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汇总,委托某一高校进行培养。相同岗位的学生在毕业时,如果不喜欢这家企业,必定要选择所学岗位的其他企业,根据概率分布原理,每家企业最终都会招到合适的人才,之前在传统的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中的矛盾就得到解决,使得校企合作可以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又比如,在传统“一对一”的校企合作中,如果某学校某一年某个专业的人数变大,或者合作企业对应实习岗位因为某些原因萎缩,不能满足合作学校实习要求而产生不可调和的校企合作矛盾。在以行业协会为支点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中,有实习要求的校方可以及时委托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把学校实习任务分派到多个不同的企业进行,解决了传统校企合作中企业实习岗位不够的矛盾。

由多个学校、多个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以行业协会为支点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由行业协会来组织和协调传统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将会是一种宽口径、便于操作、可落到实处、可深度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三、结语

传统的“一对一”的校企合作模式,由于校企合作双方存在利益上的冲突而不能互相调解,导致校企合作双方互相妥协、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使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本文提出的以行业协会为支点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和企业不是直接合作,而是通过行业协会为纽带进行比较松散的校企合作,由行业协会解决传统校企合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促进校企合作稳定深入的开展,大力促进行业的人才培养,真正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一对一行业协会高职教育
供证“一对一”情形下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中航工业宝胜的“一对一”供给侧改革
“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行业协会腐败
行业协会改革方案出台
行业协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反垄断法视野中的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