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优化呼吸道护理

2013-07-26罗婵娟田甫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先心病血气呼吸机

罗婵娟 田甫翠

罗婵娟:女,本科,护师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生异常而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在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婴儿中,先心病患儿大约有15~20 万,发病率约0.7%~1%,其中绝大多数都需要手术治疗,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灾难[1]。由于先心病患儿和家长术前大都存在恐惧、焦虑等情绪,而且患儿抵抗力较差,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我们对90 例先心病患儿在围手术期采取优化呼吸道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采取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90 例,其中男52 例,女38 例。年龄7 d~6岁,平均(4.08 ±1.83)岁。室间隔缺损34 例,动脉导管未闭26 例,房间隔缺损19 例,单纯肺动脉狭窄6 例,肺动脉狭窄伴主动脉狭窄4 例,大动脉转位1 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后心悸、易疲劳等症状,部分患儿伴有发绀,均经心电图、彩超、胸片等确诊。

1.2 方法

1.2.1 起立训练 根据患儿病情帮助其由平卧位、半卧位、侧卧位,逐渐过渡到直立位,通过体位更换,利用重力作用,将气道内分泌物引出。

1.2.2 肺部叩击训练 患儿翻身时,护士帮助叩击其背部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让患儿侧卧,从外侧开始逐渐转向内侧,自下而上,节奏均匀的叩击胸背部5 min;每2 h 行超声雾化吸入1 次,防止肺内分泌物坠积,便于痰液排出及改善局部受压组织的血液灌注和肺功能,促进肺循环,预防肺部感染。

1.2.3 呼吸运动训练 对于年长一些的患儿,可指导其进行呼吸运动训练,取仰卧位,放松全身,吸气时经鼻缓慢吸气,腹部最大限度向外膨起,呼气时缩唇缓慢吹出气体,腹部最大限度向内收缩。每天训练3~4 次,逐渐延长至每天10~12 次。

1.2.4 定时吸痰 婴幼儿气管黏膜柔嫩易于受损,而呼吸道分泌功能旺盛,因此吸痰次数应适当,不宜过频或过疏,以听诊有痰为准。吸痰动作要快、准、轻柔,吸痰管不宜插入过深,吸痰时间不宜过长。痰液黏稠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1 ml/次滴入气管内来稀释痰液。吸痰前、后进行纯氧通气2~3 min。两次吸痰间隔以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恢复到正常为准,防止发生缺氧。

1.2.5 呼吸机优化管理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疾病类型、术后呼吸功能等设置好呼吸机的各项参数。一般1 岁以内的小婴儿呼吸频率设置为25~30 次/min,1~3 岁的幼儿设置为20~25 次/min。潮气量12~15 ml/kg,吸入的氧浓度(FiO2)通常为45%~60%。通气方式可选择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等。通气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决定,同一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通常联合使用多种通气方式。在监护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呼吸机的情况,定时查血气分析,根据患儿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血气分析在正常范围。

1.2.6 拔管后呼吸道优化管理 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立即给予面罩或双鼻导管给氧,待血氧分压(PaO2)稳定在正常范围后可适时拆除面罩给氧。要严密监测患儿的呼吸情况,动态监测血气指标。拔管后30 min 开始做体疗,定时改变患儿体位,进行翻身拍背,雾化吸入。拔管后取30°斜坡位,鼓励并协助患儿咳嗽排痰。拔管2 d 后如果肺部仍有痰鸣音,床旁X 片协助确定感染部位,进行体位引流,同时行肺部体疗。

1.3 观察指标 监测术前24 h 和术后48 h 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包括PaO2,SaO2,SpO2及术后1 h FiO2值。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统计软件SPSS 14.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术前24 h 和术后48 h 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术后1 h FiO2值为(42 ±5)%,属于正常范围。

表1 90 例患儿手术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表1 90 例患儿手术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注:1)为t′值

观测时间 例数 PaO2(mmHg)SaO2(%)SpO2(%)术前24 h 90 129.87 ±35.12 91.74 ±2.35 92.23 ±3.07术后48 h 90 123.04 ±27.25 91.98 ±2.16 91.83 ±2.42 t 值1.45761)0.7133 0.97071)P 值>0.05 0.4766 >0.05

3 讨 论

对于先心病患儿来说,自身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各个系统代偿功能十分低下,呼吸系统易受机械通气损伤及环境的影响,术后容易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是先心病患儿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2],优化呼吸道管理是保证先心病患儿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先心病患儿的围手术期呼吸道采取优化管理,通过呼吸机帮助患儿辅助呼吸,降低肺不张、肺萎陷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对提高患儿手术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患儿实施呼吸道优化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术后各项观察指标正常,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对患儿的疾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起立训练、肺部叩击训练、呼吸运动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呼吸肌功能[3],利于排痰以及引流痰液,从而减少患儿肺部感染的几率,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定时吸痰、翻身拍背可以有效防止痰液堵塞气道。患儿手术后选择适合其特点的定容、定时、定压、持续恒流的呼吸机,保证患儿通气良好,预防缺氧的发生,避免呼吸机不适所致的损伤[4]。同时要选择恰当撤除呼吸机的时机,撤机指征为[5]:患儿完全清醒、血气分析结果正常、循环系统稳定。提倡尽早拔管,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加强呼吸道管理。拔除气管插管前准备好抢救物品,以便遇到紧急情况可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拔管前先吸尽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拔管过程中患儿产生急性缺氧而窒息。

总之,先心病患儿整个围手术期做好优化呼吸道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呼吸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1]刘 斌.改良式护理干预在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儿围术期呼吸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27-28.

[2]马 敏.心外科术前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3,9(5):327-328.

[3]王国琴,王宏琴,许茂莲,等.81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4,3(2):30-31.

[4]李庆印.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管理的方法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76-77.

[5]龙素文.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呼吸道的管理[J].当代护士,2005,5:41-42.

猜你喜欢

先心病血气呼吸机
11 36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检出情况分析▲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先心病患儿营养评估及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