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1年我国护理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3-07-26李娜周立
李 娜 周 立
李娜:女,硕士在读,护师
随着循证护理的不断发展,代表其高级别证据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 /Meta 分析正在成为护理临床实践的重要信息来源[1]。系统评价是指运用减少偏倚的策略,严格评价和综合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所有相关研究[2]。其通过严格的、科学的方法,对有争议或相互矛盾的小样本研究进行分析和合成,探究其分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信息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决策依据和今后的研究导向[3]。Meta 分析可能但不一定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4]。本文旨在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4~2011年我国护理领域系统评价/Meta 分析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与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护理研究和临床循证实践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本研究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VIP) 、清华同方(CNKI)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 为检索源,以关键词“系统评价”或“Meta 分析”and 主题词“护理”,计算机检索2004~2011年公开发表的中文护理文献,初步获得文献456 篇,通过阅读题目或摘要,部分阅读全文,并与另一名护理研究生共同商定,剔除明显与主题不相关的、临床医学范畴以及重复文献共383 篇,余73 篇文献纳入本研究。
1.2 资料分析 将73 篇相关文献通过数据库导入文献书目管理软件Noteexpress,建立文件夹,并对相关字段: 文献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单位分布、文献内容等进行文献计量学的信息统计。分析结果的直观显示是把文本信息转化在Excel 文件中之后,利用Excel 的作图工具得到。
2 结 果
2.1 文献年代分布 论文年代分布纵向反映了科技文献的产出随年代发展的情况,是研究科技文献增长规律的基础[5]。在我国护理系统评价/Meta 分析研究,2004年发表3篇,2005年发表5篇,2006年发表1篇,2007年发表1篇,2008年发表9篇,2009年发表13 篇,2010年发表17 篇,2011年发表24 篇,见表1。
表1 2004~2011年护理系统评价/Meta 分析研究文章发表情况
以年度为自变量,论文年发表量为因变量,用Excel2010进行曲线拟合。拟合结果见图1。
图1 护理系统评价/Meta 分析曲线拟合图
拟合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0.71 x2-2,840.97 x+2,848,629.98,R2=0.95。R2(决定系数) 是衡量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回归或相关的线性或拟合关系优劣的主要特征指标。若观测点离曲线近,则拟合程度好; 反之则拟合程度差[6]。国内护理系统评价/Meta 分析研究论文的回归分析能解释文献累计量总变异的95%,而只有5%的变异不能解释,年度与论文年发表量的相关关系非常显著,整体分布为一条拟合度很好的多项式拟合曲线。
2.2 文献期刊分布 2004~2011年间刊载护理系统评价/Meta 分析论文的期刊较为分散,73 篇文献分别发表在38 种期刊上。其中以中国循证医学最多,为14 篇;护理研究次之,为12 篇;护理学杂志9 篇;护理学报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分别为7 篇。以上5 种期刊占了67%的文献发表量。见表2。
表1 2004~2011年发表护理系统评价/Meta 分析研究期刊分布
2.3 机构分布 发表文章的第一作者主要集中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各4 篇) ; 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各3 篇) ; 北京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各2 篇) 。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我国循证医学领域的核心研究单位,1999年3月31日,经国际Cochrane 协作网指导委员会[7]正式批准注册成为国际Cochrane 协作网的第十四个中心。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并启动分中心建设。其研究代表了我国循证医学最先进、最前沿的方向,在该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4 文献类型分布 在73 篇文献中,Meta 分析文献最多,为44 篇,占文献总量的60%;系统评价文献23 篇,占文献总量的34%;内容多集中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教学或专科护理实践类文章。其余6 篇为对系统评价/Meta 分析类文献进行的综述类文章。
3 讨 论
传统的文献综述对论述的问题分析归纳,纳入文献往往是存在一定偏倚,结论多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意见,或避免有争议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 /Meta 分析则可以通过同质性检验和合并分析寻找有关原因,做出更科学的结论。作为循证护理中重要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它是获得最佳证据的重要来源,几乎成了循证护理的代名词。其基本思想源于Fisher“合并P 值”的理念,60年代开始应用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70年代引入到医学领域。80年代关于系统评价逐渐增多,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医学各领域;90年代初,国内才开始有运用系统评价对疾病诊断、治疗等研究。本研究通过对2004~2011年护理系统评价/Meta 分析文章的分析,深入了解我国护理系统评价/Meta 分析发展的现状。
3.1 护理系统评价/Meta 分析研究总体呈呈增长趋势 通过曲线拟合图,可看出在2005,2006年文献发表有短暂减少的趋势,但呈现总体增长趋势。并由文献类型资料分析得到,护理Meta 分析的文章已由2004年1月之前的仅有2 篇[8]增加到了44 篇。一方面,护理人员已经开始有了循证护理的意识,对临床上一些常规的经验护理有了质疑和比较,并逐步通过这种定量综合的研究方法,寻找最佳证据。另一方面,由于Meta 分析要求纳入的文献为随机对照实验,也提示着护理学科组织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逐步增多,而不仅仅局限在现况调查一类的研究。在临床护理干预的同时,并进行相应的方法学研究,促进护理研究方法学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
3.2 护理系统评价/Meta 分析研究文献涉及内容逐步广泛系统评价/Meta 分析作为一种科学的、严谨的、系统的研究方法,在护理科研中的应用涉及内外妇儿、精神科、社区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较之2004年之前的应用报道[8]在数量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文献的质量分析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以保证结果的透明、可重复性,有利于使高质量的证据信息服务于护理临床实践。
3.3 加大护理系统评价/Meta 分析应用的继续教育 上述结果可看出,护理系统评价/Meta 分析作者的研究单位及著者主要集中在四川、安徽、西安、北京、上海等的医科(军医)大学,多为循证医学(护理) 或大学附属医院,这些机构在循证护理的发展和科研上,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团体,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其它院所相对研究较少,存在着较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因此,有关循证护理方面的知识、方法还需进一步宣传、普及,尤其对基层单位更加需要循证护理的继续教育。培训循证护理骨干,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骨干人才,推动护理循证在中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开展、撰写系统评价/Meta 分析,为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者提供支持和帮助,为临床科研和教学、政府的卫生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1] 苏 茜,王维利,李惠萍.国内有关系统评价的护理文献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6) :14-17.
[2] 杨克虎主编. 系统评价指导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4-157.
[3] 胡 雁,李晓玲主编.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3-85.
[4] 崔瑞琴.对于文献计量学发展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6) :51:53.
[5] 李树义,董雪艳,王景文.1994-2009年我国检验医学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中国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2) :65-70.
[6] 孙振球主编.医学统计学[M]. 上海: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9-214.
[7]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Relations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EB/OL]. http: //www. cochrane. org/about- us/relations-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1-1) [2012-11-10].
[8] 陈良英,何 仲,魏丽丽.Meta 分析及在护理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4) :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