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清洗工作站节水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2013-07-26李婷珊司徒丽萍蔡颖尔杜洁玲梁焕娇
李婷珊 司徒丽萍 蔡颖尔 杜洁玲 梁焕娇
李婷珊: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根据2004 版《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所有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必须包括以下步骤:水洗→酶洗→清洗→浸泡消毒→末洗,即每条消化内镜在第一槽水洗过程中至少需用去20 L×4(槽) 的流动自来水。鉴此,2011年3月我院内镜中心在严格执行上述规范,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自制内镜清洗工作站“节水装置”,收集内镜末洗后的水经处理后循环应用于内镜初洗槽的水洗,并与常规使用的流动自来水清洗的内镜做对比以观察监测清洗消毒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应用
1.1 材料 供电电源:为水泵和电磁阀供电;水泵:将水泵至水箱中;电磁阀:防止水路中的水回流;23 L 水箱: 暂存水的容器;不锈钢钢架:用作固定水箱;电源开关:控制电源供电;水箱开关:控制水泵及电磁阀动作;带有过滤器的开关: 做为过滤小杂质物用;气管、快速接头、电源线若干。
1.2 节水装置结构图(图1)
图1 节水装置的结构图
1.3 应用过程 (1) 每条内镜的清洗过程中先打开电源开关,待末洗槽中的池水抽至自制水箱中再关闭开关。(2) 打开自制水箱的开关,让水箱中的水流进初洗槽,即可应用于另外一条内镜的水洗。
2 方 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内镜中心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后的软式内镜200 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 条。试验组在初清洗槽中使用的水为节水装置应用后的流动水,对照组清洗槽中使用的为医院常规使用的流动自来水。
2.1 清洗水质细菌学检测及采样方法 分别打开初清洗槽中常规清洗的“流动水”及自制“节水装置水箱”的水龙头,用无菌注射器分别各取10 ml 水标本,清晰标示后及时送检,保证2 h 内检测。菌落计数和致病菌检测参照2004 版《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方法进行。
2.2 清洗消毒后内镜采样方法 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 ml 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 ml 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缓冲液,及时送检,2 h 内检测。
2.3 菌落计数 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出0.5 ml,加入2 只直径90 mm 无菌平皿,每个平皿分别加入已经熔化的45~48 ℃营养琼脂15~18 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于35 ℃培养48 h 后计数。结果判断:菌落数/镜=2 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
2.4 致病菌检测 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2 ml分别接种90 mm 血平皿、中国蓝平皿和SS 平皿,均匀涂布,35 ℃培养48 h,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
2.5 观察指标 按照2004年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 细菌总数<20 cfu/件,不能检出治病菌。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4 结 果
两组水标本的无害菌群菌落计数符合流动自来水的常规使用标准要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均无致病菌的检出。试验组及对照组清洗消毒后的细菌学监测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清洗消毒后的细菌学监测效果比较(条,cfu/件)
5 讨 论
目前,国内外内镜的清洗消毒方式包括手洗法和器械清洗法,主要采用的设备: (1)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2) 半自动清洗消毒工作站。(3) 普通内窥镜清洗消毒工作站。后面两种方法的清洗工作站基本都是按照五槽式,即初清洗槽→酶洗槽→清洗槽→浸泡消毒槽→末洗槽来设计。因为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价格特别昂贵(十几万至几十万不等) ,多数内镜中心均采用(2) (3) 槽式设计的清洗工作站,尤其基层医院或规模较小的肠镜室、胃镜室基本都采用(2) (3) 槽式设计的清洗工作站。而我们的节水装置可应用于使用(2) (3) 槽式设计的清洗工作站的任何医院,使用后低耗水资源,每镜每次节水20.00 L,以本内镜中心平均每天消化内镜检查50 例,即需清洗50 条内镜,每月为22 个工作日计算,即可得出清洗工作站节水装置的应用后每月节省的水资源为:20.00(L) ×50(例) × 22(工作日) = 22000. 00(L) ,平均每月省水约22000.00 L。
世界缺水、中国缺水,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是世界上人均拥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1],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节约用水,合理科学用水,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节水装置”制作简单,应用后大量省水,保证水质达到《规范》要求,操作简便,值得应用和推广。
[1] 谢 剑主编.应对水资源危机 解决中国水资源稀缺问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