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

2013-07-26韩秀花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呋辛头孢肺部

韩秀花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因此,又可以称为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或病毒性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1]。因为婴幼儿防御功能差,肺脏发育不成熟,以3 个月~2 岁的婴幼儿最为多见。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该病均居首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2]。严重威胁着我国儿童的生命健康,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部分患儿可出现多脏器或系统的损害。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当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容易诱发疾病的出现。也与室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性微生物较多有关。炎琥宁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醋钾钠盐,该药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比较适用于病毒性肺炎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等。选择我院2010 年4 月—2012 年4 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 年4 月—2012 年4 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00 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 例。治疗组,男27 例,女23 例; 年龄2 ~4 岁; 发病距入院时间1 ~3d; 临床表现: 咳嗽20 例,气促10 例,发热10 例,肺部湿啰音10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 年龄1.5 ~3.5 岁; 发病距入院时间1.5 ~3.0d; 临床表现: 咳嗽21 例,气促11 例,发热10 例,肺部湿啰音8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距入院时间、临床表现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度以上贫血的患儿,排除支气管异物、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排除患有严重VitD 缺乏症的患儿,排除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未完善的患儿。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的基础上加用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即: 头孢呋辛粉针50 ~100mg/kg 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150ml 中静脉滴注,1 ~2 次/d; 同时加用炎琥宁注射液5 ~l0mg/k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150ml 中静脉滴注,1 次/d,7d 为1 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的基础上仅加用炎琥宁治疗,即:炎琥宁注射液5 ~l0mg/k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150ml中静脉滴注,1 次/d,7d 为1 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及啰音是否改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 3d 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停止,肺部干湿啰音消失; 有效: 5d 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仍存在,但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肺部干湿啰音明显减少; 无效: 5d 后病情无明显改变或加重,肺部干湿啰音未消失。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 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为8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

2.2 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及肺部干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 例患儿出现了轻微的皮疹现象,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后,24h 内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有2 例患儿出现了轻度的腹痛、腹泻症状,2 例患儿出现轻微的皮疹现象,均症状相对轻微,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均未影响治疗效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d)Table 2 The fade time comparison of symptoms,signs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d)Table 2 The fade time comparison of symptoms,signs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 例数 发热 咳嗽 肺部干湿啰音治疗组50 3.6 ±1.4 4.3 ±2.5 4.1 ±1.7对照组50 5.4 ±1.9 7.3 ±2.7 6.1 ±1.6

3 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起病较急,可伴有不规则体温升高、咳嗽。开始干咳症状轻微,但随着时间的延迟,逐渐有痰,呼吸逐渐增快,伴有喘憋感。病情严重的患儿可持续高热不退,口周发青,口唇发绀,有明显的缺氧和中毒症状。经过胸部X 光透视及血常规化验结果显示,伴有严重的病理表现,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对症处理,可造成患儿死亡。病因相对较为复杂,如: 疱疹病毒、呼肠病毒、猫上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均可引起病毒性支气管肺炎的发生。而结核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克雷伯杆菌等则容易引起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的发生[3]。对一些异物、呕吐物、刺激性或过敏性物质,容易引起变态反应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从婴幼儿时期呼吸系统的生理解剖上来看,小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相对比较狭窄,并且,黏膜腺体分泌相对不足,不利于纤毛运动,导致肺弹力组织发育欠佳,软骨缺乏弹性,容易造成塌陷,从而阻塞支气管气道,诱发支气管肺炎的出现,甚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导致心力衰竭,继而发生全身微循环障碍[4]。该症最初均是由病毒引起的,经过早期的规范治疗后,即可得到痊愈; 若治疗不及时,则可导致合并细菌感染,加重患儿的病情。临床上以发热、咳喘、肺部干湿性啰音为主,胸片可见肺部炎症阴影为典型表现。病毒作为儿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源,现将≤3 岁儿童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毒分为3 类,即: 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其中,2 岁以下患儿约占病毒性肺炎的86%。

头孢呋辛是由英国葛兰素公司自主研发的1 种头孢类抗生素,属于二代头孢菌素[5]。该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适应范围广,可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来抑制机体细胞的分裂和成熟,使之最终溶解、死亡。临床常用于呼吸道感染,耳、鼻、喉科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治疗。炎琥宁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清热、抗感染、抗病毒等功效。可有效缓解发热、头痛、肺热、咳喘、肺痈、咽喉肿痛等症状[6-7]。是目前用于抗呼吸道病毒的最佳药物,可有效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加强体液免疫能力及中性粒细胞巨噬能力,对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均具有抑制作用[8]。对于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发热有良好的解热作用,炎琥宁还可调节热敏神经的敏感性,使散热增强,有显著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炎症发展,从而达到解热的目的。其内部成分穿心莲内酯具有显著的抗感染活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效降低炎症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提高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缓解肺小动脉痉挛,有效改善微循环。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为8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及肺部干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田军红. 热度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 (10) : 1711.

2 沈小明,王卫平. 儿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0.

3 谭春迎. 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9l 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2009 (6) : 522.

4 赵亮,卢宏柱. 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 (3) : 909.

5 曹美琴. 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 (4) : 609.

6 孙萍. 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 (4) : 586.

7 李炳华,薛金梅,宋建民.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对比[J] .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8) : 1532.

8 吴红莲. 炎琥宁注射液佐治婴幼儿炎65 例[J] . 陕西中医,2010,31 (3) : 300.

猜你喜欢

呋辛头孢肺部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呋辛赖氨酸原料药的含量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5例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52例疗效评价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