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次蒸馏-萃取耦合法提取颈复康制剂挥发油的研究

2013-07-25王春民杨冬丽郑艳春张瑞华

中成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藁本苍术转移率

王春民, 杨冬丽*, 郑艳春, 张瑞华

(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中药新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承德067000)

颈复康制剂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是将含有挥发油的药材川芎、苍术、羌活、乳香、没药按处方比例混合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其中川芎挥发油中所含川芎内酯类化合物对微血管具有解痉、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加快血流速度的作用[1-2]。Z-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是川芎内酯类化合物中质量分数较高的2种成分[3],对发挥颈复康制剂活血通络的功效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川芎与其它药材混合不利于Z-藁本内酯的提取,且随着混合药材种类的增加,藁本内酯提取率下降[4]。为此,开展对颈复康制剂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提高川芎内酯类的转移率,较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提高药品疗效。本研究分别以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为指标考察二次蒸馏-萃取耦合法和传统水蒸气蒸馏法两种提取方法对颈复康制剂挥发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Agilent G4513A自动进样器,HP-530 m×0.32 mm石英毛细管柱 (Agilent公司),苍术素对照品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111924-201102),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对照品 (上海顺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纯度≥98%),无水乙醇 (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川芎 (chuanxiong rhizoma,批号 100102)、苍术 (atractylodis rhizoma,批号100401)、羌 活 (NotopterygiiRhizoma etradix,批 号100504)、乳香 (Bosewlliacarte,批 号 100301)、没 药(commiphora(Nees)Engl,批号100101)均由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经王春民主任中药师鉴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分析方法

2.1.1 挥发油中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的测定方法在文献[5]研究基础上,将测定方法确定为:采用HP-530 m×0.32 mm石英毛细管柱,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脉冲不分流,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10℃,以1.5℃/min升温至155℃,再以20℃/min升温至250℃,保持3 min。载气氮气,进样量2 μL。

2.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对照品适量,用无水乙醇配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2、0.2、0.4 mg/mL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Z-藁本内酯对照品溶液0.5、1、2、3、4、5 mL;洋川芎内酯A对照品溶液0.1、0.2、0.3、0.5、0.8、1.0 mL;苍术素对照品溶液0.1,0.2,0.3,0.5,0.8,1 mL置10 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检测。分别以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的峰面积为纵坐标,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分别为 Z-藁本内酯 Y=1047.3 X-6.326,r=0.9996;洋川芎内酯 A Y=1058.7 X-1.4251,r=0.9999;苍术素Y=1011.3X-1.8131,r=0.9997线性范围分别为 11.24 ~112.4 μg/mL;1.638 ~16.38 μg/mL;4.172 ~41.72 μg/mL。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吸取颈复康制剂挥发油1 mL,置10 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吸取0.1 mL,置10 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即得。

2.1.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无水乙醇分别配成质量浓度为25、5、16 μg/mL的溶液。见图1。

图1 对照品A和样品B挥发油GC图谱

2.1.5 仪器精密度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计算 RSD分别为1.03%、1.11%、0.86%(n=6),精密度符合要求。

2.1.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次提得的挥发油,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重复处理6份,测定,计算含量,RSD分别为1.22%、1.41%、1.37%(n=6),重复性良好。

2.1.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 h测定峰面积,计算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08%、1.19%、0.97%。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 h内稳定。

2.1.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吸取已知含量的挥发油0.5 mL,置10 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吸取0.1 mL,至10 mL量瓶中,精密加入适量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对照品溶液,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计算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101.4%、100.5%,RSD分别为1.46%、1.37%、1.82%,(n=6)。

2.2 颈复康制剂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2.2.1 传统水蒸气蒸馏法 按处方比例取苍术、川芎、羌活、乳香、没药,加6倍量水,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提取6 h,GC法检测挥发油中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的含量,计算转移率。结果见表2。

2.2.2 二次蒸馏-萃取耦合法提取颈复康制剂挥发油 按处方比例取除川芎外的其余四味药材,加6倍量水,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得挥发油Ⅰ,备用;另取川芎药材加6倍量水,并于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一定量挥发油Ⅰ,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得挥发油II,合并挥发油Ⅰ和挥发油Ⅱ,GC法检测。

2.2.2.1 考察不同挥发油提取时间对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转移率的影响 按处方比例取苍术、羌活、乳香、没药四味药材,加6倍量水,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四味药材挥发油,备用;另取川芎药材加6倍量水,于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0.2 mL四味药材挥发油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提取时间分别为4 h、6 h、8 h。分别合并提得的川芎挥发油和四味药材挥发油后,混匀,GC法检测,计算挥发油中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的转移率,考察不同提取时间对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转移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提取时间对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转移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提取时间在4~6 h时,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转移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当提取时间达到8 h后,Z-藁本内酯的转移率不再有明显增加,而洋川芎内酯A的转移率稍低于提取6 h的结果。因此,将提取时间确定为提取6 h。

2.2.2.2 不同挥发油萃取量对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转移率的影响 按处方比例取苍术、羌活、乳香、没药四味药材,加6倍量水,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备用;另取川芎药材加6倍量水,分别于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0.1、0.2、0.3 mL已提得的四味药材挥发油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合并提得的川芎挥发油和四味药材挥发油后,混匀,GC法检测,计算混合后挥发油中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的转移率,考察四味药材挥发油的加入量对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转移率的影响。结果见表2。

2.2.2.3 二次蒸馏-萃取耦合法提取工艺的确定 由实验结果可知,四味药材挥发油的加入量对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转移率的影响较小,因此,考虑到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将四味药材挥发油的加入量确定为0.2 mL。确定提取工艺为:按处方比例取苍术、羌活、乳香、没药四味药材,加6倍量水,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 h,备用。另取川芎药材加6倍量水,于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0.2 mL四味药材挥发油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6 h,合并提得的川芎挥发油和四味药材挥发油,混匀。GC法检测混合后挥发油中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的转移率,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提取方法中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转移率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四味药材挥发油的加入量对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转移率的影响较小。

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二次蒸馏-萃取耦合法提得的颈复康制剂挥发油,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的转移率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提高了约3倍,而对苍术素的转移率没有明显影响。

为进一步确定上述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合理性,分别用两种方法提得的颈复康制剂挥发油展开对小鼠镇痛与活血作用的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经二次蒸馏-萃取耦合法提得的颈复康制剂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得的挥发油相比镇痛与活血作用增强,具体内容将另文发表。

3 讨论

研究表明采用二次蒸馏-萃取耦合法提取的颈复康制剂挥发油中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的转移率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提高了约3倍,而对苍术素的转移率没有明显影响。进一步证明川芎与其它药材混合不利于内酯类成分的提取。

不同挥发油加入量对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转移率无显著影响,考虑到用于萃取的挥发油加入量太少会产生黏壁现象,因此,在进行研究时,加入0.2 mL。

本研究曾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单独对川芎药材进行挥发油提取,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在提取过程中容易出现挥发油上下分层的现象,下层挥发油会逐渐随着冷凝水流回至提取容器中,导致提取率大大降低,采用二次蒸馏-萃取耦合法提取时避免了分层现象的出现。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相似相溶的原理,使川芎挥发油分子更易聚集于极性相似的挥发油分子中而远离极性较强的水中。

采用二次蒸馏-萃取耦合法提取颈复康制剂中的挥发油避免了单独提取川芎挥发油时容易分层的现象,提高了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的转移率的同时保持了其它挥发油成分转移率。采用颈复康制剂的其它四味药材挥发油作为萃取溶剂,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有效成分的同时,避免了其它溶剂与成分的引入,该方法用于颈复康制剂中挥发油的提取更为合理。中药挥发油成分复杂,尤其是多种药材挥发油混合提取时,不同成分存在相互影响,因此提取工艺的确定值得研究。

[1]张 延.川芎药效成分对照品的制备和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

[2]石力夫,郑晓梅,秦 溱,等.Z-藁本内酯分解前后川芎挥发油对兔球结膜微循环影响的比较[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5,9(2):157.

[3]孙广平.川芎内酯类成分制备工艺与分析方法[D].天津大学,2006.

[4]张立国,张 超,王春民,等.混合提取对颈复康制剂中川芎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J].中成药.2011,33(9)1620-1622.

[5]王春民,杨冬丽,郑艳春,等.颈复康颗粒原药材配伍所含挥发油中Z-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的测定[J].中草药,2012,43(7):1344-1346.

猜你喜欢

藁本苍术转移率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辽藁本质量评价研究
辽藁本药材与饮片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广义Markov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无源控制
不同基原藁本药材的指纹图谱建立及其化学计量学分析
辽藁本的栽培技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田横祭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