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管理小组在儿科病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2013-07-25谢红艳
谢红艳 周 红 鲁 焱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州 434020)
静脉穿刺管理小组在儿科病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谢红艳 周 红 鲁 焱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管理小组在儿科病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科内静脉穿刺管理小组,由静脉穿刺能手对新护士采用3级培训方法进行一对一培训带教与考核。结果 科内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漏针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纠纷投诉减少,服务质量提升。结论 静脉穿刺管理小组是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静脉穿刺管理小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服务质量
2010年,全国启动了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儿科病区在优质护理实施过程中,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对整体护理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操作,对顺利完成护理措施及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是一所地市级三级甲等优秀妇幼保健院,近几年来儿科业务发展迅猛,儿科病区床位迅速扩张,每年新进护士增多,为满足临床工作之需,新护士都参与倒班,因小儿头皮穿刺技术不高致穿刺不成功频繁出现护患纠纷及投诉。如何迅速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2010年我科采用静脉穿刺管理小组对新护士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培训考核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固定床位60张,每月穿刺量达3540人次以上。护士25人,年龄19~41岁(25.6±5.4)岁,工龄23年1人,10~15年7人,3~10年5人,3年以下12人,其中临时聘用护士多,流通更换频繁,3年以下轮转科室,每年轮转护士3~5人。
1.2 方法
1.2.1 成立静脉穿刺管理小组
护士长任组长,由科内4名静脉穿刺能手为组员。静脉穿刺能手选拔条件要求,在儿科工作10年以上,护师及以上职称,平时静脉穿刺成功率持续>95%,由科内选送护理部参加静脉穿刺能手考核选拔,每月考核一次,采取随机选取患者,连续一季度穿刺成功率>98%,护理部授予季度静脉穿刺能手。穿刺学生为入科室三年以下新护士,分批次指定带教学生,每期学生4人次。
1.2.2 制定培训管理措施
管理小组人员分工明确,带教职责分明。建立静脉穿刺带教一览表及静脉穿刺考核个人档案表,将带教老师与对应学生公示,实行一对一带教。培训内容:头皮静脉穿刺操作流程、与患者交流沟通内容、无菌操作原则、三查七对原则、穿刺操作技巧。3级培训方法:1级培训,模型仿真婴儿头部静脉穿刺训练模型,训练穿刺持针手法、手感及固定方法。2级培训,小白兔耳朵静脉训练活体真实感觉。3级培训在小儿头部进行穿刺。在每级培训后经过考核合格方可进入下一级培训,第3级培训阶段,对学生下达指标,每月完成指定穿刺量,学生休息时到科室训练穿刺,实行签到制,训练时有老师全程指导和协助固定体位,老师及时点评提出问题及改进意见。
1.2.3 制定考核管理措施
参照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操作常规,制定考核评分细则,考核中的几大内容:与患者交流沟通、无菌操作原则、三查对对原则、操作技巧、穿刺成功率、漏针率。对带教学生每月考核一次,计算穿刺成功率、漏针率。连续一季度穿刺成功率>90%,予以合格,更换下一批新学生。
2 效果评价
成立静脉穿刺管理小组之前之后对各种数据评价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一次穿刺成功率、漏针率、患者满意度、纠纷投诉例数比较
3 讨 论
3.1 静脉穿刺管理小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降低漏针率
静脉穿刺管理小组实行老师和学生一对一带教,保证了学生穿刺时全程有老师指导,选择血管较清楚的,协助摆体位,指导穿刺手法、固定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每月末进行带教质量汇总分析,对穿刺成绩统计整理,对穿刺成功率、漏针率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穿刺技术可持续性提高,漏针率降低。由表1看出,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漏针率明显降低。
3.2 静脉穿刺管理小组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及人们对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认识的加强,护士直接在患者身体上的实践学习受到了很大的限制[2]。仿真避免了护士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训练带来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使护士在没有增加真实患者痛苦和危险性的情况下得到一个较完整的治疗过程的训练[3]。3级培训方法让新护士采取仿真穿刺后再在小白兔练习手感,手法掌握熟练后在患儿身体上穿刺,成功率大为提高,家属满意度高,服务质量提升。提升了医院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0.
[2] 胡毓智.应用型本科教育:地方多科性本科学院的发展空间[J].宜春学院学报,2004,26(3):77-80.
[3] 郭宏,刘蕾.仿真模拟护理实训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263-1264.
R473.72
B
1671-8194(2013)24-03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