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的二度创作——谈其中的几个艺术环节
2013-07-25钟智敏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文化体育中心广东深圳518105
钟智敏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文化体育中心 广东深圳 518105)
歌唱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表现力极为丰富的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即要靠演唱者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来实现。歌曲的二度创作,这就要求演唱者透过词曲表面的东西,对其做深入的挖掘,要把词曲和谱面上没有表达出来的,而又流溢在字里行间的最能表达歌曲思想情感和真实含义的东西挖掘出来,用以加深对歌曲表现的深广度。
那么,要想做好歌唱的二度创作,我们就该注意以下几个艺术环节:
一、内涵的理解
所谓内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对于演唱者来说,对一首歌曲的理解是否正确、深透,直接影响其对作品的表现是否完美、动人,因此,在明确了掌握歌曲思想实质这个重要性之后,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视对歌词的理解
当我们拿到一首歌曲时,应该将歌词反复朗诵几遍,尝试着体会整首歌曲的形象、思想和格调,有了这些作基础,再对词和曲进行逐节、逐句、逐段的分析和研究。我们知道,一首歌曲不论长短,它都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而歌曲里的每一个音符也都蕴涵着作曲家的深情厚意,因此,我们要用心去发掘和领悟作品。
(二)提高演唱者自身的文学修养
丰富的文学修养对于扩大演唱者的视野与见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会直接影响其对作品内涵的理解。相反,如果我们平时不积累见识,单纯从声乐技巧上来表现作品,是很难唱出感情的,因此,我们要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记得我在演唱歌剧《伤逝》选段《一抹夕阳》时,老师给我讲述了很多与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再结合查阅相关资料,我对这个歌剧的选段便有了初步的了解。歌词中“一抹夕阳,映照窗棂”的“阳”和“棂”两字,可以采用延长字尾的表现方式,来寄托主人公的失落感,可以将鼻尾音(ng)提前归韵,从而使字尾音达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歌词从“破网的鱼儿,游向大海”开始,演唱的语气开始加强,带着那种想要挣脱束缚,勇于跟封建势力作斗争的语气,突出无情的现实使这样相爱的两个人陷入了困境和矛盾,接下来要唱出主人公的心声:虽然已走出了封建家庭牢笼,得到了与所爱的人共同生活的机会,但周围的社会对她的抗争行为不相容的敌对气氛,给她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沉重的压抑,这些都在歌词中一一体现了。可见,只有在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和作品讲述的内容及其蕴涵的思想内涵,加上演唱者自身的领悟和感受后,用真情去打动人心,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作品。
二、意境的想象
意境的想象,就是要尽量去发挥音乐的想象力,这种想象是贯穿在整个歌唱过程中的。演唱者应根据歌曲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活动的画面,把自己投入到作品中去,像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尽可能地身临其境。如在《黄河》大合唱选曲《黄水瑶》,从歌词的感情基调就能看出,全曲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前,黄河两岸人民过着幸福生活,这从词句“开河渠、筑堤防、麦苗肥、豆花香、男女老少喜洋洋”就能够看出,因此在演唱这部分时,我们要发挥想象力,头脑里要构造出相应的一幅画面。到了中间部分,面对鬼子侵略中国,奸淫烧杀,我们又要身临其境般地唱出对鬼子的仇恨,对百姓的同情。有两个地方是要注意的,特别需要靠加强语气来体现感情色彩,即“一片凄凉”,在强调“一片”的同时,演唱要渐慢,带有种哭诉的感觉,还有“回不了家乡”的“乡”字前面要换气,而且要唱在强拍上,从而突出鬼子的罪恶。结尾部分,回到主题旋律,鬼子走后黄河两岸留下了一片荒芜,我们要仿佛置身于其中,再次感受那种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悲痛情景,在演唱结束句的同时,声音不但要做到渐强渐慢,而且要做到声断情不断,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完整性,才能达到情真意切的效果。
高尔基说过:“艺术靠想象而存在。”而想象,是歌唱中艺术形象创造和传导的重要载体,是思维的花朵,是艺术的精灵,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它与意境在表达声乐作品中的重要性就表现于此,能很快帮助你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即主人公形象,也就明确了歌曲的主题思想,这对更好更准确地把握和表现作品起着铺垫的作用,然而,歌唱中意境的想象不单单在于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是在于通过这种想象所达到的对声乐作品的情感与意境更深刻的体会与体验。这需要我们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去捕捉一些最激动人心,最富于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总之,意境的想象是歌唱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
三、歌曲的风格
任何一部声乐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会反映出一个时期的社会变革、政治面貌和社会风尚等,也会具有特定的音乐风格的限定。如歌曲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无论是对人生真谛的领悟;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是对大自然的赞美;还是对腐朽丑恶的社会现象的讽刺等,都需要我们透过歌词内在的含义,去挖掘其主题思想的本质。别林斯基曾说过“风格就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许多优秀的歌唱家之所以能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因为她们尽一切可能地使自己去熟悉和体验声乐作品创作者生活的时代环境、文化倾向及其人生经历等相关信息,并置身于创作者进行原始创作的历史空间,与其同呼吸共命运,以便更真切地体验与表现作品的精神内涵与历史风貌。
当然,除了时代性、思想性决定作品的风格之外,还有一个方面要注意,就是民族风格。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了本民族的艺术特性,也必然会形成各民族歌曲的独特风格。如《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这是一首极具地域特色的抒情歌曲,采用了新疆塔吉克舞的素材加以改编、创作而成。我们知道,美丽的新疆地区生活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之间的音乐有着区别,在个性、音调、节拍、节奏、旋律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回到这首歌曲上,它是羽和声小调式,以上行小二度和下行增二度推进旋律为一大特色,节奏采用7/8拍,把那种内心欢快、舒展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歌词以简练的语言,选择了“云雀、冰峰、青稞、热瓦甫等”这些帕米尔高原特有的美丽景观,通过勾勒出一幅幅帕米尔高原特有的风景图来表达歌者对家乡的由衷赞美,也反映出塔吉克人民纯朴豪放的性格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她们载歌载舞的欢乐情绪。由此可见,风格是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和语言的特点中产生出来的,而且它会随着曲调本身的变化,与生活条件的改变及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而不断地演变着。所以,如果我们不加理解和思考地把别人的劳动所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生硬地搬到自己所演唱的另外一首曲调里去,是不具创造性的劳动,也绝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劳动成果。
四、歌曲的处理
有了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意境的想象和风格的把握后,我们可以抓住每个乐句甚至每个乐思的音乐形象,调动相关的声乐艺术的表现手法,如:呼吸、声音力度、声音音色、节拍和速度、咬字吐词的语气、“喷口”、行腔及语言的处理等。
(一)呼吸的运用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表演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当然,歌唱的呼吸是要根据歌唱发声和艺术表现的要求来进行的,如呼吸要随音高改变,强弱变化而变化,要按音的长短和分句而调整,还要服从情绪变化的要求相应地变化。在形式上可分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我们经常说要把气息“吸住”,要“搭上气”指的就是,气息要吸得深,要吸得到位,这点很重要。
(二)咬字吐词的讲究
咬字吐词应根据歌曲风格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色,通常在演唱激昂有力的歌曲时,咬字吐词应结实有力,演唱节奏欢快、情绪热烈的歌曲时,字词吐得要轻快、敏捷,又要出口分明,字字清晰,如《岩口滴水》的开头“打石崖”,“崖”字在这里不唱“ya”而要唱“ai”,另外歌词从“阿哥你南山去修路呀嘿”开始,切分节奏感加强,且速度明显加快,富有顿挫感,其中的“哥”字和“修”字可以适当加点滑音去唱,这些都是要在咬字吐词上下功夫的。
(三)韵味的体现
细腻、流畅的行腔(韵味)犹如歌曲的肌肤,同样具有重要性,像人们平常说的一样,有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并不意味着能唱好歌曲,还必须把味道给唱出来。一首作品,作曲家无法把其中的韵味直接地提供在曲谱上,这就必须又演唱者亲自在歌唱过程中去体会和创造,因此,每当唱熟了一首歌后,我们可以根据歌曲中的语言特点和感情需要,并结合个人的理解,在音调上、旋律上适当的加入一些语气来丰富它的色彩,这就是韵味给作品带来的鲜活的生命力。
(四)语言的处理
与以上三点紧密相关的是语言的处理问题。语言,是歌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歌唱时,我们首先要把字词唱清楚,这是前提,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更重要是要在歌唱中表现语言的感情内容。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如果歌唱只局限于技术而没有情绪和情感的表现的话,无论技术多么高超,也是冷漠苍白的,没有灵魂、甚至连技术的完美也是不可能的。”⑤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歌唱者只会一味地炫耀歌唱技巧,而不懂得用生动的语言去表达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的话,那么,这样的演唱是不完美的。
(五)肢体的表达
我们经常说要善于利用“肢体语言”去表达作品,可见,肢体和语言是分不开的。我们在演唱中,光把歌唱出来是不够的,想要使艺术表现得更完整、更动人的话,就要用适当的肢体动作去完善。歌曲的词和情感的表达是可以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去完成的。
五、声音的运用
我们在演唱一首作品时,运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符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面对一首进行曲时,我们要选用雄壮有力的声音,而面对一首圆舞曲时,应用明亮、华丽而又轻巧的声音,又如《人们叫我咪咪》这个选自《艺术家的生涯》的歌剧,是一首女高音咏叹调,当拿到歌曲之后,理解了主人公咪咪的朴素情感之后,我们就要思考,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塑造她。总之,声音是技术的保证,同时也是基础,因此,我们在歌唱中,要合理、巧妙地运用它。
六、技艺的结合
歌唱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感情,这三者的关系和影响是紧密交错的,声音、语言都很重要,这两点在前面已经有提及到了,我们也知道,没有动听的歌喉,成不了歌唱家,但没有真情实感也就不能动人,更不足称为艺术。所以,技与艺的结合,即声与情的结合,这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有了好的声音后,还要把情投入到歌唱中去,能够做到声情并茂,才算得上是完整的演唱。可见,我们在演唱时,光有演唱激情而没有演唱技术是不行的,相反也一样,所以,惟有努力做到把“声”和“情”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歌唱才能达到感人的境界,才能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成果。
纵上所述,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实际上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过程,它的本质与意义在于:不仅要忠实地再现原作,还要尽可能通过富于创造性的表演对原作予以适当的补充和润色,用以加深歌曲表现的深度,使其向纵深发展,同时也使音乐作品焕发出崭新的光彩。这是一种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作行为,其中的几个关键的环节很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从上述的六点不难看出,这几个关键环节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要掌握好每一个环节,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歌唱技巧,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从而真正地把音乐融会于心,做到声中有情,情中有声,声情并茂,这才是成功的歌唱的二度创作。
注释
:①吴少华发表《想象是声乐艺术的生命源泉》,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②徐小懿编著《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53页
③同②,第55页
④汤雪耕编著《怎样练习歌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24页⑤喻宜萱主编《声乐表演艺术文选》, 中央音乐学院报社,1980年(第1版 ),第153页
[1]汤雪耕编著:《怎样练习歌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
[2]喻宜萱主编:《声乐表演艺术文选》[M],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报社,1980年(第1版 )
[3]徐小懿编著:《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