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吉州窑彩绘瓷的发展特征
2013-12-18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秦 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吉州窑是宋元时期,我国江南地区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间瓷窑。彩绘瓷是其兴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品种之一。吉州窑彩绘瓷的种类丰富,并且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很明显,可以大致归纳为黑釉彩绘、素胎彩绘、白地釉下彩。本文以实物的分析为例,并结合时代的背景因素,对吉州窑彩绘瓷的这种演变阶段及其艺术特征作出具体的分析。
一、黑釉彩绘
进入北宋,一种叫做“斗茶”的饮茶风气很盛行。这种喝茶时的这种“斗”体现在饮茶者在冲兑茶叶时,以“汤色”和“汤花”这两个因素作为决胜的重要条件。所谓“汤色”也就是茶叶水的色泽。宋代有“茶色贵白”的饮茶风气,而且这种“白“之间还要再加以比较,正所谓“以青白胜黄白”。所以使用黑色釉的茶盏就能够更好地衬托出汤色的白。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汤花”,也即各在开水冲茶时,在茶盏盏壁上留下的白沫状水痕。水痕出现得早者为败,水痕出现得晚为胜,也就证明茶更好。而这都需要在黑釉茶盏中才看得出来。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催生了黑釉茶盏的热销。加之,吉州窑窑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善于抓住市场的需求。因而,当地工匠果断停烧了酱褐釉的瓷器,将目标定位向黑瓷市场,创烧了多样的黑釉瓷系列产品,满足了社会各阶层对黑釉瓷的需求。
在这种黑釉瓷系列产品中,黑釉彩绘瓷的装饰可谓是吉州窑一朵“开方异彩的山花”。在黑釉上采取多样的装饰手法,如点洒而成的玳瑁釉,釉色自然流动形成的兔毫釉,与民间剪纸艺术结合的贴花釉等。吉州窑工匠的这种创造性的举动,使吉州窑瓷器的变化无穷,丰富多彩,使得瓷器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更加协调。其中,黑釉釉上彩绘便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并且被称为是吉州窑“最能反映黑釉瓷装饰的发展变化”。
图一 乳白彩黑釉瓷片
这是在吉州窑遗址捡到的一块乳白彩黑釉瓷的残片。其装饰的方法为,在黑色的底釉上,以乳白色的釉点有规律地排列,构成了一幅螺旋纹样图。同一时期,吉州窑黑釉瓷上也有以黄釉点洒而成的玳瑁釉,以及由乳白釉点洒成的斑点釉。这些釉彩的装饰方法也很常见,但因其过分随意,不能被列入黑釉彩绘的范畴。与之相比,本图中,乳白的点彩釉是有意为之,釉点讲究构图,其排列不仅能根据器形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还能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所以这种点彩釉在吉州窑可以被认为是“最早的黑釉彩绘瓷。”
图二 黑釉彩绘凤盏
图二为黑釉彩绘白凤盏。在黑釉盏的内壁一侧,以简笔手法,用乳白釉描绘有一只凤凰。画面的写意性强,讲究构图。长长的凤凰尾巴根据盏壁的弧度自由伸展,并与躯体部分构成了优美的形式。不足之处为线条模糊,画得不够精致。这是由于釉上的乳白釉与较厚的黑色底釉在烧制过程中发生了融合和晕散。这就使黑釉彩绘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随着技艺的改进,吉州窑人创新出了“素胎彩绘”和“薄釉彩绘”,解决了难以绘精细的画的问题。
二、素胎褐色彩绘小盂。
图三 素胎褐色彩绘小盂
这种素胎彩绘一改黑釉彩绘描画模糊的面貌,呈色清晰明丽,是具有浓郁吉州窑特色的瓷绘产品。它直接在素胎上面作画,外面不再施加透明的釉层,而是直接入窑焙烧。这种手法类似于彩陶时期的做法,素胎彩绘完毕后,不再施加透明的釉层。所不同的是,吉州窑的素胎彩绘呈色更加艳丽。其原因为,吉州窑工匠使用的三氧化二铁的彩料所含釉汁较多,“宋元时期吉州窑三氧化二铁颜料还没有从釉汁中分离出来,因此将这种含釉汁多的颜料画在瓷胎上,烧出来呈红褐色”,这要比彩陶时代和同时期磁州窑的彩绘瓷的呈色鲜艳得多。图三中,该小盂的彩绘呈枣红色,色泽清晰明丽。彩绘的图案自由奔放,不拘一格,显示出了民间窑工活泼的生命力。这种素胎彩绘瓷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脏。原因是其表面不曾上釉,并且其胎的质地较为粗涩,一旦沾染其它颜色就不容易清洗掉了。
三、白地釉下彩绘
白地釉下彩绘是南宋时期吉州窑最具代表性的彩绘瓷器品种。这种彩绘瓷在南宋、元时期大量生产。它的出现有这样几个因素是必要的。
1.此时吉州窑大量使用腻土作胎,提高了瓷胎的洁白度。吉州地区蕴藏有白土资源丰富,这种白土中的化学物质符合制瓷的要求,属于广义的高岭土。但使用这种白土制成的胎会发灰,所以较适用于作黑瓷的胎。而在在鸡冈岭地区,工匠们则使用一种质量更高的腻土作瓷。用这种瓷土烧出的青白瓷白洁度很高,堪与景德镇的优质青白瓷媲美。在这种技艺条件的改善之下,胎更白了,吉州窑的白釉彩绘瓷器的表现效果就更加强烈了。所以在这一时期,白釉褐色彩绘成为了吉州窑彩绘瓷的“高档产品”,大量生产。
2.此时吉州窑所施釉层更薄、更透明,因而彩绘就更加细致。在高温下,薄釉会迅速地被胎体吸收。这样一来,釉上的彩绘料就不至于像黑瓷彩绘那样与底釉发生融合,避免了彩绘线条产生晕散,不清晰的效果。加之透明釉的改进,使彩料发色更加明丽。
3.吉州窑工匠改进了彩料的性质,使图案色彩明丽。吉州窑釉下彩绘使用三氧化二铁,在釉下,经高温烧成的彩绘部分多呈现褐色,不再是磁州窑的黑色。“这是吉州窑烧造技术上独树一帜的特有成就”。
图四 卷草地开光鹿纹盖罐
开光手法南宋吉州窑白釉釉下彩绘瓷的基本特征之一。开光即根据胎体形体空间的变化,在胎面用以较粗的线条框出一定的范围,作为主题图案的构图空间。开光以外的部分,装饰以一定规律的图案。这样就形成了画中画的多层次视觉效果。在图四中,罐子腹部对开两个梅花形开光,内中以褐彩涂绘有的奔跑的鹿和束草的形象。画面构图空灵,留白多于彩绘。鹿的造型概括,刻画细致,动作生动,边线清晰,具有浓郁的民间剪纸的艺术效果。束草以单线勾出,其形态弯曲,似在随风舞动。同时也点缀出了外界自然环境的特征。开光外部空间的卷草纹样繁密,装饰性很强。整体来看,这两部分形成了鲜明的疏密、黑白的对比关系,其艺术效果生动。
综上所述,吉州窑的瓷器彩绘的发展道路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在发展各阶段它的艺术成就很鲜明。正是这些特征,成就了吉州窑彩绘瓷器在陶瓷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注释:
①苏轼,《东坡题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第283页.
②余家栋,《江西陶瓷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10,第275页.
③④⑤陈立立,习罡华,《吉州窑研究与永和镇旅游开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12,第11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