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资源的物化开发模式研究
——以蚌埠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例

2013-07-24陶敏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历史旅游资源

陶敏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历史文化资源的物化开发模式研究
——以蚌埠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例

陶敏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经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物化开发模式的文献综述梳理可知历史文化资源物化开发模式包括静止展示和动态展示两个方面,其中静止展示又包括博物馆、主题公园、主题旅游线路模式以及辅助性产品四个方面,动态展示包括民间传统展示、实景舞台剧、遗址观光区、古镇复原区三个方面;以蚌埠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为例,评价了开发的特点,并在开发策略上给出了四点建议——时间上注重整合、空间上注重合作发展、形式上注重艺术表现、内容上注重挖掘内涵.

开发模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建议

历史文化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直接反映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水平,也反映了社会的文化取向和文明程度,是在观光旅游基础上体验社会风俗,感悟历史痕迹,追寻文化时尚.“十二五”时期,我国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同样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因此,研究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结合自身文化资源对于发展旅游业意义重大.

在安徽,省政府要打造的皖北旅游板块就是以亳州为重点,“两淮一蚌”为主轴的历史文化游,其中蚌埠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充满活力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诸如双墩文化、大禹文化、垓下古战场遗迹、大明文化等,在皖北旅游界一直处于“盟主”地位.但与先进城市相比,蚌埠旅游业仍相对落后.所以本文选取蚌埠历史文化资源为例,研究其现有开发模式并对其做出评价、提出建议,希望对促进蚌埠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1 历史文化资源的物化开发模式

历史文化资源的物化开发模式主要包括静态展示模式和动态展示模式,每种模式下又可细分出很多具体模式,见图1:

图1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

1.1 静态展示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包括博物馆、主题公园、主题旅游线路模式和辅助性产品四类.

1.1.1 博物馆

博物馆是历史的浓缩场所,各种历史的痕迹如古文字、古图片、古器皿、古服装等都以陈列的方式展现在游客面前,传达着不同时期不同空间的文化.传统的博物馆虽能吸引不少游客,但不能让游客参与其中主动深入地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张春梅(2009)认为可以利用光盘、磁带,并以数字化形式循环播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游客展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1]6,肖刚(2010)提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构建虚拟的体验系统,如利用操纵杆以步行、车行甚至飞行等多种方式自由地漫游在虚拟的历史场景中,或者扮演历史人物角色与其他虚拟的历史人物握手、拥抱、交谈等互动,让游客切身感受到穿越时空的乐趣[2]15.总之,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为传统博物馆的展示方式注入新鲜的血液以满足游客参与性等更多的要求.

1.1.2 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的核心是构建特定主题以满足游客诸如寻求刺激、观光、体验、游乐等特定需求,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通常打造主题公园发展旅游.根据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展示方式,马木兰、王宇明(2008)等人提出了非物质文产主题公园的三种方式[3]32:

1.1.2.1 集锦荟萃展现式.即集具有各地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于一体,汇集成主题公园,各种民族风情园通常采用这种形式来展示各民族的传统特色建筑或让游客体验当地的特色歌舞、各种民俗活动或美食等,

原生态生活呈现式.即以民族文化村为本,引入交通、食宿等基本设施为游客提供机会去感官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如台湾南投县九族文化村就是采用这种立体化的形式.

1.1.2.2 专项载体化再现式.即对于已经失传或即将消逝的民间工艺、民间技艺、民间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以重建、表演等形式再现于游客面前,西安大唐芙蓉园就是采用这种形式的典型.

1.1.3 主题旅游线路模式

肖瑜(2010)、吕观盛(2010)等人认为主题旅游线路可按照历史时间的相关性对具有联系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串联,可以让游客宏观整体把握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提升文化层次的体验,针对性地开展旅游活动.[4]5、[5]21

1.1.4 辅助性产品

即是主题产品的附加,能够为其带来附加价值,主要以提供解说、接待、高科技设施等为主要内容.肖刚认为体验辅助性是主题体验化过程中质量的保证,在服务经营的过程中、服务形式上、服务细节上、服务标准的设计上、服务语言的运用上、服饰的选择上、活动项目的组织策划上,均可通过营造美好体验情境的正面线索来指导旅游环境建设,还可通过人性化、动漫化的设计,增加文化设计的含量.总而言之,这一模式是非常符合人性化服务理念的,即在某些产品的设计上,考虑美观实用的同时,又要考虑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创造出的产品新功能,或者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又给消费者以人文关怀,尤其对待行动不方便的使用者如老、弱、残、障、妇,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1.2 动态展示模式

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通过载体的行为、动作或通过可观赏、可参与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活动,动态展示主题、吸引游客消费、促进旅游业纵深发展,主要包括民间传统活动、实景舞台剧和遗址观光区古镇复原区三个方面.

1.2.1 民间传统

民间传统的活动种类很多,如民间歌舞、曲艺、民间杂技与竞技以及民间饮食,肖刚(2010)、肖瑜(2010)指出这类文化资源可以通过举办大型的节庆活动进行表演、展示,让游客在热烈的节庆氛围中感受民俗文化的特色与魅力.与静态展示模式比较,这类模式有更多为游客提供参与的条件,例如游客可以参与到民间的舞蹈中,也可以观看甚至学习制作传统手工艺等.[2]15、[4]16

1.2.2 实景舞台剧

实景舞台即取天然真实的自然或民俗景观作为载体,以戏剧演出为媒介展示具有影响和特色的历史文化.马木兰、汪宇明(2008)指出名景、名人、名文化是实景舞台的三大要素,以人和物为载体成功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2]15王德刚、田芸(2010)指出一些熟知历史文化的当地居民可以作为表演者在前台展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这将大大提高文化的真实性,同时也可避免后台生活的商业化.[6]13

1.2.3 古镇复原区

古镇复原区通常采用古镇复原+功能置换+商业运转的旅游开发模式,这一模式的亮点在于商业模式的引进可以赋予复原的古镇生命力和活力.李彪、郭奇彬(2009)提出可通过重建古战场中的智勇双全的武士、对阵兵团、烽火台等人和物来复原战争遗址.[7]8和博物馆与主题公园比较起来,这种模式显然更富有创造性,尤其是古镇复原+功能置换+商业运转这一模式不仅能够开发旅游资源而且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附基础,因此也越来越多的被开发者运用.

2 蚌埠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评价

2.1 蚌埠历史旅游资源现有开发模式及其评价

蚌埠市拥有双墩文化、大禹文化、垓下古战场遗迹、大明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目前这几种主要的资源以逐步在进行开发,下面就其开发模式进行梳理和评价.

2.1.1 双墩文化的开发模式及评价

对于双墩文化,蚌埠市正在计划建设双墩文化遗址公园及周边地块开发项目,这种模式主要采用的是主题公园这一静态开发模式,可以全方位地展示这一文化的内容,使得游客容易在整体上形成对这一文化的认识.由于双墩文化主要以一系列出土的陶器为主,内容略显单一,可以采用整合思路以及区域合作的方式,与其他文化串联起来,在纵向历史上更连贯紧密.

2.1.2 大禹文化的开发模式及评价

大禹文化的开发比较成熟,主要有禹迹景区、九鼎广场景区和九洲花苑、涂山庙灯会.其中禹迹景区主要有禹王宫、启母石、涂山银杏树、台桑石、圣泉与灵泉等;九鼎广场是集祭祖文化、宗教文化、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大型主题游乐园,主要内容有中心广场,设有祭坛、山门、九龙壁、九洲大殿,大禹铜像以及宝鼎;广场四周则有八座大鼎:九洲花苑是与“九鼎广场”相配套的旅游景观房产开发项目,是以涂山·大禹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区;庙灯会是以祭祀大禹治水丰功伟绩的庙会为载体而进行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不仅是宣传大禹文化的大会,而且亦是商贸物质交流的大会,通过庙会,可以展销行行色色的商品,如蚌埠的珍珠、玉器、石榴,螃蟹等,从而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革,促进了市场竞争和经济繁荣.

前两种开发模式主要采用的是静态开发模式,鉴于大禹文化本身内容的丰富性,这种开发模式是略显单一的,可以从动态开发模式角度考虑,将大禹当时治水的一些神话传说以及经典故事如《大禹斩防风》、《启母石》等以实景舞台剧的形式或其他形式演绎出来,更生动形象地再现当年风流人物的故事,传达他们正面的精神;还可以把涂山上的圣泉、灵泉开发成饮料产品等.后两种开发模式具有动态开发的特点,尤其是庙灯会,可让游客在热烈的节庆活氛围中直接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提高互动性.

2.1.3 垓下古战场遗迹开发模式及评价

垓下古城依托垓下古战场的文化资源,依靠大力转化文化资源为旅游资源,在做好考古挖掘、文物保护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1.2亿元高标准建设霸王街、汉王街、楚汉广场、垓下路、虞姬路、“霸王别姬”雕塑等景点及街区,逐渐形成以汉代风格为主的垓下古镇.这种开发模式其实是借鉴了动态开发模式中的遗址观光区、古镇复原区这一模式,倘若在这种思想上再继续延伸即引入商业模式打造古商业城不仅会深化旅游资源的改造,还会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继续挖掘这种汉文化深一层的文化内涵,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的故事演绎,宣传风流人物的正面精神.

2.1.4 明文化的开发模式及评价

蚌埠大明皇家游乐世界旅游区项目在计划筹备中,拟重点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皇家温泉度假区、大明小镇、皇家主题乐园等,大明小镇方案策划一个将南京明代都城图摊铺在地上的浮雕版图广场,从而使人们对明代都城的宫城结构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策划名为宣德青花巷的文化体验区在建筑风格以及外部装饰上大量运用明青花、玲珑瓷元素,打造集休闲、娱乐和体验、购物为一体的青花主题古巷.除此以外,恐怖刺激的东厂迷宫、古色古香的大明剧场、可供斗鸡斗蟋蟀的明熹宗寻乐园等游乐设施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需求.孝文化是本次规划方案的又一重点,方案以明太祖朱元璋崇尚孝道治国的史实为支撑,规划出孝道文化主题景区——乐孝园,包含了至孝牌坊、中华孝道、中华孝坛、千顺林、百孝林等重要景点.

可见在大明文化的物化开发上,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静态形式的主题乐园,也有动态形式的古镇复原,这样动静结合的方式可以充分全面的展示大明文化的各个方面.

3 蚌埠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物化开发的策略选择

在了解了蚌埠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资源极其开发模式后,可以从以下四个开发策略方面进一步优化开发:

3.1 时间上注重整合

即根据历史时间的相关性将分散的旅游资源加以整合,通常涉及跨地区的合作,因为特定的某个区域可能无法全面展示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全部,所以这种整合不仅是分散资源的简单相加,而是涉及时空的对接.同时这种整合有利于提高历史文化资源主题内涵,因为零星分散、形态庞杂的文化资源经内在联系整合后可以更清晰展示在游客面前,提升文化层次.

3.2 空间上注重合作

因为旅游资源区域分布具有定向性特点,所以不同区域有必要展开空间旅游合作,由此可以打破壁垒,共享基础旅游设施,合理配置旅游资源形成旅游资源的互补或串联,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3.3 形式上注重艺术表现

即以当代人喜闻乐见、鲜活的形式表现人文资源的丰富内涵,如各种形象设计、影视剧、雕塑等.在形象设计方面,可对旅游地的综合形象和主形象策划并注入区域文化的内涵,以利于向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在影视剧和雕塑方面,关键是以内容为王,即以当地深厚的、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为基础并结合秀丽的山水作为背景,另外雕塑品必须大型而且结实才可避免人为损坏.由此可以看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形式上的艺术表现十分重要,而且形象建立也是十分注意策略与技巧的.

3.4 内容上注重挖掘内涵

即在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建设旅游项目时,要高度重视其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的挖掘,要力求做到“神似”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形似”.杨梅、杨树喆指出在今天,随着游客阶层的扩大、人们旅游知识的增长和识别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要求旅行生活能有文化的吸引、运动的内容乃至冒险的趣味.吴敏、王永慧也同样指出古往今来,人们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力求与自然协调统一,除了寻求某种超脱与自由之外,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需求.张松婷也认为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注重文化内涵,突出知识性,可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游客的求知需求.总的说来,追求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新需要,满足游客的这种需要,势必要挖掘文化内涵.

4 结束语

本文在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进行梳理后,对蚌埠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了简单介绍和评价,并给出了四点建议,但是文章在动态开发模式上以及更富有创造性的开发上提出的建议还不充分,这将是以后继续努力研究的方向,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张春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承德市为例[J].江苏商论,2009(5):6-8.

〔2〕肖刚.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3〕马木兰,汪宇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32-33.

〔4〕肖瑜.有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大连市为例[J].文化学刊,2010(1):5-6.

〔5〕吕观盛.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创新,2010(6):21-22.

〔6〕王德刚,田芸.旅游化生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代生存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12-13.

〔7〕李彪,郭奇斌.古民族战争遗址主题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赵北长城旅游开发为例[J].求索,2009(11):8-9.

〔8〕李广芹,罗本琦.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基于对蚌埠大禹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1(4):35-40.

〔9〕朱锋.“双墩”旅游资源开发与历史文化名城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12):9-13.

F592

A

1673-260X(2013)11-0167-03

猜你喜欢

历史旅游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