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理解中抑制机制的心理实验

2013-07-23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喻体本体隐喻

杨 英 新

(河北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长期以来,心理语言学研究多集中在字面语言上。近几年,包括隐喻(metaphor)在内的比喻语言的理解机制问题成为研究热点。隐喻又称暗喻,标准隐喻句的形式为“X 是Y”[1]。其中,“X”(topic或target)与“Y”(vehicle或base)是两个来自不同类别的词语,分别称为“本体”和“喻体”。它们被系动词“be”(是)连接起来,构成一种表面逻辑错误的判断句句式。

抑制(inhibition)是一种压抑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无关信息被阻止在工作记忆之外,不会对认知加工造成干扰。如果抑制机制受到损害,无关信息便可能被激活,进而引发对相关信息加工的干扰[2]。研究发现,字面语言理解需要抑制机制的作用,但比喻语言中是否存在抑制机制则鲜有人涉足。本研究将通过两个时间探测点:隐喻理解完成后立即呈现喻体/本体特征句,以及理解完成后450ms呈现喻体/本体特征句,考察喻体和本体中相关特征的激活与无关特征的抑制情况。一方面考察汉语隐喻理解中是否存在抑制机制,另一方面考察如果隐喻理解中存在抑制机制,那么它的时间进程如何。

一、实验与结果

1.实验1

(1)实验目的。考察在隐喻理解刚刚完成时,喻体相关特征与无关特征的抑制状态。

(2)实验仪器。DMDX 心理实验专业软件,方正系列微机、键盘、显示器。

(3)被试。本科生34人,对用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句子无阅读障碍。剔除了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数据,最终的有效数据来自28名被试。

(4)实验设计与材料。采用2×2被试内设计。第一个变量为“启动类型”,分为两个水平:隐喻启动(M)和中性启动(N);第二个变量为“喻体特征类型”,分为两个水平:与隐喻意义有关的喻体特征(简称为喻体相关特征,VMR);与隐喻意义无关的喻体特征(简称为喻体无关特征,

VMI)。

①确定隐喻启动句。从中文书刊中选取20个在汉语中比较常见的隐喻句,使其成为标准的“X 是Y”的格式,字数为5~7个,以减少相关修饰成分对隐喻句理解的影响。

②确定中性启动句。将上面选出的隐喻句中的本体替换成另外一个词,喻体保持不变,使其成为句法合理,但语义异常的无意义句,与每个隐喻句相对应,共计20句。

③确定喻体特征句。第一步,要求5名不参加本实验的研究生认真阅读选出的20句隐喻句,阅读后为每个喻体写出最能体现此隐喻句隐喻意义的特征句,作为喻体相关特征的备选,为每个喻体写出与隐喻意义无关,但最能体现字面基本意义的特征句作为喻体无关特征的备选。经过5名学生共同讨论,确定出每个喻体的相关特征句和无关特征句各2~3句。第二步,要求15名大学生采用7点量表对喻体相关特征代表该句子隐喻意义的程度,以及喻体无关特征代表喻体字面意义的程度分别进行标注。从而确定代表性最强的喻体相关特征和喻体无关特征各20句,共计40句。

这样,实验共有20集材料。每集4个句子,即隐喻启动句、中性启动句、喻体相关特征句和喻体无关特征句。启动句后伴随着喻体特征句组成句对,便形成了4种组合方式:隐喻启动-喻体相关特征(M-VMR);隐喻启动-喻体无关特征(MVMI);中性启动-喻体相关特征(N-VMR);中性启动-喻体无关特征(N-VMI)。实验材料举例见表1。

表1 实验1材料示例

实验材料按拉丁方平衡分为4个实验组,以便使同一启动句或同一隐喻特征句不出现在一个实验组。

(5)实验程序。采用意义判断任务,告知被试将要看到一系列句子,判断每个句子在语义上是不是有意义的,隐喻句属有意义之列。同一个句对中的启动句和喻体特征句先后呈现在屏幕中央。启动句总是在先出现,被试读完后要判断这个句子是否有意义。启动句在被试作出反应后自动消失,屏幕上立即呈现相应的喻体特征句,被试接着作判断。实验记录对每个句子进行意义判断的反应时,正式实验开始前,有10个练习句使被试熟悉试验程序。

(6)结果与分析。实验数据经Excel预处理。只对喻体特征句的正确反应数据进行统计,而且只包括那些在同一个句对中,相应启动句的反应也正确的喻体特征句的数据,保留每种条件下喻体特征句的数据删除率均不超过20%的被试的数据。剔除处于3 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数据。最后,用SPSS进行统计处理。表2 是无间隔时喻体特征句的平均反应时及标准差。

表2 无间隔时喻体特征句的平均反应时及标准差ms

通过MANOVA 分析,启动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27)=0.141,p=0.710>0.05,喻体特征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27)=14.835,p=0.001<0.01,对喻体相关特征句的反应明显快于对喻体无关特征句的反应。启动类型和喻体特征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27)=12.804,p=0.001<0.01。

对启动类型和特征类型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表明:启动类型在喻体相关特征水平的简单效应显著,F(1,27)=6.58,p=0.016<0.05,在喻体无关特征水平的简单效应也显著,F(1,27)=6.3,p=0.018<0.05;喻体特征类型在隐喻启动水平的简单效应显著,F(1,27)=24.84,p=0.000<0.001,而它在中性启动水平的简单效应不显著,F(1,27)=0.92,p=0.345>0.05。被试读完隐喻启动句后比读完中性启动句后,对喻体相关特征句的反应时间明显要快;而对喻体无关特征句的反应时间明显要慢。这表明,在隐喻句反应刚完毕时,喻体相关特征得到了明显激活,喻体无关特征受到明显抑制。

2.实验2

(1)实验目的。考察当隐喻理解刚刚完成时,本体相关特征和无关特征的抑制状态。

(2)实验仪器。同实验1。

(3)被试。本科生32人,对用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句子无阅读障碍。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数据,最终有效数据来自28名被试。

(4)实验设计与材料。采用2×2被试内设计。第一个变量为“启动类型”,分为两个水平:隐喻启动(M)和中性启动(N);第二个变量为“本体特征类型”,分为两个水平:与隐喻意义有关的本体特征(简称本体相关特征,TMR);与隐喻意义无关的本体特征(简称本体无关特征,TMI)。

沿用实验1中选用的隐喻启动句,在中性启动句的编制上,将相应隐喻句的喻体替换为另外一个词,本体不变,使其成为句法合理,但语义异常的无意义句。在特征句的评定上,把评定喻体相关特征与无关特征替换为评定本体相关特征和无关特征。

这样,实验共有20集材料。每集4个句子,即隐喻启动句、中性启动句、本体相关特征句、本体无关特征句各一句。启动句后伴随着本体特征句组成句对,便形成了4种组合方式:隐喻启动-本体相关特征(M-TMR);隐喻启动-本体无关特征(M-TMI);中性启动-本体相关特征(NTMR);中性启动-本体无关特征(N-TMI)。实验材料举例见表3。

表3 实验2材料示例

(5)实验程序。同实验1。

(6)结果与分析。实验数据经Excel预处理,用SPSS进行统计处理(见表4)。

表4 无间隔为时本体特征句的平均反应时及标准差ms

MANOVA 分析结果表明:启动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27)=0.001,p=0.951>0.05;本体特征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27)=11.853,p=0.002<0.01;启动类型和本体特征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27)=11.542,p=0.002<0.01。

对启动类型和本体特征类型的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表明:启动类型在本体相关特征水平的简单效应显著,F(1,27)=6.91,p=0.014<0.05,在本体无关特征水平的简单效应也显著,F(1,27)=5.49,p=0.027<0.05;本体特征类型在隐喻启动水平的简单效应显著,F(1,27)=18.34,p=0.000<0.001,而它在中性启动水平的简单效应不显著,F(1,27)=0.05,p=0.818>0.05。也就是说,被试读完隐喻启动句后比读完中性启动句后,对本体相关特征句的反应时间明显要快;而对本体无关特征句的反应时间明显要慢。这表明,在隐喻理解刚刚完成时,本体相关特征得到明显的激活,本体无关特征受到抑制。

3.实验3

(1)实验目的。考察在隐喻理解完成450ms以后,喻体相关特征和无关特征的抑制状态。

(2)实验仪器。同实验1。

(3)被试。本科生35人,对用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句子无阅读障碍。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数据,最终的有效数据来自28名被试。

(4)实验设计与材料。同实验一。

(5)实验程序。启动句判断完毕后延时450 ms呈现喻体特征句,且句对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为450ms,其他同实验一。

(6)结果与分析。实验数据经Excel预处理后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见表5)。

表5 间隔450ms时喻体特征句的平均反应时及标准差ms

MANOVA 分析表明,启动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27)=0.454,p=0.506>0.05。喻体特征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27)=6.536,p=0.017<0.05。启动类型和喻体特征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27)=7.107,p=0.013<0.05。

对启动类型和喻体特征类型的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表明:启动类型在喻体相关特征水平的简单效应显著,F(1,27)=4.54,p=0.042<0.05,在喻体无关特征水平的简单效应不显著,F(1,27)=2.12,p=0.157>0.05;喻体特征类型在隐喻启动水平的简单效应显著F(1,27)=17.99,p=0.000<0.001,而它在中性启动水平的简单效应不显著,F(1,27)=0.21,p=0.648>0.05。也就是说,在启动句和喻体特征句间延迟了450 ms时,被试读完隐喻启动句后比读完中性启动句后,对喻体相关特征句的反应时间明显要快;而对喻体无关特征句的反应时间没有差别。这表明,喻体相关特征得到了明显的激活,喻体无关特征没有受到明显的抑制。

4.实验4

(1)实验目的。考察隐喻理解完成450ms以后,本体相关特征和无关特征的抑制状态。

(2)实验仪器。同实验1。

(3)被试。本科生29人,对用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句子无阅读障碍。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数据,最终的有效数据来自24名被试。

(4)实验设计与材料。同实验2。

(5)实验程序。启动句判断完毕后延时450 ms呈现本体特征句,句对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为450ms,其他同实验1。

(6)结果与分析。实验数据经Excel预处理后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见表6。

通过MANOVA 分析,启动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23)=2.237,p=0.148>0.05。本体特征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23)=4.967,p=0.036<0.05。启动类型和本体特征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23)=7.678,p=0.011<0.05。

表6 间隔450ms时本体特征句的平均反应时及标准差ms

对启动类型和本体特征类型的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表明:启动类型在本体相关特征水平的简单效应显著,F(1,23)=19.07,p=0.000<0.001,在本体无关特征水平的简单效应不显著,F(1,23)=0.89,p=0.354>0.05;本体特征类型在隐喻启动水平的简单效应显著F(1,23)=13.74,p=0.001<0.05,而它在中性启动水平的简单效应不显著,F(1,23)=0.15,p=0.705>0.05。也就是说,当启动句和本体特征句间有450ms的延迟时,被试读完隐喻启动句后比读完中性启动句后,对本体相关特征句的反应时间明显要快;而对本体无关特征句的反应时间没有差别。这表明,本体相关特征得到了明显的激活,本体无关特征没有受到明显抑制。

二、综合讨论

实验1与实验2表明,在隐喻理解刚刚完成时,喻体和本体的相关特征得到激活,喻体和本体的无关特征受到抑制;实验3与实验4表明,在隐喻理解完成450ms以后,喻体和本体的相关特征仍得到激活,而无关特征不再受到抑制。

1.隐喻理解中存在着抑制机制的作用

本研究首先证明的一个问题是隐喻理解需要抑制机制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与字面语言的理解是相同的。本实验结果与Gernsbacher的实验结果部分一致,都发现在隐喻理解中,喻体相关特征受到激活,喻体无关特征受到了抑制,但本研究还进一步考察了本体特征的抑制状态。如前所述,对于比喻意义是否需要不同于字面意义的特殊的加工机制这一问题,大部分研究者把比喻意义与字面意义通达时间的先后作为支持自己理论的证据[3]。而实际上,仅以此作为解答这一问题的指标是远远不够的。本研究表明,隐喻理解与字面语言理解一样,都受到抑制机制的作用。这从一个新的角度证明了比喻语言和字面语言有着某些共同的加工策略。

本实验的结果与品质归类理论是比较吻合的,即在隐喻理解的过程中,喻体中与隐喻意义有关的抽象类别特征得到激活,而与隐喻意义无关,代表喻体字面意义的一般特征则受到抑制。实验结果中体现出的激活效应表明,抽象类别在隐喻理解中是可通达的;抑制效应则更直接地表明,隐喻喻体代表的不是基本水平上的意义。品质归类理论指出,喻体提供赋予本体的特征,而读者对本体的熟悉性约束这种归类特征的数量[4],这也暗含着,本体中与隐喻意义相关的特征会受到通达,而无关特征将受到抑制。

2.隐喻理解中抑制机制的脆弱性

虽然在隐喻理解的过程中,激活机制和抑制机制都在起作用,但在理解任务完成之后,抑制作用保持的时间相对较短,而激活作用保持的时间相对较长。在本研究的实验3、4中,从启动句反应完毕到特征句呈现之间有一段间隔,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抑制效应可能已经衰减。被试在隐喻理解的过程中,对无关的喻体特征和本体特征进行抑制,从而提高理解效率;而当隐喻理解加工结束时,对喻体和本体无关特征的抑制不再有用,所以它将迅速衰减,不会再去防碍对随后特征句的加工。在隐喻句理解刚刚结束之时,抑制由于惯性还起着一定作用,而间隔一段时间后,抑制效果便明显衰减下去了。本研究表明,在隐喻语理解中,抑制机制的作用比较脆弱,这与Neill在负启动任务中观察到的抑制机制的特点相类似。而这种在隐喻语言理解中观察到的抑制机制的脆弱性,是否在普通的字面语言中也可以表现出来,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与Gernsbacher的实验发现的抑制效应出现的时间点不同。在Gernsbacher的研究中,启动句判断完毕后450ms呈现喻体特征句,出现了抑制效应和激活效应。而在本研究中,将探测时间点设置得更早,在启动句判断完毕后立即呈现特征句,同样发现了抑制效应和激活效应,而将探测时间点置后到启动句判断完毕后450 ms再呈现特征句时,激活效应依然存在,而抑制效应却消失了。那么,在Gernsbacher的研究中,当启动句和特征句时间间隔为450ms时,为什么抑制效应仍然存在?这可能是实验材料差别所导致。本实验材料是标准隐喻句,而Gernsbacher实验材料中的隐喻句具有简短语境,可能导致被试对句子相对精细的加工,致使抑制机制维持的时间有所延长。

本实验只考察了两个时间探测点上抑制机制的作用,未来如果增加其他探测点将会观察到抑制机制更丰富的变化趋势。另外,读者的个体差异对隐喻理解中抑制机制的影响也需进一步讨论[5],比如,由于高低工作记忆广度被试的认知系统的灵活性不同,抑制机制的表现很可能不同。这些都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1] 王艳东.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英汉时间谚语的对比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11(4):92-95.

[2] 周治金,陈永明,杨丽霞.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研究概况[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4):375-381.

[3] Gernsbacher M A. The role of suppression and enhancement in understanding metaphor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1,45:433-450.

[4] 李靖舒.隐喻的关联性[J].沈阳大学学报,2010(3):81-83.

[5] Newsome M R,Glucksberg S.Older adults filter irrelevant information during metaphor comprehension [J].Experimental Aging Research,2002,28:253-267.

猜你喜欢

喻体本体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