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3-07-22金琳琳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13年31期
关键词:成功经验困境信用

■金琳琳 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

1.破产率高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以上问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经营风险极大,破产率非常高。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破产率,我国有近30%的私营中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60%在4年-5年内消失。国外的情况大致相同:在美国中小企业中,约有68%的中小企业在第一个五年内倒闭,19%可存活6年-10年,只有13%的寿命超过10年。英国企业中,50%以上的企业开办不到5年就倒闭了。中小企业的高倒闭率、高违约率,客观上增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也是银行之所以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过高的经营风险使得银行对加大中小企业贷款止步。

2.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制度

目前,我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省级或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这对便利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质量不高,规模较小,出资分散,隐藏巨大风险;二是担保体系不健全;三是政府扶植力度不够;四是具体运作管理方式缺陷,担保公司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审查苛刻,许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同样无法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

3.缺乏适合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已有二十年左右,但距离完善多层次的证券发行交易市场还有很多差距。2009年,我国在深圳设立创业板市场,这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但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中小企业板只能解决高回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于广大投资者还有很大限制。第二,中小企业板块的上市门槛太高,除了股本规模较小外,上市的标准与主板保持一致。

二、外国中小企业融资成功经验

下面从不同角度阐述各国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

首先,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日本采用了地方担保与中央再担保的双重担保方式。日本在地方设立了52家信用保证协会。其资金的70%由地方公共团体出资,30%由地方金融机构出资。凡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提出借款承保申请,企业只需交纳0.1%-0.5%的保证费即可获得全额担保。在地方保证协会的基础上,日本在全国范围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如果出现中小企业无力还贷的情况,则由保险公库承担保险协会损失的70%-80%。由此形成了信用保证协会对中小企业担保,而中央设立的信用保险公库对地方保证协会进行再担保的双层体系。这种体系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化解了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面临的金融风险。

其次,具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美国的中小企业以直接融资为主,证券融资可占到企业外部融资的55%以上。美国的证券市场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每层次都有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服务的证券市场。分别为:(1)全国性证券市场。其中美国证券交易所,主要服务于新兴中小企业,其上市条件比纽约证券交易所低的多;(2)地方性证券市场,主要服务于地方中小企业;(3)“未经注册的交易所”。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策略

首先,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增强融资能力。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由家长式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适合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二是建立规范的会计制度,有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要聘请专业会计师整理账务,使企业具备提交完善账务审核资料的能力,杜绝账务作假问题,遵循财务信息真实,完整,透明的原则。三是提高诚信意识,良好的信用形象是解决中小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最佳途径,中小企业要加强对债务的管理,防止资金链断裂,及时偿还到期债务,足额缴纳税款,从而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其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重点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用担保人才,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工作,使其成为精通理论,熟悉业务的高素质人才。开拓多样化的担保途径,借鉴外国成功经验,拓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途径。

最后,发展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创新直接融资渠道,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因此,建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是我国目前应积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1)降低中小企业上市标准,制定符合中小企业自身情况的上市条件,促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2)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债券担保体系,允许中小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3)加快建设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的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了尚未达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设立的,同样可以获得融资服务。

[1]李瑞.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比较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5).

[2]林毅夫.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

[3]叶春涛.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原因分析[J].金融市场,2011(9).

[4]赵娟.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中国证券期货,2011(10).

猜你喜欢

成功经验困境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依靠先锋人物开展少先队活动是一条成功经验
依靠先锋人物开展少先队活动是一条成功经验
困境
英国废弃煤矿瓦斯开发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乡村振兴 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信用中国网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