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水平考试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分析

2013-07-21鄢勇兵

社会工作 2013年3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助理社工

引言

2006年7月,国家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从无专业证照走向由政府部门组织统一考试的授证方式,从国家制度上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范畴。根据民政部《2011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通过社会工作师考试13421人,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40755人。本研究利用2012年笔者参与主持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制度评估研究”问卷调查的资料,分析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该调查以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为对象,样本分布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河南、陕西、内蒙古、宁夏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问卷委托上述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主管社会工作的处室或社会工作者协会发放和回收。一共发放了1500份问卷,回收1290份,其中有效问卷1072份,问卷回收率86.0%,问卷有效率83.1%。有效问卷分布如下:北京240人,上海105人,江苏127人,浙江124人,广东351人,中西部四省(自治区)包括河南、陕西、内蒙古、宁夏共125人。1072份有效问卷中助理社会工作师有722人,占70.5%,社会工作师311人,占29.5%。“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制度评估研究”问卷涵盖了个人基本情况、参加考试及通过情况、考前培训情况、对试题试卷的评价、考试制度实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继续教育情况、登记注册情况等7个方面内容。问卷资料运用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录入和分析。

一、助理社会工作师及社会工作师基本特征分析

(一)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以女性青年人、本科教育程度、社会科学类专业背景、社区和民办机构工作人员为主

在1072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占25.0%,女性占75.0%。35岁(含)以下的调查对象占62.8%,36~45岁的调查对象占31.2%。受教育程度方面高中(中专)占5.1%,大专占23.9%,本科占65.0%,硕士(含)以上占6.0%。任职单位类型中政府机关占5.4%,事业单位占11.9%,民办机构占31.0%,社区占46.4%。受访者最高学历(学位)所属的专业类型中,社会科学类(狭义的“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法学、教育学等)占60.7%,人文学科类(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占13.9%,理工类占16.7%,医学类占2.6%。可见,1072份有效问卷中以女性青年人、本科教育程度、社会科学类专业背景、社区和民办机构工作人员为主。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中1/4为女性,与国际的情况相近。作为一个为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的行业,女性一直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主力军。例如,1995年美国50万社会工作者中2/3为女性(O·威廉姆·法利等,2005)。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我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中许多是不具有专业训练背景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社会工作者。《暂行规定》对考试资格采取较宽松的定义,不仅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如社会学、社会政策等可取得应考资格,取得其他专业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一定年限也可以应考。因此,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三分之一的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为非社科类专业教育背景(包括文史哲、理工、农学和医学)。

(二)从取得证书的时间周期看,助理社会工作师平均1.34年,社会工作师平均1.76年

社会工作师考试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考人员需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三个科目的考试,而助理社会工作师应考者需要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两个科目的考试。在获取职业水平证书所花时间来看,助理社会工作师方面,绝大多数受访者一个考试年度内就通过,平均1.34年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社会工作师方面,近半数的受访者在两个考试年度通过考试,平均1.76年取得证书。见表1:

表1: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时间周期

二、考前辅导培训情况分析

(一)报考社会工作师、非社科专业教育背景的人员考前培训参与率高

1072份有效问卷中,参加过考前培训的占33.4%,其中,社会工作师考试者中42.4%参加过考前培训,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者中这一比例为29.6%。从专业背景进行分析,统计时将专业类型合并为两个类别:社科类和非社科类,与是否参加过考前培训进行交互分类,结果显示,非社科类专业背景的受访者参加考前培训的占39.3%,高于社科类的29.4%。可见,参加考前培训的主体是非社科专业背景、参加社会工作师考试的人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工作师考试相对较难。

(二)民政部门举办了较多考前辅导培训,社区工作者获得考试支持的占比最大

从考前培训的主办机构来看,本单位举办占18.1%,民政部门主办占56.6%,市场培训机构主办占11.7%,高校社会工作学院(系)主办占9.6%。从参加考试得到经费、时间、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支持看,31.2%的受访者获得了支持,其中,任职于社区的受访者中得到了支持的占41.3%,比例最高,而任职于民办机构的受访者参加考试得到支持仅占18.4%。见表2。

表2:任职于不同类型单位的受访者在考试方面所获得的支持

我国民政部门、工青妇团体和街道社区等存在着大量专门从事福利服务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们有工作经验但没有专业学历,其服务工作是实际社会工作,即行政性和半专业性的社会工作(王思斌,1999)。从我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设计看,推动这些实际社会工作者的能力提升和身份转换是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管机构,许多地方民政部门采取免费提供考前辅导培训、免费提供考试指导用书、报销考试报名费等方式鼓励实际社会工作者参加考试。而民办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则身处体制外,所获得的考试方面的支持相对较少。

三、对试题、试卷的评价

(一)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两个科目难易程度基本相当,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科目最难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实务》为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共同考试科目,但区分初级和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增加《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科目。受访的助理社会工作师中,在选择“最难的一个科目”时,选择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的占38.9%,选择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占39.0%,两者占比基本相同。而受访的社会工作师中,选择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的占18.4%,选择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的占59.8%,选择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占13.9%,可见社会工作师考试中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是被认为最难的一个科目。事实上,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是主观题,包括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与其他科目的选择题不同,需要考生根据案例情境,进行分析、思考和设计,相对于其他科目难度较大。

在对考试难易程度的总体评价上,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的态度有相同之处。认为“难易适中”的比例分别为53.4%和60.1%,但也有较大比例的受访者认为“考试偏难”,分别为41.1%和33.5%,认为“偏易”的比例非常小,分别为3.7%和5.7%。

(二)试题体现了坚持专业性、注重实践能力和本土经验的原则

专业性、能力为本和本土化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标准。从本次调查统计分析看,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考试命题“完全体现”和“较多体现”了这三项基本原则,见表3。不过横向比较看,坚持专业性要好于注重实践能力,注重本土经验则明显逊于前两者。

表3:试题体现社会工作专业特征的情况

(三)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实际能力与《暂行规定》要求的能力相当

在被问及“与《暂行规定》中所要求的专业能力相比较,您评价一下自己的实际专业工作能力”时,五成的受访者认为与要求的能力水平相当,但也有三成的受访者认为有一定差距。

四、职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影响分析

(一)受访者所在单位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知晓度较高,但只有五成的服务对象知晓其专业身份

所在单位对受访者已经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知晓情况分别是:单位领导知晓的比例为89.9%,本部门领导为92.8%,单位人事部门为92.3%,本部门同事为93.7%,可见,受访者工作单位对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的认知度较高。

不过,服务对象对工作人员“助理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师”身份的认知度并不是很高,知晓的比例为52.1%。分地区来看,广东省的受访者表示服务对象知晓自己专业身份的占比最高,为77.2%,中西部四省(区)、北京、上海和江苏的占比基本相当,在40.0%至45.0%之间,浙江省则最低,为25.0%。

(二)三成受访者取得证书后参加过以该资格为任职条件的岗位应聘,但职业流动的地区差异较大

近年来,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培育扶持了一批社会工作师事务所、社会工作服务社等民间非营利机构,聘用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养老、助残、社区服务等领域提供专业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持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了体制外的平台和载体。而实施全国统一考试,颁发全国通用证书则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本次调查统计显示,29.3%的受访者取得证书后参加过以该资格为任职条件的岗位应聘,分地区看,广东省比例最高,近六成的广东受访者表示参加过,浙江省最低,仅为5.6%,见表4。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涌现,以及广东等地将拥有若干持证的社会工作师作为民间机构成立的条件,推动了持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另外,薪酬差距也刺激了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

表4:参加过以职业资格为任职条件的岗位招聘的比例

(三)受访者取得证书后薪酬提高最为显著,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不仅将社会工作者提升到“师”的专业地位,使其获得了社会认可,而且也促进了其薪酬待遇的提高。近年来,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尝试通过购买专业社工岗位和专业督导岗位、补贴专业社工岗位等方式,建立社工薪酬保障和激励制度。本次调查的统计分析显示,60.7%的受访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薪酬有所提高,11.8%职务得到提升,6.6%办公条件得到改善。分地区看,北京的受访者认为薪酬得到提高的比例最高,为81.3%,其次是广东省67.0%和上海市57.1%,而中西部四省(区)的受访者薪酬提高的比例最低,为21.6%。从任职单位类型看,任职于民办机构和社区组织中的受访者薪酬提高的比例较高,分别为71.4%和68.4%,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薪酬提高的比例则较低,分别为39.8%和36.4%。民办机构和社区组织中的从业人员原本待遇较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的实施为他们提高薪酬带来了机遇。

(四)取得证书后受访者的专业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考试是以能力为本的考试。因此,该考试注重考察考生应用相关知识,有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考察考生的理论和知识水平。统计分析发现,受访的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反映在服务理念、服务方法和技巧、运用理论和政策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变,其中,35.4%受访者选择服务理念“有较大改变”。见表5:

表5:受访者取得证书后专业能力提升情况

(五)受访者对考试制度的功能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

作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制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把综合素质和实务能力列为考评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还可以稳定社会工作者队伍,促进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职业水平考试对于专业教育也有促进作用。这些效果和功能在本次调查统计结果中也显示出来,见表6:

表6:受访者对考试制度功能的评价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1.职业水平考试拓宽了社工发展的路径

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被国内一批高校作为一个学科恢复或引进。由于社会认知度低和缺乏岗位,早期的一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中从事社会工作实践的并不多。职业水平考试实施以来,因为报考条件较宽松,最低学历要求为高中或中专学历,并且非专业教育背景的可凭实际工作经验与年限获得报考资格。因此,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开启了实际社会工作者进行能力提升和身份转换的发展路径,形成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两个路径——培养增量与提升存量。尤其是在民办机构、社区组织中工作的实际从业人员,长期以来身份不明,地位不高,待遇较低,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建立而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2.职业水平考试推动了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建设

从调查结果看,职业水平考试促进了我国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建设。首先,它提升了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的社会认知度,尤其是受访者任职单位对于社工专业身份的认知。其次,它促进了社工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的提高,促进了社工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第三,它促进了社工的专业能力提升,强化了社工的信心和自我肯定。第四,它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的建设,为社工发挥作用创造了平台。

(二)建议

1.加大考前培训和考后继续教育的力度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实际社会工作者转变成持证的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快速建立起一支社工队伍。但是,不得不正视许多持证的社工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仍然较低这一现实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三成的受访者取得了职业水平证书后仍然认为自己实际的专业能力与《暂行规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并且只有47.1%的受访者参加了继续教育。因此,亟需加大实际社会工作者考前培训和考后继续教育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持证的社工真正拥有基本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保持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水准和质量。

2.建立健全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相衔接的激励保障制度

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相衔接,我国需要进一步在城乡社区、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民办福利服务机构开发和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用武之地。要建立以职业晋升和薪酬激励为核心的激励保障制度,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成长发展的空间,逐步提高其整体薪酬,吸引优秀的人才留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只有社会工作成为一个有前途的职业而不是地位低下的职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才会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

[1]O·威廉姆·法利等,2005,《社会工作概论(第九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王思斌,1999,《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辑/汪鸿波

职业水平考试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分析

鄢勇兵

本文基于分布于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72份有效问卷资料,重点分析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主要结论是:职业水平考试提高了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的社会认知,促进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强化了他们的信心和自我肯定,促进了其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的提高,推动了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调查结果也显示三成持证者的能力与要求存在差距,人才的激励保障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大考前培训和考后继续教育的力度,并建立健全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相衔接的激励保障制度。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考试

鄢勇兵,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讲师(北京101601)。

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13)03-0138-07

10.3969/j.issn.1672-4828.2013.03.019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助理社工
生活小助理
青春社工
自在如风
助理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