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与全球环境治理

2013-07-20李丽平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1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全球化贸易

张 彬 李丽平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北京 100029)

地理大发现使得人类的视野从区域走向了全球,而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生产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除了能满足本地需求外,还有富余的产品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因此,在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双重影响下,人类贸易活动能力及范围从区域扩大到全球,人类的生产活动从此开始了全球化历程:在全球贸易活动的推动下,全球性的分工网络以及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世界各国纷纷加入到全球产业链条成为其中一环,劳动分工与产业布局在全球范围内开始重新分化,人类的经济活动遍布全球各地并相互关联。与此同时,全球性的经济活动带来了全球性的资源开采与利用,污染格局也随着产业的全球化布局以及污染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而变化,如图1、图2 所示。

图1 1980年与2020年硫化物全球排放分布图

图2 1980年与2020年氮氧化物全球排放分布图

全球贸易和跨国投资一方面加速了人类生产活动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提高了人类对环境影响的能力,如图3 所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2010年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指出通过计算人类的生态足迹表明自1966年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了一倍,在2007年一年所消耗的地球资源需要地球1.5年再生,如图4所示。如果继续以超出地球资源极限的方式生活,到2030年将需要相当于两个地球来满足人类每年的需求。

尽管贸易全球化和全球工业化给全球环境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解放以及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以贸易和投资为纽带将全球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又为全球环境治理带来巨大的机遇,使全球环境治理成为可能。

在此背景下,中国在经历1978年的改革开放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协定之后,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成为全球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随着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以及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与布局,一方面中国对外开放,大量外资涌入中国,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给中国环境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在经历较快的经济增长之后,随着国内部分市场的饱和以及中国产业的升级换代,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部分产业也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转移,对当地的环境也带去了冲击与挑战。一言以蔽之,中国要融入世界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全球产业分工、全球贸易、海外投资以及全球环境治理中去。

图3 1750-2004年人类活动排放的CO2

图4 全球生态足迹

1 国际贸易和投资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内在动力

1.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拥有产品成本及人口红利的优势下,通过吸引海外投资,拉动经济持续长达30 多年的高速增长,从1979年到2007年的3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 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有由1978年的381 元增长到2007年的18934 元,如图5、图6 所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由1978年的1.8%上涨到2007年的6.0%。

1.2 外贸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图5 1978-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图6 1978-200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一方面借助货物的形式开放商品领域的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借助外商直接投资、外债、国际市场融资等多种方式开放投资和生产领域的对外贸易。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由206 亿美元猛增到21737亿美元,增长了104 倍;外商直接投资截止到2007年底累计超过7700 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0.1%。如图7、8 所示。

图7 1991-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度变化图

从三大需求对中国GDP 增长的贡献率来看,从1978年-2010年,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及服务净出口两者拉动GDP 增长平均每年的贡献率在52%,超过了最终消费支出。根据相关统计,改革开放后FDI年流入量占中国国内总固定资本投资高达10%以上。由此可见,对外贸易无论是通过对外货物、服务出口的形式,还是通过引进外国资本投资的形式,都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引擎之一。

1.3 经济增长带来环境压力

在1978年,中国产量占世界第一的工业产品只有棉布一种,而到了1996年除棉布外,钢铁、煤炭、水泥、化肥和电视机的产量也跃居到了世界第一,发电量和化纤也跃居到了世界第二。从2010年的工业基础数据来看,中国生产的钢6.27 亿吨,占世界的43%,超过了第2 至第20 名的总和;中国的水泥占60%,电解铝65%,精炼铜、煤、化肥、化纤、玻璃制品等基础工业品产量排名世界前列。从具体工业产品来看,中国生产的汽车占世界的25%、船舶占41.9%、工程机械占43%,计算机占68%,彩电占50%,冰箱占65%,手机占70%。从1979年到2001年,中国开始步入工业化阶段,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 之后,中国第二产业被大大强化了,奠定了现在的国际市场,目前在世界的产业格局中中国已经变成了“世界工厂”。

图8 1992-2007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及增长率

图9 三大需求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

图10 资本形成及净出口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

“世界工厂”在奠定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给中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从生产贸易的角度来看,对外开放导致的贸易自由化使人们将眼光投向更多的贸易所得,致使中国有些自然资源和能源过度出口。掠夺性的开采,严重破坏了中国生态环境。特别是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早期,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初级产品尤其是资源性产品在外贸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而这些资源性产品的开发利用给中国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破坏[5]。

从产业转移和外国投资的角度来看,由于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要严格很多,因而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转移污染产业的倾向,再加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资金和技术两个缺口,对于海外投资的环境影响并未有充分的认识,往往为了吸引外资而降低环境标准,导致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根据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外商投资于污染密集产业占三资企业总数的30%,投资于高度污染密集产业占13%左右,占污染密集产业的40%以上。

中国在加入全球化贸易的过程中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忍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国内环境破坏、资源耗竭的剧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政府也日益重视中国的环境问题,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二五”规划,中国政府相继提出了污染物减排的总量控制目标以及CO2的减排目标,而这些政策还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出台的,表明了中国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

中国环境是全球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多国的协调和努力,中国环境的治理也是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部分。中国一方面在享受全球贸易带来利益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深受全球贸易带来的环境破坏。因此,贸易所带来的中国环境污染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内在动力。

图11 中国与非洲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2 国际贸易和投资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外在压力

中国在实施“引进来”战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以及第五大对外投资国。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加深,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带动。

中国经济增长在拉动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不可磨灭贡献的同时,也对这些国家的环境造成了冲击与挑战。

2.1 中国制造消耗世界资源

由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承载着全球大部分制造业产品的生产,而这些产品的生产对资源和能源有很大的依赖性。中国自身的资源及能源储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因此,为了满足“世界工厂”原料需求,中国势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与能源。有关统计显示,中国对石油、天然气、矿产、木材、渔业等自然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逐渐增高,2008年中国成为自然资源的第四大进口国,其中林产品和矿石进口量排名世界第一,进口量如表1 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对自然资源的海外依存度正逐年上升,同时中国消耗自然资源在世界所占的份额也在逐年上升。中国通过海外贸易开采和进口自然资源,给出口国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表1 中国自然资源消耗量、增长率及世界排名

表2 2005-2011年中国海外分行业投资及工程建设投入

除了通过直接进口自然资源外,中国还通过海外投资的形式在海外开矿。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2005-2011年间中国海外投资最主要集中在能源与金属行业,占各行业海外投资的一半以上。

中国在海外投资资源开采以及大量进口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在国和出口国的环境带来了压力。

2.2 中国对外产业转移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获得资金和技术承接了大量的污染企业转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的需求,中国的环境标准逐步提升,一些污染较大、产能落后的企业在中国国内逐步被淘汰,而这些企业重新开始寻求新的价值高地以及环境标准低地,向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转移势必对产业承接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压力。

与对外贸易给中国带来的环境压力一样,中国资本和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和建厂的方式走出去的时候,也不可避免的对他国的环境造成了影响。随着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强度增加,地理条件和位置较好地区的自然资源早已被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消耗殆尽,而中国由于工业化起步较晚,如今能够寻求到满足国内工业需求的自然资源地区大多位于较为偏远地区,社会和环境敏感性较高。一旦中国企业开采自然资源对当地的环境污染被扩大,就会引发较为强烈的冲突,对中国经济走出去的冲击也很大。因而中国要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不仅需要关注国内的环境治理,同时也要参与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治理中去。因此,贸易和投资给他国带去的环境污染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外在压力。

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3.1 定位利益相关方

参与到全球经济以及全球环境治理中,中国不可或缺的利益相关方为:中国政府、中国企业以及中国非政府组织(NGO)。

在参与全球贸易以及全球环境治理时,中国政府应从本国利益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本国环境保护,制定环境保护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治理本国环境。另一方面,应引导和规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和培训,使中国企业能更好的适应全球化的经济环境。

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化经济时,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该适当关注所在国的环境保护和劳工福利,为中国企业创造良好的声誉,同时中国企业也应该学会与当地政府、居民以及民间团体交流和沟通。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应该和中国企业一样走出去。因此,中国非政府组织也应该在关注国内问题的基础上,走出国门,站在全球人类福祉的高度,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3.2 推动国际贸易规则改进和参与全球环境政策的制定

目前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框架和体系内进行的,中国处于被动地适应目前的国际规则的地位。从之前9 种原材料出口案到目前稀土等原材料出口管理措施案,无一不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现行贸易规则制定和解释的主导权,迫使中国以国内污染环境为代价供应全球原材料市场,因此在中国国力日益增强、对外贸易比重日益增大的今天,中国应该积极主动推进对现行贸易政策的改进。

3.3 重构全球贸易体系

现行的全球贸易体系是在西方国家历经上百年的博弈中形成的,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被动卷入全球化浪潮中,因而全球贸易体系主要体现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和需求。

另外,由于现行全球贸易体系是在人类对环境问题并未充分认识的背景下形成的,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而对环境问题的考虑较少,各项规则的制定主要是经济博弈,环境利益未能纳入到全球贸易规则制定的考虑范围内。因此为更好的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参与到重构全球贸易体系中去。

[1]D.F Karnosky,K.E Percy,R.C Thakur,R.E HonrathJr.Air pollution and global change:A double challenge to forest ecosystems[J].Development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Volume 3,2003,Pages 1-41.

[2]Marland,G.,T.A. Boden,and R. J. Andres. 2005. 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CO2 Emissions. In Trends:A Compendium of Data on Global Change. 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U.S.Department of Energy,Oak Ridge,Tenn.,U.S.A.http://rainforests.mongabay.com/09-carbon_ emissions.htm.

[3]地球生命力报告2010. http://www.wwfchina.org/wwfpress/publication/shift/2010LPR_ Chinese.pdf.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李欣红,李纯.对外开放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4,(5):58-60.

[6]王毅,赵景柱.探索新时期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3):5-8.

[7]原庆丹等.绿色贸易转型政策框架及“十二五”重点政策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3):13-19.

[8]葛察忠,龙凤.中国对外投资中的环境管理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4):23-26.

[9]郑洋,邱琦,李淑媛等.加强废物进口环境管理防范环境风险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6):30-33.

[10]黄淼,颜飞,邝家吟.中国推动亚洲绿色发展[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5):58-61.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全球化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贸易统计
全球化陷阱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