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上肢约束性保护套在住院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2013-07-20高丽萍
高丽萍,李 明,陈 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
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常伴有多系统疾病入院,病情复杂。有的患者因老年性神经系统疾病而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因呼吸、循环、内分泌等其他系统疾病出现精神症状。当患者出现情绪亢奋不稳定、发脾气和躁动等精神症状时,护理人员针对这些特殊情况,为防止发生意外,不得不实施一种限制患者非正常行为活动的保护措施,常常用约束带将患者约束在床上[1]。然而,如果措施不当就可能出现骨折、皮肤损伤、神经麻痹、压疮甚至窒息等不安全事件,危及到患者的生命[2]。实际上多数老年住院患者并不需要长期绝对卧床,一旦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即将其约束在床上显然不尽合理。乒乓板式约束虽然能在患者离床时使用,但在实际运用中仍有很多弊端,比如限制了患者手腕、手指活动和握拳动作,对手部血液循环不利。因为手部不能自如活动,增加了患者的烦躁情绪。鉴于以上情况,我们从2009 年7 月起在板式约束框架下,利用废旧资源研制了一种新型上肢约束性保护套,在临床使用中获得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医院医疗科技开发的创新基金和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1120253564.8)。
1 制作方法
1.1 制作材料 制作上肢约束性保护套需要2~2.5L空的可乐瓶、棉布和棉布条。
1.2 制作方法
1.2.1 将2~2.5 L 空的可乐瓶卸除外包装纸洗净并且晾干。
1.2.2 将可乐瓶的瓶口割除,修剪成直径为4 cm 的圆孔。
1.2.3 剪去瓶底,形成直径为12 cm 的圆孔,成为保护套底部,修剪好的瓶身总长近30 cm。
1.2.4 在瓶身的中间部位开1~2 个直径为5~6 cm的透气孔,如果开2 个透气孔,部位需对称。
1.2.5 将瓶身两端和透气孔用清洁棉布包边缝制平整,保证对患者不造成伤害。
1.2.6 在瓶身下端缝制两根30 cm 的固定棉布条,用于系在患者上肢前臂前1/3 固定约束性保护套,防止保护套脱落。上肢约束性保护套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 上肢约束性保护套示意图
2 临床应用
2.1 对象 选取2008 年5 月—2009 年3 月收治住院的老年患者713 例作为对照组,男594 例,女119 例,年龄60~100 岁,平均年龄79.5 岁,采用传统约束带约束方法。选择2012 年5 月—2013 年3 月收治住院的老年患者791 例为观察组,男539 例,女252 例,年龄60~101 岁,平均年龄80.2 岁,采用新型上肢约束性保护套约束方法。
2.2 约束指征 神经系统及呼吸、循环和内分泌等其他系统疾病有精神症状或者无行为控制能力经使用药物不能缓解症状并且留置各类导管。
2.3 约束告知 向患者家属解释约束的原因,说明新型上肢约束性保护套与约束带的区别及优势,得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2.4 使用方法
2.4.1 使用前检查上肢约束性保护套完好无裂痕,棉布条包边完整,防止割伤患者。
2.4.2 洗净患者双手并擦干,做好手部卫生。
2.4.3 将患者手部从保护套底部伸入保护套内,手指尖距离头部透气孔2~3 cm 为宜,此时保护套底部恰好在患者上肢前臂下1/3 处。
2.4.4 将固定棉布条系在上肢前臂下1/3 处,松紧适宜防止防护用具脱落[3]。
2.4.5 保护套设有多个透气孔,通常情况不会造成患者手部出汗。但对于容易出汗的患者应定时观察患者手部出汗情况,及时清除汗液,保持手部干燥。
2.4.6 在患者夜间睡眠时保护套需持续使用,护士应每小时观察保护套是否有脱落和皮肤情况。白天使用时间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当患者床旁有专人陪护并且评估患者情绪稳定、精神症状缓解时,保护套可间隙使用。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用发生率表示,组间率比较用χ2检验。
3 结果
不同约束方法对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 见表1。
表1 不同约束方法对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
4 讨论
4.1 上肢约束性保护套在保障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
4.1.1 由于传统的约束带借助于床栏固定约束而限制患者肢体活动常会激怒患者并增加患者的恐惧与烦躁,部分患者仍可采取曲颈姿势完成拔管[4]。新型保护套的应用杜绝了用约束带时患者因手指暴露在外,仍可将导管拔出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现象。
4.1.2 保护套有效地克服患者挣脱约束带,攀爬护栏导致跌倒坠床和用力拽拉造成皮肤损伤的可能性。
4.1.3 上肢约束保护套对非绝对卧床但又需要肢体相对约束患者减少卧床时间,增加了下床活动机会,减少压疮发生。
4.2 舒适度高 保护套的空间大,在有效约束的同时,患者能有足够的指、腕、肘,肩等关节活动不受限制,随意握拳和伸展,不会增加患者烦躁情绪,接受程度高。
4.3 便于观察 可乐瓶为透明塑料制品,护士不需解除保护套便可直接观察约束肢体皮肤颜色循环情况、并且还能通过保护套通气孔,触摸患者皮肤温度情况,大大节省护士人力时间。补液或手术患者通过头部透气孔或底部不影响手部补液及血氧饱和度监测。
4.4 遵循环保理念 将可乐瓶和即将淘汰的棉布废物利用起来,制成美观、轻便、实用的上肢约束性保护套,符合节能环保理念,经济实惠。
4.5 新型上肢约束性保护套作为废物利用的手工制品,在符合绿色环保节能的同时,耐用性上有待探讨,护理中除了严密观察固定情况和皮肤温度颜色等,发现裂痕应及时更换。该保护套得到各方的认可,获得了医院医疗科技开发的创新基金和国家专利。
[1]宋慧敏,孙翠莲,张军臣.保护性约束患者心身反应调查与护理对策[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3):210-211.
[2]郭智.老年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的安全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9):277-278.
[3]汪秋萍.非计划拔管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07-108.
[4]申小侠.身体约束在ICU 患者中应用及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