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2013-07-19龚彩红
龚彩红
摘 要: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社会未来的主人,其人格的发展,无论是对其自身还是对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产生影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方面,这些因素为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另一方面复杂的环境会令他们对社会上的很多现象困惑不解,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甚至被诱惑而误入歧途,对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而人格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所以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优秀大学生,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提出了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86-02
一、健康人格的含义
人格有健康与异常之分,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从性格、心理、道德方面评价一个人的人格,健康人格包括的因素不止这些,它还包括生理、才能、审美、兴趣、气质、价值观等,并且这些方面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以自己的才能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健康人格是人们心中的理想形象,也是人们一直努力追究的人格境界。具体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二、当前大学生人格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的繁衍生息与外界环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其思想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也与环境密切相关。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易受环境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的普及,加之经济发展全球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出门也可以尽知天下事。大学生每天通过网络得到大量的信息,国内外新闻、娱乐、体育……国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都通过网络被大学生接受,并产生影响,过洋节就是例子。综观全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现状良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也存在一些消极方面,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交往能力欠缺
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对自身的发展影响深远,父母的语言行为,处事方式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凡。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都宠爱有加。很多情况下家长对学生的关爱演变成了溺爱、放任,不言而喻,这必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学生从小受到这种追捧,会很自然地认为应该以自己为中心,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往往很冷漠,有强烈的占有感、明显的功利倾向和嫉妒心理,不顾及他人感受,不能容忍价值观和信念的差别。
2.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理想、信念缺失
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迅速发展,但尚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常常出现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当他们面对新鲜事物时有很强的好奇心,容易以自己感官得到的信息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有时也会融入明显的感情色彩;当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败时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看不到问题的本质,也不能从自身寻找原因,主观上怨天尤人,很容易将失败归于他人或客观条件;当他们需要做抉择时总是摇摆不定,心存侥幸,眼高手低。当代大学生处于特定历史时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取向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始出现,在各种价值取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学生原有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等发生了变化,经常出现情绪低落,浮躁,受到挫折和打击后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没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生活目标,不关心社会,不关心国家大事,不体谅父母,不爱读书,很多学生还沉迷于网络……一味地追求享乐,盲目攀比。
3.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相对于社会而言,家庭与学校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大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当中,一直受到家人与老师的保护,也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对独立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缺乏经验,不能合理地调控情绪应对挫折。此外,大多数大学生自身有很强的优越感,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从小生活优越,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锻炼,一旦离开家开始与以前截然相反的生活时就表现出很强的挫败感、对自己不能适应的生活感到失望,导致抑郁、孤僻。他们不能接受现实,尤其是在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时。大学里的犯罪事件、自杀事件让人胆战心惊,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当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或情感方面受到打击,心理上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时便无法承受,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心理障碍,甚至是精神疾病。
4.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道德缺失
任何国家的发展与民族振兴都离不开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应当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为社会服务,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做贡献。当前大部分大学生能在学校的教育下,在老师与同学的感染中形成社会责任感,有高尚的爱国情操与强烈的社会正义感。然而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令人担忧,他们只关注与自己利益有关的事情,不关心国家大事,对各种社会事件不闻不问,不参加公益活动,不愿帮助弱势群体,更不会见义勇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全世界都呼吁诚信的氛围中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讲信用守诚实,把诚信看作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自己的道德基础,是自己立足于社会的保证,更是自己无价的财富。然而大学中也不乏考试舞弊、论文抄袭、拖欠学费或贷款、虚假求职、隐瞒事实等一系列诚信道德缺失问题。
5.人生观模糊,价值观混乱
大学生正值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接受到的文化日益多元化,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淡泊、缺乏奉献自己服务社会的优秀品质,没有树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奋斗的理想、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难以抵抗社会各种思潮和不良价值观,出现精神空虚、厌学厌世的情绪,从而影响学业,各方面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已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三、健全人格的塑造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在网络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呈现出虚拟性、交互性、多元化等诸多特征,其所带来的信息对人类日常生活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培育符合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人才。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和教师的示范作用
首先,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树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的理想,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导大学生以“互相体谅,互相谦让,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心态正确处理交往中的问题。
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犹如父母一般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对学生产生很深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德育,这与其他学科不同,不能简单地灌输。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说服教育,更需要通过教育者自身的模范形象去教育人。“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和工作能力素质。要热爱和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践行自己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发挥模范作用,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心压力越来越重,各种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心理咨询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大学生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难免不产生心理困扰与心理疾病。大学生需要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来解决心理障碍。高校应聘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一方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全体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建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说心里话的场所,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健康辅导。此外,高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教育技能的培训,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较强的心理教育教师队伍,从而能及时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与个别学生的心理不适,适时地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心理的形成。
3.开展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一直是我们提倡和追求的,任何知识都要运用到实践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大学生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部分大学生都参加了校园里的各种社团活动,还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干兼职,定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使自己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有所提高,同时还能在实践中见贤思齐,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发展和提升。也有部分大学生把自己封闭在学校中,也不愿参加社团活动,交流范围很狭小,久而久之便变得内向孤僻,导致实践能力差、心理承受力、调适能力差。针对这种情况,多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动员学生利用假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树立信心,在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不断塑造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高玉样.健全人格及其塑造[H].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教育部.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4).
[3]吴桂韩.论高校人格教育与学生健康人格培养[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
[4]张奇.高等教育心理学[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