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开发金源文化资源、推动哈尔滨文化名城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3-07-19黄澄

学理论·上 2013年5期
关键词:文化名城研究

黄澄

摘 要:金源文化作为哈尔滨地区曾经辉煌文明的代表,是哈尔滨历史的骄傲。保护、开发、利用好金源文化,对深入挖掘哈尔滨的特色文化、弘扬哈尔滨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知名度、吸引力,形成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哈尔滨文化名城的建设,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深入分析了金源文化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金源文化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源文化;文化名城;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55-02

近年来,中共哈尔滨市委已经将建设“文化名城”同建设“北国水城、工业大城、科技新城、商贸都城”,共同确立为我市实施新战略、建设现代大都市的奋斗目标,并提出要全力把哈尔滨打造成为在省内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文化高地、在全国和东北亚地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一流文化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文化名城。历史上的哈尔滨是金王朝的发祥地,也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源文化,金源文化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哈尔滨特有的宝贵文化财富,在文化名城的建设中,将会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一、金源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十二世纪初,生活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民族迅速崛起,从此,女真族所创建的大金帝国在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源文化。金源文化的地域空间、时间跨度和文化遗存共同构成金源文化的完整内涵。金源文化是哈尔滨市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一,其所包含的金上京遗址被誉为黑龙江省的两个考古金娃娃之一,朝日殿的发掘成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保护与开发金源文化,对于打造哈尔滨历史文化品牌,提升哈尔滨文化品位,创新城市历史传统,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乡邦文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推动文化名城建设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哈尔滨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城市,金源文化作为土生土长的文化类型,特别是作为哈尔滨的主体文化之一,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哈尔滨是金代女真民族和金代文化的发祥地,其所蕴涵的金源文化,独具特色,是哈尔滨历史发展长河中具有较为完整文化类型和特征的主体文化之一,也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特色文化之一。金源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北方地区的开发、北方民族的融合、北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国北方疆域的基础,促进了中原汉族的农业文明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文明、草原文明的交流,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民族融合,加速了中华民族一统的步伐,体现出中华民族多源多流的民族特点。保护、开发、利用好金源文化,对深入挖掘哈尔滨的特色文化、弘扬哈尔滨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知名度、吸引力,形成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金源文化的发展现状

金源文化物质遗存是金源文化的主要承载体,也是金源文化开发和利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金源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哈尔滨区域范围内,蕴涵了极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一些遗存成为了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哈尔滨市,就有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亚沟摩崖石刻。还有19处金代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平乐古城、五国城遗址、城子村遗址、松峰山道教遗址、小岭东川冶铁遗址等。2002年在阿城区亚沟镇发掘出土的金代朝日殿,被评为2002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金源地区的古城数量众多,已发现和认定的金代古城170余座。金源地区还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器、钱币、铁器、瓷器、官印等文物。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金源文化当中还有留存下来的诗、词、歌、赋等珍贵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具有极大的可开发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近两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与金源文化有关的项目有多项进入到了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源青铜镜透光工艺、阿勒楚喀民间文学、松峰山庙会;哈尔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真民间音乐、女真谱评,有的项目正在积极申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金源文化的研究方面,仅就哈尔滨区域范围而言,市社科院陆续出版了一些学术专著,如《金源文物图集》、《金代百面铜镜》、《金源印符辑存》、《金史研究论丛》、《金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等,公开发表了大量的研究金源文化起源、地位、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文章。哈尔滨市社科院与阿城区政府联合举办了两届金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百余位来自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浙江、内蒙古、湖北等省市和日本、韩国、俄罗斯、秘鲁等国的史学家的参与下,围绕金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金源文化的内涵和实质,金源文化研究与现存遗址的保护性开发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这些成果为金源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开发金源文化资源的综合思考

(一)开发金源文化资源的对策研究

1.以金源文化节为载体,打造文化品牌。两年一次的金源文化节一直由阿城区来主办,金源文化作为哈尔滨市的主体文化之一,建议由市政府相关部门主办,方能通过这一节庆活动将金源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建议加强金源文化的遗址保护、场馆建设等工作,不断完善金源文化的整体建设,同时策划“金源文化国际论坛”,形成品牌,扩大金源文化的影响力,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提升金源文化的知名度,将金源文化打造成知名文化品牌。这一文化品牌的建立,有利于增强市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凝聚力,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对人们进行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强化金源文化的宣传,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建议选择适当的时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金源文化的大讨论活动,使市民参与进来,发表观点,建言献策,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文化资源,正确认识金源文化和哈尔滨的古代历史,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对金源文化的概念内涵、辉煌历史及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宣传和报道,进一步扩大金源文化知名度。

3.加强金源文化和旅游业的结合。哈尔滨的旅游业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急需发掘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风俗、遗址、遗迹等文化遗产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把金源文化游与冰雪旅游、生态旅游、避暑度假游、民俗游等有机结合,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组合产品,加快文化观光园区建设,不仅大大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而且可以增强四季旅游产品的吸引力。金源文化可以通过旅游业的牵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哈尔滨市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4.加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12年11月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离世界文化遗产更近了一步,这是哈尔滨市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上的一件大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建议加强金上京遗址公园的建设,推进各项工作,争取早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金源文化享誉国内外。

(二)纪念北京建都850年系列活动给我们的启示

2003年适逢北京建都850年,为进一步弘扬历史文化,增加北京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人文底蕴,“让北京人了解自己的北京,让中国人了解自己的首都”,北京市政府从9月20日起举办“纪念北京建都850年”系列活动,《北京建都之始——金中都历史展》、“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暨“金中都文物精品展”、北京建都纪念阙揭幕仪式、“辉煌北京——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等。这些活动各具特色,其中,《北京建都之始——金中都历史展》分为金中都南城垣水关遗址保护现场和室内金代文物陈列两个展区,室内展部分又分为“水关遗址”、“北京城的由来”、“金政权建立”,“海陵王迁都”、“大房山金陵”等七个部分,展览共展出文物、图表、沙盘、模型200多件,整个展出以实物为载体,以图表文字为辅助,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距今850年前的金中都风貌。“北京建都8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收到3部专著、70余篇论文,有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以金中都城市建设为切入点,围绕有金一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以及人物、地理、文物、文献考证校补等等,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深入的研讨。

北京市政府举办的各项活动,明确了首都的始源地就是金上京会宁府(哈尔滨市阿城区),1153年金朝第4个皇帝海陵王完颜亮由上京会宁府正式迁都燕京,改名中都,由此开创了北京正式作为皇都的历史。往前追溯,金朝的皇都在哈尔滨市存在了38年(1115——1153年)的时间。北京建都850年与金源文化有紧密的关系,其系列活动对哈尔滨市也有很好的启示。

启示之一:2003年庆祝北京建都850周年这一重要活动,并明确了建都的始源地,是对1115年金朝在哈尔滨市阿城区建立金上京会宁府这一国都的充分证明,哈尔滨市坐拥一个王朝的都城这一重要历史资源,应该深入挖掘和利用。

启示之二: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应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这一重要活动之所以取得成功和影响广泛,不论是策划和决策,还是实施与执行,北京市政府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据我们了解,北京市政府的多个部门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将于2013年举办“纪念北京建都860年”系列活动。

启示之三:如果没有2003年庆祝北京建都850周年的庆祝活动,估计并不是每个北京市民都有机会了解到,北京已经有着850年作为都城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也是这次庆祝活动的宗旨之一。同样,如果没有大型的宣传和庆祝活动,哈尔滨的市民和国内外的游客也无法全面了解哈尔滨的历史,特别是哈尔滨的古代历史鲜为人知,所以认识和了解金源文化、金源文化和哈尔滨的关系、金源文化的历史地位,对于哈尔滨文化名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文化名城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分析
走进文化遗存 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
聚力打造“三城三都”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打造万源县秦巴生态康养旅游文化名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