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空巢家庭研究现状

2013-07-19金晓霞

学理论·上 2013年5期
关键词:老人养老

金晓霞

摘 要: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人口趋势之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空巢家庭的相关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针对空巢家庭现状, 从形成空巢家庭的原因、特征,及其面临问题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并提出宣扬传统孝道、开展新型养老方式、改进和完善医疗保险等对策。

关键词:空巢家庭;老人;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96-02

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人口趋势之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老龄社会,据调查显示到2050年,我国将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也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 561.64万户,根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2006年调查数据,目前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老人)的比例已经达到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增加的速度非常迅猛。我国老年人空巢家庭现象更加普遍,比例持续增加,空巢期不断延长的趋势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空巢家庭的相关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对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的研究盛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伦理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关注了“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2009年4月份出版的刘喜珍的《老龄伦理研究》首次以专著形式关注老年伦理问题,完整而详尽地对老年代际伦理、养老伦理、再婚伦理和丧葬伦理做了前卫而深入的研究,尤其在养老伦理一章中提出了养老的伦理根基、原则、目标和时代差异,拓展了研究空巢家庭养老伦理问题的新思路。2004年1月廖小平所著的《代际的伦理之维——代际伦理研究》从伦理学的代际关系角度研究老年伦理。此书涉及了对“家庭代际伦理”、“老年伦理的特征”的研究,剖析了代与代之间的道德价值观视野的代沟。

目前学术界对空巢家庭的研究,涉及其成因、特征、问题等多方面。

一、成因研究

(一)微观层面

其一,居住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居住条件的进一步宽松,三代甚至四代共同居住的状况得到改变,子女有条件和能力单独居住,从而使代际分开居住有所增加。

其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有30多年,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在城市中绝大多数核心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赵莉莉《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生命历程》一文中指出,随着子女逐渐离家求学、就业和结婚,城市空巢家庭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

其三,家庭人际关系的变化。徐宪在《空巢家庭成因及其调适》一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思想观念的日益开放, 大家庭解体, 核心家庭增多。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身份由复杂多样变为简化和单纯,并认为这是出现空巢家庭和新的核心家庭的重要潜力。

其四,个人及家庭观念的变迁。首先,代际差异。徐宪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事物理解和价值判断存在很大的差异,沟通上也存在问题,都是不利于家庭和谐的因素。为了避免矛盾和冲突,很多家庭选择分开居住,也导致了空巢家庭的出现。其次,一部分经济上能够独立自主、精神生活较为丰富、身体状况较好的城市低龄老人希望独立生活, 在晚年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私人空间。第三,子女由于学习或工作的压力, 也无暇照顾父母, 父母也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选择独居。

(二)宏观层面

其一,家庭结构的改变。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家庭这一社会最小的基本单元受到冲击,家庭模式经历了一个不断解体和重构的过程。刘庚长在对我国家庭结构变动趋势进行考察后,认为未来我国家庭结构变动的总体趋势是:核心家庭是最主要的形式,但空巢家庭日渐增多[1]。陈晓敏、杨柳也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经济、社会和思想等种种原因,空巢家庭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选择[2]。

其二,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结果。我国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专家分析到2050年,我国将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二、特征研究

其一,形成因素多元化。王静珊在《城市“空巢”家庭的新特征》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观念的束缚正在逐渐被打破, 子女越来越多地离开家乡异地成家,造成了大量双“空巢”家庭的形成。

其二,年龄结构年轻化。一些学者通过考察,发现城市空巢家庭呈现出年轻化、中年化之势,中年空巢家庭增多、进入“空巢期”的年龄提前、空巢期延长。谭琳通过考察提出,随着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离家求学、就业和结婚,一批新“空巢”家庭已经出现。此类“空巢”家庭,他们中的许多人还不到50岁,可能将在“空巢”家庭中生活20~30年,甚至更长[3]。

其三,心理特征的变化。李德明等通过对零点调查公司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城市空巢老人较之非空巢老人的心情较差,更易孤独、寂寞,忧郁感较多[4]。李杭东、丁峻在《城市“空巢”家庭特征分析》一文中调查得出,空巢老人在孤独感、社会支持以及适应能力上都低于非空巢家庭的老人,并分析认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诸多因素相关,身体健康、家庭人际关系及生活满意度对于调节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三、问题研究

其一,心理健康问题。王致诚以一个空巢老人的自杀为例,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切入,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关注。他认为,空巢老人容易出现一种心理危机——“空巢综合征”,并可能导致躯体性疾病[5]。

其二,精神赡养的问题。对于城市空巢家庭的精神赡养问题,也有学者如穆光宗、余富棠等提出了重视空巢老人的再婚问题,再婚问题是关系到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6]。

其三,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问题日益突出。柏云端《关于空巢家庭养老的几点分析》指出空巢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很多生活不能自理,一旦生病无人照料。

四、对策研究

对于我国现阶段城市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主要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观点:

其一,宣扬传统孝道。姚引妹指出要“广泛开展老龄宣传工作, 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养老意识和责任意识, 营造良好的社会及家庭养老氛围[7],尤其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宣传, 提高民众家庭养老意识,积极倡导、强化健康、新型的孝文化。

其二,帮助空巢老人改变观念,克服空巢心理。傅北水提出空巢家庭的老人应该培养兴趣,广交朋友,要老有所乐。同时也要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老有所为。当然,外部对老人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8]。

其三,开展新型养老方式。家庭养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首选的养老模式,也是中国养老的主要方式,对于解决好老龄化社会中的老有所养问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迁,单一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养老的需求。有学者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也有学者如陈赛权提出一种“养老靠自己”的新模式,就是说,为了将来能够确保养老靠自己,人们必须从年轻时起就为自己的老年消耗积累充实的养老资源,养老资源的积累很多,不仅包括养老金,还要包括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生活照料权和精神慰藉权以及合时的养老价值观,这是一种把养老问题放入人的整个一生中来安排的动态的观点[9]。

其四,改进和完善医疗保险,扩大覆盖面。我国的卫生公平性排在世界倒数第四位,很多空巢家庭的老人享受不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如城市居民社区医保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医保的覆盖面[10]。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空巢”家庭养老的伦理方面研究的著作,而学界从伦理学角度关注“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的少之又少,这凸显出从伦理学视角研究这一问题的珍贵性和迫切性。

参考文献:

[1]刘庚长.我国农村新“空巢”家庭[J].人口研究,2004,(1).

[2]陈晓敏,杨柳.现代化进程中的“空巢”家庭现象论析[J].长白学刊,2003,(6).

[3]谭琳.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J].人口研究,2002,(4).

[4]李德明,陈天勇,李贵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7).

[5]王致诚.关注老年人的老年空巢综合征心理危机[J].山西老年,2004,(5).

[6]穆光宗.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J].南方人口,2002,(1).

[7]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J].人口研究,2006,(6).

[8]傅北水.“空巢老人”如何克服“空巢心理”[J].就业与保障,2004,(3).

[9]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3,(3).

[10]章志霞.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及应对措施[J].甘肃中医,2009,22(8).

猜你喜欢

老人养老
养老生活
漫 画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四十一岁的“老人”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社区老人终身体育的促进研究
故乡,长不大的“老人”
“失独”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
政府经济行为弥补道德缺位
被“老人”统治的日本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