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333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

2013-07-19钟白玉邹永珍杨希川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黑素瘤鳞状基底

熊 亚,阎 衡,刘 燕,郝 飞,钟白玉,邹永珍,杨希川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诱导和产生皮肤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为了解重庆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特点,笔者对1991 年~2010 年所在科室诊治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检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1.1 病例来源 所有收集的患者均为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疾病科1991 年~2010 年经组织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的病例。

1.1.2 入选标准 ①1991 年1 月1 日~2010 年12月31 日首次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②组织病理诊断标准参见文献[1],所有组织病理标本经复查均符合皮肤恶性肿瘤的诊断;③本研究中的皮肤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皮肤恶性黑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鲍恩病、蕈样肉芽肿(MF)、皮肤淋巴瘤(MF 除外)、乳房及乳房外Paget 病、皮肤转移性肿瘤。其他表皮、附属器及结缔组织、脉管组织、神经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由于各病种的例数较少,故归为其他类。

1.1.3 排除标准 ①首次确诊时间不在研究范围内的病例;②复查后组织病理诊断仍不明确;③患者临床资料不全。

1.2 方法

查阅我科组织病理数据库,调出确诊为皮肤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切片并复查。诊断有疑问的患者由3位高年资皮肤病理医生进行复查,最终诊断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确定。查阅临床病例资料,按照年份依次记录患者的性别、首次确诊年龄、临床及组织病理诊断、发病部位。发病部位分为头面部和颈部(包括头部、面部、颈部和项部),躯干部(包括胸部、腹部、背部、臀部),四肢(前臂、上臂、大腿、小腿),会阴部(外阴、肛门及周围),四肢末端(手和足)。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 表建立数据库,录入研究内容,用SPSS 1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有1 333 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入选,其中男742 例,女591 例,男女之比1.26∶1。1 333 例患者中共有965 例临床与组织病理诊断相符,占统计病例总数的72.4%(表1)。

表1 1 333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例(%)]

2.2 皮肤恶性肿瘤发病趋势

1991 年~2010 年本文统计的皮肤恶性肿瘤确诊例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2 年以后增幅显著提高,见图1。各时间段常见皮肤恶性肿瘤的确诊例数见图2,其中基底细胞癌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常见皮肤恶性肿瘤。

2.3 常见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

图1 皮肤恶性肿瘤年确诊病例数

图2 常见皮肤恶性肿瘤发病趋势

表2 常见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性别、年龄、好发部位比较

常见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见表2。从表2 可见鲍恩病患者确诊的中位年龄为69.0 岁,明显大于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P=0.000)。男性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比例明显较高,而基底细胞癌则明显较低(P=0.008)。87.4%的基底细胞癌发生于头面部和颈部,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鲍恩病多见于躯干部位;而恶性黑素瘤则主要累及足跖(33.1%)、足跟(27.8%)、手(9.0%)和足趾(7.5%)。

1 333 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主要发病年龄为60 岁及以上年龄段,占50.71%,35 ~59 岁年龄段患者占31.13%。值得注意的是,38.46%的皮肤淋巴瘤(除MF 外)在此年龄段发病,为该病种发病最高的年龄段(图3)。

图3 皮肤恶性肿瘤发病年龄

3 讨论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是重庆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常年为全市3 000 多万群众及来自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本次研究的病例来源为我科1991 年~2010 年首次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2 682 例患者,总的临床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占统计病例总数的72.4%,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及较高的可靠性。

本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2002 年以来,皮肤恶性肿瘤确诊人数显著上升,这可能与社会宣传力度增强及人们对皮肤疾病重视程度增加,使得患者更加积极就诊,从而提高检出概率有关。但本次研究未统计其占同期组织病理检查总量的比例,故无法明确分析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以男性患者略多,这与之前高天文等[2]报道的重庆市与西安市、吴昌辉等[3]报道的中山市、何勤等[4]报道的北京市的统计数据接近。

从病种构成上看,最多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为基底细胞癌(占34.06%);其次为鳞状细胞癌(占17.63%)、鲍恩病(占10.20%)、恶性黑素瘤(占9.98%)。这一结果与中山、昆明、北京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5,6],也与国外报道的数据相类似[7-10]。但兰州和江苏的报道发现鳞状细胞癌明显多于基底细胞癌[11,12]。这些差异是因为地域位置不同造成的自然环境及遗传背景差异,还是由于研究方法及目标人群的不同发生的数据偏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阐明。

本文中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最高的是乳房及乳房外Paget 病(占93.3%),其次为恶性黑素瘤(占88.7%)。非黑素细胞瘤则以基底细胞癌(占79.3%)的临床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最高,其他组织病理类型的皮肤恶性肿瘤仅为65%左右。这些数据与黄远深等[6]统计的632 例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为接近。

鲍恩病患者确诊的中位年龄为69.0 岁,明显大于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其中鳞状细胞癌的男性患者比例明显增高;但基底细胞癌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这与近年来文献报道一致[4,5,13]。

87.4%的基底细胞癌发生于头面部和颈部,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及其他常见皮肤恶性肿瘤。这可能与其好发于暴露部位,更容易受紫外线照射等外界环境刺激有关;也可能与患者对于该部位的美容要求较高,诊疗愿望更为强烈有关。鲍恩病以躯干部位多见,可能与胸部、腹部、背部、臀部占体表面积较大,肿瘤发病概率相对较高,且更容易被发现有关。恶性黑素瘤的主要发病部位为足跖(33.1%)、足跟(27.8%)、手(9.0%)和足趾(7.5%),这与有关文献报道的结果接近[2,5,11]。然而,Kato 等[14]对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院1969 年~1993 年恶性黑素瘤病例统计结果显示,23%的患者发病部位为指(趾)甲下,其中指甲(62%)明显比趾甲(38%)更易受累。而Stang 等[15,16]报道的大样本统计结果显示,皮肤黑素瘤的好发部位为躯干部,其次为头面部、颈部、腿部和臀部,且认为发生于头面部和颈部的黑素瘤具有独特的发病模式。因此,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恶性黑素瘤发病的影响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相较于国内外其他研究资料,重庆地区的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具有其一定的自身特点。进一步对皮肤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进行深入地分析,为掌握和探索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治疗、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3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507-1705.

[2] 高天文, 孙东杰, 李春英, 等. 中国西部两医院1905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分析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6(5):469-472.

[3] 吴昌辉, 魏矿荣, 蔡昌金, 等. 中山市1970-1999年皮肤恶性肿瘤发病动态分析 [J]. 华南预防医学, 2004, 30(5):8-10.

[4] 何勤, 涂平, 马圣清, 等. 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707例统计分析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3, 36(2):109.

[5] 郑博文, 邹勇莉, 何黎, 等. 皮肤恶性肿瘤568例回顾性分析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 23(12):808-818.

[6] 黄远深, 李航, 涂平, 等. 632例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临床分析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0, 43(7):452-454.

[7] Diepgen TL, Mahler V. The epidemiology of skin cancer [J]. Br J Dermatol, 2002, 146( Suppl 61):1-6.

[8] Geller AC,Annas GD. Epidemiology of melanoma and nonmelanoma skin cancer[J]. Semin Oncol Nurs, 2003, 19(1):2-11

[9] Katalinic A, Kunze U, Schäfer T. Epidemiology of cutaneous melanoma and non-melanoma skin cancer in Schleswig-Holstein,Germany: incidence,clinical subtypes,tumour stages and localization (epidemiology of skin cancer) [J]. Br J Dermatol, 2003, 149(6):1200-1206.

[10] Lipozenci J, Juraki-Tonci R, Rados J, et al. Epidemiology of nonmelanoma and melanoma skin cancer in Zagreb, Croatia [J]. Acta Dermatovenerol Croat, 2008,16(4):193-203.

[11] 刘毅, 张诚, 张鲜英, 等. 皮肤恶性肿瘤97例临床分析 [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2, 7(6):427-429.

[12] 王景权, 陈茜, 王亚萍, 等. 75例皮肤肿瘤临床分析 [J]. 皮肤病与性病, 2004, 26(2):6-7.

[13] Pérez-Suárez B, Guerra-Tapia A.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spanish skin cancer patients [J]. Actas Dermosifiliogr, 2008, 99(2):119-126.

[14] Kato T, Suetake T, Sugiyama Y, et al. Epidemiology and prognosis of subungual melanoma in 34 Japanese patients [J]. Br J Dermatol, 1996, 134(3):383-387.

[15] Stang A, Stabenow R, Eisinger B, et al. Site- and gender-specific time trend analyses of the incidence of skin melanomas in the former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 including 19351 cases [J]. Eur J Cancer, 2003, 39(11):1610-1618.

[16] Stang A, Valiukeviciene S, Aleknaviciene B, et al. Time trends of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relative survival of invasive skin melanoma in Lithuania [J]. Eur J Cancer, 2006, 42(5):660-667.

猜你喜欢

黑素瘤鳞状基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儿童黑素瘤诊断进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黑素瘤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淋巴结观察的最终对照研究报告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鉴定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