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2013-07-19刘云朝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竞技

刘云朝,黄 诚

现阶段高尔夫运动与足球、网球并称为世界三大运动而风靡全球,足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魅力。然而,高尔夫在中国却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运动,褒贬不一。有人说它是一项阳光、健康、注重礼仪的绅士运动,也有人将其妖魔化,认为它是“腐败的温床”、“贵族的运动”和“有钱人的游戏”。存在争议也许并不是一件沮丧的事情,因为矛盾的产生不可调和,解决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动力,从现代高尔夫运动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可见一斑。但随着高尔夫运动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它将成为推动中国高尔夫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新的力量。笔者认为,搁置争议,认真分析现阶段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特点,把握“入奥”后的发展趋势,才是实现中国高尔夫运动快速、健康发展的真正目的。

1 中国现代高尔夫运动的历史回眸

1984年,中国大陆首家高尔夫球会——广东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成立,标志着现代高尔夫运动真正意义上进入中国。27年来,中国高尔夫运动蓬勃发展,高尔夫球场日益增多,高尔夫消费人数也急剧上升,然而在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中国高尔夫从争议中一路走来,可谓步履艰难。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国内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但是,由于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不高,对该运动也缺乏足够的了解,中国内地打高尔夫球的人并不多。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高尔夫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高尔夫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据不完全统计,在1990年至2003年间,全国各地兴建高尔夫球场,数量估计超过200个。到2010年,我国营业中的高尔夫设施总数为395家,折合约490个18洞高尔夫球场,仅2010年就新开了56家高尔夫设施(2010年《朝向白皮书——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这些球场的审批和建设,不排除某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高尔夫的短期效益,搞“形象工程”和“绩效工程”。在高尔夫球场建设用地的审批和监管中出现缺位,滥用国家耕地、林地,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现象造成了十分不良的社会影响,高尔夫也为此在国内引来了一片骂声,中国高尔夫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自1992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以及一些地方政府连续出台了各种政策,以整治高尔夫球场建设的乱象,规范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所使用的词汇都是“严禁、限制、遏制、禁止”等。从这一系列政府及相关部门颁布的文件可以看出(见表1),国家希望看到的是规范的、理性的、健康的、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高尔夫运动,而不是杂乱的、盲目的、病态的、给社会发展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高尔夫运动。这是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

表1 关于整治和规范高尔夫球场及产业的相关政策(部分)

2 现阶段我国高尔夫运动发展的特点

2.1 大众化程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

高尔夫运动在我国一直被冠以“贵族运动”、“有钱人的游戏”等名号,这是对高尔夫运动参与门槛过高的一种直接表白,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大众化程度低,普及率不高的现实。相对于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运动项目在人们日常生活的随处可见和从事这些运动的体育人口数量庞大,高尔夫运动则显得有些冷清。高尔夫运动是一项与社会、经济、文化程度关联度较高的运动。在美国,高尔夫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户外活动之一,下场或者在练习场打球的民众占全国人口比率达到了近13%,而在我国则不到1%。现阶段,中国高尔夫运动与媒体的互动不是很充分,国内电视媒体、报纸等主流媒体对高尔夫运动更多的是一些负面的报道和宣传,致使广大民众对高尔夫运动缺乏了解,“贵族化”的消费也使高尔夫运动在普通百姓的眼中显得陌生和神秘,使得这项运动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小众”运动,曲高而和寡。中国高尔夫运动大众化程度不高还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高尔夫球场分布的“东密西疏”。《朝向白皮书》调查显示,广东、北京地区的高尔夫球场数量总共167家,占了全国总量的1/3,而四川、新疆、贵州等中西部地区的高尔夫球场总和不过13家。相比之下这两地人均拥有球场数就更为悬殊:北京每28万人拥有一个高尔夫球场,广东每107.5万人拥有一个高尔夫球场,而四川则是每2 225万人拥有一个高尔夫球场[2]。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东热西冷,这也是高尔夫运动在大众化进程中又一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尔夫运动的职业化水平。

2.2 竞技水平低,缺乏后备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实践证明,一项运动的职业化水平与该运动所具有的群众基础是密切相关的。如美国的NBA篮球、巴西的足球和中国的乒乓球、羽毛球,这些项目能在各自的国家蓬勃发展和长期居于世界体坛强林之列,与这些运动所具有的广大群众基础是分不开的。中国职业高尔夫运动员和球手一直没有在竞技水平的提高上给国人带来惊喜,作为高尔夫职业选手中的领军人物的梁文冲也仅位列世界排行榜的247位,中国高尔夫的竞技水平可见一斑,与美国、英格兰等欧美国家的球手实力悬殊,相距甚远。

然而,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高尔夫球运动水平在低水平的层次徘徊不前呢?笔者认为,高尔夫运动的基础薄弱和文化缺失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球员长期以来一直单打独斗,缺乏资金支持、缺乏在系统的高水平赛事中进行磨练。此外,导致中国高尔夫竞技水平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后备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纵观国际各大高尔夫赛事(见表2),美国为什么能够长期占据霸主的地位?笔者认为,与美国完备的高尔夫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比如在美国,青少年和大学职业联赛、顶级巡回赛等系统的培养体系保证了美国高尔夫人才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表2 高尔夫2011年年终世界排名榜部分球员排名

在我国,很少有专门的高尔夫运动学校,也没有像美国那样完备的培养体系,更没有“举国体制”的制度保障。我国职业高尔夫球手的成长模式基本上是俱乐部模式:挂靠在球会下,平时在球场教球,球场则供其免费练球。这就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随着民间高尔夫球持续升温,球场就会变为一种稀缺资源,球手必然会因为长时间的教球而不得不缩短练球的时间,球场生意越好,球员练球的时间和空间就越少。这种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和随意性的人才成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球手竞技水平的提高。虽然近年来诞生了吴阿顺、吴伟煌、苏东、胡牧等新生代球手,但基本上还是处于“一人撑大旗”的局面,没有形成强大的后备力量,整体水平不高,难以跻身于世间一流球手的行列。职业球手的生存状态和青少年球手的培养机制仍需要引起业界关注以及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

2.3 中国高尔夫应尽快与世界接轨

高尔夫赛事对传播、推动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以及提高高尔夫运动的竞技水平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1995年,VOLVO赛事管理公司首次将国际职业高尔夫赛事引入中国,举办了VOLVO中国巡回赛和VOLVO中国公开赛,标志着中国职业高尔夫赛事迈出了第一步。近年来,中国的高尔夫赛事发展到了一个高潮期,各类赛事日益增多,如职业巡回赛和业余巡回赛,以及名目繁多的专业性业余赛事、民间商业赛事、青少年赛事和业余教练员赛事等,并加大了对国内这些赛事的监督管理,赛事总量逐年提升,赛事体系已基本搭建。据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正式对外公布2011年中高协举办的赛事计划,2011年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拟举办赛事109场(2008年为78场,2009年为81场,2010年为90场),赛事涵括了上述的各类赛事(除民间商业赛事),时间贯穿全年,其中最高奖金达到700万美金,最低奖金也有13.6万元人民币(见表3)。但是,有多少中国球手从中受惠?受惠多少?有多少资金投放到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培养上?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另外,在高尔夫赛事繁荣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的另一个问题——赛事的运作水平和承办水准难与世界接轨。中国的高球赛事以前一直由世界体育集团组织运作,虽然近年来中体经纪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朝向集团也加入到高尔夫赛事的运作中,但是中国高尔夫球专业人才不多,特别是赛事管理与运作方面的“本土”人才匮乏,很多人不熟悉高尔夫球赛事的运作流程,大多数都是以直接收益为运作的出发点,加上国内赛事服务机构大多在低端徘徊,很难举办具有世界水准的赛事[3]。

表3 2011年中国高尔夫赛事安排

3 入奥后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趋势

3.1 中国高尔夫迎来主流发展的上升通道

从第一家高尔夫球会成立(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到现在,现代高尔夫进入中国不过短短27年的时间,中国高尔夫运动在很多方面还显得十分稚嫩。但是,在社会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喊打声中,高尔夫业内却有着不同的思考。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在一系列的整治风暴中,焦点集中在高尔夫球场建设的违规用地上,而非针对高尔夫运动本身,可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整治不规范的因素恰恰是为了让高尔夫更健康、更规范、更持续地发展,因此,政府着手进行整治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在中国的很多事情必须政府重视才能有机会发展,才能真正走向规范化发展的道路,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种潜在逻辑。从另一个侧面进行分析,政府对高尔夫球场建设进行整治展示的正是中国高尔夫市场的需求持续扩大。特别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地对高尔夫限制政策有所松动。为了刺激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位,许多地方政府都有建设高尔夫球场的动机。但因国务院各部委明令禁止,各地政府不得不放缓球场建设步伐。而金融危机过后,保增长成为中央政府的首要任务,使得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在高尔夫球场项目建设博弈中的筹码增加,各地政府近期对利用山地、沼泽等建设球场采用了默许甚至鼓励的方式。”[4]加上高尔夫入奥后我国政府的种种行为,如在2007年中国高尔夫国家队宣告成立;由政府牵头而举办的高尔夫赛事日益增多,奖金也水涨船高等等,都显示了政府层面对这个项目的未雨绸缪和良苦用心。也许我国高尔夫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政府重视,加强对该项目的宏观调控和加大监管的力度,并在有关方面据此出台规范政策,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高尔夫运动将迎来主流发展的上升通道。

3.2 举国体制下竞技高尔夫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体育的优势在于举国体制,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项目得以称雄世界体坛便得益于此。因此,当高尔夫与金牌建立了联系时候,正是这项运动加快发展的起点,高尔夫“入奥”无疑为建立这样的联系提供了现实的基础。“高尔夫运动重新成为奥运会项目,开启了世界竞技高尔夫发展的新纪元,面对这一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中国竞技高尔夫的发展做出相应应对势在必然。”[5]在亚巡赛执行主席奇拉汉看来,高尔夫入奥给亚洲选手提供了更广阔的机会:“由于本地区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以及亚洲强大的经济实力,我们相信这个决定会极大地推动高尔夫运动,最终会产生大量的亚洲高尔夫冠军,他们最终会代表自己的国家和亚洲在奥运会上争夺金牌。”[6]在“举国体制”、“金牌战略”的引领下,中国必将在人力、物力、财力给予高尔夫项目更多的支持,如在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加紧练兵,以提高我国竞技高尔夫的水平。同时,加快青少年竞技高尔夫后备人才的培养,如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成立了汇丰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计划委员会,并在每年定期举办的各类青少年高尔夫比赛,以提高青少年高尔夫选手的竞技水平,为我国竞技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不断提供后备人才。当然,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经历一个长期、系统和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把握竞技高尔夫发展的重点与难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与青少年高尔夫后备人才储备等诸多问题。

3.3 高尔夫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完美对接

高尔夫运动在我国发展的27年时间里,高尔夫文化已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交融。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更是文化交流的盛会。入奥后,高尔夫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从两者的共性来看,实现完美的对接成为了一种可能。但并非所有文化都可以自然对接,它们必然要有一个相同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高尔夫文化有着共同的思想根源:即倡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了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探索。无论是儒家“天人合一”、“知天乐命”、“克己复礼”、“仁义礼智信”,还是道家的“修之以身,其德乃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健康生活的诠释都不仅仅在于简单的饮食和锻炼,而更注重修身养性,内外兼得。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用这样的方式不断修身养性,完善自我。而源自西方的高尔夫文化,也恰好迎合这种内外兼得的特性,如修身养性、讲求诚信、注重礼仪、公平竞争等多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立足传统、面向世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尔夫运动中,形成两种文化内涵精神的相互结合、充盈,融中西方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体化的文化结合,应该是我们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高尔夫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4 结语

高尔夫运动重返奥运会,说明高尔夫运动正在朝着大众化发展。如何抓住“入奥”这一契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尔夫发展之路是一项重大的课题,也需要长期中国选手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中国高尔夫运动存在许多问题。要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调整发展的思路和方式,使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表现在球场和高尔夫人口的增多等量的层面,更要体现在高尔夫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和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球场不文明现象不断减少等质的层面。

[1]连佑群,张洪武.中国、新西兰高尔夫球运动发展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2):34.

[2]徐寒池.不对称的高尔夫[EB/OL].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6/1OMDAwMDIzODM1OA.html,2011-5-16.

[3]李勇勤.中国高尔夫职业巡回赛动态解析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选择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6):115.

[4]何莽,许陈生.国际金融危机对中美高尔夫运动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0,17(1):36.

[5]辜德宏.跨越式发展:中国竞技高尔夫的时代使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3):106.

[6]整治高尔夫球场背后有“潜规则”发展无法阻止[EB/OL].http://sports.sohu.com/20111008/n321500190.shtml,2011-10-08.

猜你喜欢

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竞技精神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高尔夫球场遇险
中国高尔夫球场全名单
里约奥运高尔夫球场遭水豚啃食
花与竞技少女
高尔夫
同台竞技
休闲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