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

2013-07-18陈孝兵

当代经济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制度设计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

陈孝兵

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纳入“生态文明”的视域,并且上升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这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共继往开来的理论自觉。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制度设计;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2-004-07

一、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指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发展战略高度上,我们党对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从来都不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选择,必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的辉煌。

1.生态文明是国家意志诉求的价值目标

“生态”一词来自“生态学”(Ecology),其中的“Eco”来自希腊文,意为“住所”,这个词是德国科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在其《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先提出的。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惯。当前,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在改变我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也产生了诸多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工业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已经达到了地球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临界点,飓风、海啸、泥石流、荒漠化、臭氧层损坏、气候变暖、冰川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正在警醒我们:人类繁衍生息的地球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支撑这种工业文明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彻底走向自然的反面、超越生态文明这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不能漠视自然的力量,传统的“以生活水平表示的国家财富,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创造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然环境连同自然资源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影响很大。自然提供的发展潜力决定人们的活动方式和可获得的人力及非人力资源的使用方式。”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21世纪议程》文件,与会各国政府一致认为,人类必须深刻认识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主动调整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这是国家意志诉求的价值目标,是我们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性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同样严峻的生态问题,工业污染、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进一步威胁着国家生态安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就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当时还隐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并没有凸显出来。这个“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受到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方面的内容。党的十七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向全党提出新要求,从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特别强调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新境界。

2.建设生态文明是顶层制度设计的一大亮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在理论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可以廓清人们思想上的迷雾,使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进而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看,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其生存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当前,最具普遍意义的是学术界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所进行的阐述。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各级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决不能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是维系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的最大亮点,为我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

3.建设生态文明拓展了“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既蕴涵着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逻辑因子,也包含着国际社会“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合理内容;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理念,摒弃了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倡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必然选择,拓展了“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当然,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人不是独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重要。“为了完整地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总和所表现的人就其本质而言的社会性的经济属性,仅仅把单个个体视为形成社会需要和目标的出发点,是远远不够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莫衷一是的话题,有人主张“道法自然”,有人主张“天人合一”,也有人认为“人定胜天”。近代西方尤其是16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自然观,强调人只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是,新兴的生态中心论者则认为,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的重点和伦理价值的范畴从生命的个体扩展到自然界的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社会主义者也要求人们按自然规律办事,反对把人同大自然的关系变成一种单纯的索取关系。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更早的时候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过思考,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佐证,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它的社会价值。

从实践层面来看,一方面,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持续的高投人、高能耗、高污染问题,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日益恶化成为抑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建设生态文明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全国有荒漠化土地面积39.54亿亩,影响到4亿人口的生产生活;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不少城市人口基本生活用水难以得到保证;全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每年都有近4亿亩农田受到不同灾害的影响,生态问题确实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本身也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求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新的发展理念丰富了“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与资本和技术为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不同,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为主导力量的发展模式要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考虑人与自然环境的匹配,要求在保持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求在统筹考虑“社会一经济一自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确立发展目标、规划发展布局。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有效控制污染物的乱排乱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净化人类生存空间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检验

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创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模式和新生活方式,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现实意蕴在于,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这种“生态主导”的发展模式同以“以人为本”为精髓的科学发展观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1.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及其影响都不是静止的、孤立的,有的在当下就会直接威胁人类的生态安全,破坏有序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的会潜移默化,恶化自然环境,颠覆我们子孙后代稳定的生态秩序。在这个意义上说,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马克思主义认为,一方面,人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人在何时何地都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毁坏自然就是毁坏人类自身。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现形式。在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

我们知道,在很大程度上,发达工业国家以牺牲生态文明、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了经济增长,它们走向现代化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其经济现代化程度似乎应当与环境恶化程度成正比。但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一些发达工业国家的生态状况尽管也不容乐观,但总的来看,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要比发展中国家好得多。生态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但在近代资本主义掠夺型生产方式和浪费型生活方式下却愈演愈烈,这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向世界扩张的结果。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逻辑扩展到全球,从而使个别国家的生态危机演变成了世界性的危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呼吁重视和解决生态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本国短期利益而置他国的环境污染和人民福利于不顾,置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国际公法于不顾,肆意向公海或他国海域大量倾倒污染物,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具有污染性的产业,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据世界生态现代化指数排名,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基本上都名列前茅,而发展中国家大都排在它们之后,世界118个国家中中国排第100位。2001年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等40个指标与发达工业国家的差距超过5倍,工业能耗密度和农村卫生设施普及率等26个指标与发达工业国家水平的差距超过了2倍,城市废物处理率等40个指标与发达工业国家水平的差距接近2倍。目前中国与主要发达工业国家的最大相对差距,自然资源消耗占GNI比例等3个指标超过50倍,工业废物密度等4个指标超过10倍,农业化肥密度等11个指标超过2倍。具体说来,2003年中国自然资源消耗占GNI比例,大约是日本、法国和韩国的100倍之多,是德国、意大利和瑞典的30倍之多;2002年中国工业废气物密度大约是德国的20倍,是意大利、韩国、英国和日本的10倍多;2002年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大约是法国、加拿大和瑞典的7倍多,是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4倍多。其根源就在于发达工业国家在实施现代化过程中,把原本应当由自己承担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代价“迁移”、“转嫁”给了发展中国家。可以说,发展中国家没有充分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却承担了现代化的代价,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最直接受害者。以牺牲生态文明、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向自然过度掠夺,从而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发达工业国家,理应承担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更大的责任和义务。2012年12月8日结束的“多哈气候通关”谈判,通过了以欧盟20%减排总量保持不变,成员国波兰全部决定放弃“热空气”持有,但不限制波兰的排放,相当于20%的任务由欧盟其他26个国家完成为基本内容的“一揽子”平衡计划,这样就结束了《京都议定书》(KP)第二期和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LCA)的“双轨”谈判时代,开启了“德班增强平台”之下的“一轨”谈判时代。在这次谈判中,尽管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表示了不满意,包括发达国家的减排力度以及出资规模;发达国家也表示了不满意,其中包括一些关于公约的原则;俄罗斯因为“热空气”的事情“大闹”现场,但COP18“多哈气候通关”还是一次妥协到了底线为保机制的谈判,“因为大家都不愿意看到谈判的崩裂,先保住‘一揽子的成果,就保住多边谈判机制。”“没有了机制,地球肯定输定了,而有了机制,至少还有希望。”由此看来,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善待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实践检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反映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文明建设既追求经济发展,又要求保护生态,强调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都不误,这充分反映了“发展”这个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生态文明建设还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代际公平”、“代内公平”等公平原则,统筹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不仅用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也用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真正落实,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实践检验。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当然也是统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2007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并且用推动科学发展来衡量和检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向全党发出号召,“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现实的基本国情和复杂的国际环境都不允许我们走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吸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施新的“生态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指向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注重资源节约,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不再仅仅是一种指导观念,它将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将成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愿景和宏伟蓝图。

1.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教育活动,需要在全社会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地方党政领导的思想认识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要通过生态意识教育,使其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髓,树立“绿色GDP”观念,进而认识到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一方面,要做好相关企业干部职工的环保教育工作。企业,特别是印染、制革、电镀、炼油、农药、化工等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要对相关企业干部职工进行耐心细致的环境知识和生态保护教育,使其树立“生产、基建、环保”三同步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要做好社会大众的环保教育工作。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充分揭示奢侈性、浪费性观念的危害性,大力宣扬生态消费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摒弃那些过分讲求豪华的“高档消费”、随意铺张浪费的“攀比消费”、片面追求方便的“一次性消费”等消费陋习,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生态消费观念,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增强生态文明忧患意识和生态文明责任意识,使其自觉规范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创造良好优美的社会生态环境。

2。转变消费观念,实施“生态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资本这个“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物质财富和社会繁荣的事实是有目共睹的。但在资本的背后,工业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负面影响也与日俱增。我们相信,在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面前,资本的逻辑是没有限度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摧毁一切界限的力量,但“资本王国”只有在它自身的界限内是自由的,资本的发展最终将受到自身的限制,并且,实际上它也在不断创造打破自身限制的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值,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反过来,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不断扩大的手段。”资本的限度就是使获取利润成为生产的动机与目的,资本有了这样一个限度,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所要实施的现代化不是传统的现代化,不是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基础上的现代化,而是“生态主导”的现代化。我们在想方设法利用资本的同时,不能完全拜倒在资本的脚下,在利用资本的同时还应限制资本,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生态账。我们虽然不能改变资本的本性,但可以采取种种限制措施,例如,对资本运行进行伦理约束,使资本对自然界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3.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基础

从道德的视角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社会道德建设和个体道德操守的有机统一,是道德建设的崭新领域和具体实施。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为道德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道德建设的顺利展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们的活动过程,需要从不同层面以各种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人们对他自己的幸福、对他的家庭、朋友和国家的幸福的关心,被指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但是,这却是一个更适合于他那绵薄之力、也更适合于他那狭小的理解了的范围。”在社会生态规约体系建构的过程中,既要根据刚性规范和柔性规范的不同特点,采取宽猛相济、刚柔并举的方式,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方位的制约监督,又要看到人们的认识觉悟水平及实践能力的差异,注意规约体系的层次性,把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同时,还要使各种规约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发挥出规约机制的合力作用。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解决主体道德素质提升的问题,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道德主体需要明确自身的道德责任,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义务。对社会主体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要从总体上对之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方法,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大城市之所以有吸引人口的能力,部分原因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大城市生活的环境中找到他最舒适的角落和施展自己抱负的天地。总之,每个人都会在城市环境中找到一个最适合的道德气候,使自己的欲求得到满足。”生态文明建设是由一定主体担当的,事关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利益的实现,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参加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规定,而且也需要在这种活动中使自己不断由自发到自觉,从而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

4.从解决好生态产品的供给问题入手,为“美丽中国”划定“底线”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在提供物质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提高,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在减弱。过去我们定义产品,都是从生产角度定义。把树砍了,是一种劳动,树变成了产品。但把树砍了以后,树提供清新空气的重要功能损失了,清新空气这种生态产品就没有了。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消费品,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说,重要的不是政府如何建立,而是政府应履行什么职责。无论政府如何建立,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特定的工作,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放松对经济生活的控制。这些为人们熟知的工作是:公共安全,意味着保护人民生活和财产的安全,包括产权的界定;保持币值稳定;根据人民的利益处理好外部关系;提供最基本的教育、公共卫生保健和交通;帮助那些不能自立和不被别人帮助的人。一个国家的经济控制局限于这些功能,才可能最有效地促进个人的自由和经济福利。”“我们——全体男女老幼——必须重新调整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必须学会用人类生存的标准来衡量每天的新闻。必须从造成世界现状的水和土壤,草和森林来理解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历史。”大家知道,“美丽中国”不是一句生动的口号,而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实在在的行动;它当然需要依靠我们的生态自觉行动来划定“底线”,更需要依靠政府的制度建设来打好“底色”。我们有理由相信,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一系列重大制度创新与安排,将会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制度设计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关于我国开征环保税相关问题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