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好人,社会的恶仍然跟你有关
2013-07-18山鸡哥
山鸡哥
“平庸的恶”有可能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比如:对恶事恶行沉默,对他人的苦难和求援冷漠,对孩子不是爱的教育而是精神暴力。
大多数时候,引发我们对社会风气失望的人,并不是十恶不赦的歹徒。
人性中的善与恶,以不同程度和不同形态对立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令他成为双面人。大量双面人的存在,大量恶的现象,令人齿寒心冷,即便大量慈善义举和正能量一时也难以冲淡。
当侵权之事层出不穷,公众很容易将中国视为道德不举的特区;而且,凡事只要“你看看人家美国”、“你看看人家德国”、“你看看人家日本”,中国就“迅速”在对比之下沦为必败之地。
但这里存在着误解。中国公众目前对社会风气层面的误解有三:一、社会风气不可能变好;二、中国和中国人是世界各国中特别坏的例子;三、我是好人,社会的恶跟我无关。
社会风气不可能变好?
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美国人,在上海《字林西报》谈中国人,后于1890年在上海结集出版,这就是明恩溥的《中国人的气质》。他在引言中说明:“这不是一幅中华民族的肖像画,而更像是用炭笔勾勒出的一张素描,只描绘出了观察者所窥见的中华民族的某些特征。”他同时说明:“中国人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诸多美德,每一种都理应获得由衷的赞誉。但与此同时,也有这样一个危险,即先入为主地高估中国人的道德水准。盲目的赞美与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难同样有害。”
1892年再版时,书的第一章至第二十六章依次为:面子、节俭、勤劳、礼节、漠视时间、漠视精确、误解的才能、拐弯抹角的才能、灵活的固执、智力混沌、神经麻木、轻视外国人、缺乏公共精神、保守、漠视舒适和便利、生命力、忍耐和坚韧、知足常乐、孝顺、仁慈、缺乏同情心、社会台风(怒气及骂人方式)、相互负责和遵纪守法、互相猜疑、缺乏诚信、多神论和泛神论及无神论。
在书里,中国人性格的优点和缺点共存。一百多年后,中国公众能很清楚地看出哪些气质已改变。
简单否定社会风气是容易的,简单否定一代人也是容易的,但简单否定一代代人上百年的努力并不容易。你能举出多少个负面例子,社会就存在多少个正面例子。公民的维权,舆论的监督,民间的慈善,企业的融入世界,数亿人的学习,对政策顺应民意的吁求,只会令社会风气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坏。
我是好人,社会的恶跟我无关?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可不知汉娜·阿伦特1962年写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党卫队中校阿道夫·艾希曼是犹太种族大清洗的前线指挥官,受命执行了令580万犹太人丧生的“最终方案”。作为战犯在1961年的耶路撒冷被告席上,他说他只是奉命行事,“我本人对犹太人并没有仇恨”。——阿伦特从他身上看出了“平庸的恶”:以对权威的服从和判断,代替了自己独立思想和判断的能力,无法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本质和意义。
《悲惨世界》中持之以恒追缉冉·阿让的警官沙威,也是“平庸的恶”的典型。他完全了解冉·阿让为了救济外甥而偷了一条面包的犯罪事实,他完全知道冉·阿让是“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社会的牺牲品,他完全知道冉·阿让付出了19年的牢狱和苦役代价,他完全知道作为市长的冉·阿让造福百姓深孚众望,他完全知道冉·阿让在品行上强过众多名流绅士,他完全知道冉·阿让做过的好事比他都多得多——但因为冉·阿让违反了假释规定,他誓将冉·阿让抓回监狱。
沙威绝对算是个忠于职守的公务员,他对法律负责,他的职责是保卫社会,极有原则。但他不对社会的堕落负责,也不对真正的罪恶和真正的善良负责。他只对法律条文负责。他成了法律的奴隶和真正的未得到惩罚的恶的帮凶。
雨果写道:“难道世上除了审判厅、执行判决、警署和权威之外,还有其他东西吗?沙威因而烦闷苦恼。”“他被迫承认善良是存在的。这个苦役犯是善良的。而他自己,也真是闻所未闻,也行了善。因此他已堕落了。他觉得自己懦弱,他厌恶自己。”
过不了自己这一关的警官沙威,投河自杀了。无数个照章办事不愿自辨善恶的公务员,还继续活在世上传播着“平庸的恶”。汉娜·阿伦特认为“平庸的恶”有机会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问题只在于每个人是否有勇气重拾理性面对内心,而不被命令、职责、口号和各种主义所左右。
即便你是好人,社会的恶仍然跟你有关。除了可能拥有“平庸的恶”,你是否随大流去行公众眼里属于灰色地带的那些恶(如找关系走后门),你是否对恶行恶事保持沉默,你是否对他人的苦难和求援漠然处之,你是否嫌贫爱富以钱衡量成功以成功衡量人,你对你的孩子实行的是爱的教育还是精神暴力……对社会风气而言,善非一日之功,恶也非一日之寒,众人的小善积成大善,众人的小恶积成大恶。
当然,单纯靠个人的道德自洁机制来惩恶扬善,离开制度建设与社会舆论,就如梦幻泡影,永不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