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忘记
2013-07-17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是革命导师列宁的著名论断,它就像扎了根一样印刻在我们脑海中,也在灵魂深处打下了烙印。近日,忽然从一个在校大学生的聊天中听到一句话:“忘记过去,其实也意味着成功。一个人究竟能不能在今后的事业和生活中有所创造,有所突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真正能身心轻松地向前看,而不是掉头往回看。”听之,越仔细琢磨他的话感觉越有道理。
的确,一个人如果总是把心灵禁闭在回忆中,以依依温情反复抚摸、回味过去的硕果与荣耀,这不仅标志着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未老先衰,也等于患上了最严重的自我精神淫恋症。
居里夫人闻名天下,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但她却毫不在意。她的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看见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惊讶地说:“夫人呀,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您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将一事无成。”居里夫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她能够把一切荣誉划归为零。从零开始,就是从新的起点出发。忘记过去的光荣,不断降低自己的人生起点,对青年人和中年人来讲无疑是获得重新攀登高峰的良好开端,而对老年人来说则是保持良好心态、安度晚年的基础条件。
同样,一个人如果总是慎微拘谨于过去的失败、旧日的痛苦或仇恨,在失败和痛苦、仇恨的路口徘徊,就好比自己在双肩上压个大包袱,前面该走的路越长,就越会被压得抬不起头,迈不开步。因为它们就像蛀虫,啃噬着我们的心灵;它们就像乌云,遮蔽着心灵的太阳;它们就像沉重的行囊,减慢我们前进的脚步。
1994年,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被评为全国“10大改革风云人物”,走到了他人生的巅峰。褚时健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他领导的企业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数以千亿计,成为中国烟草大王、地方财政支柱。但是企业家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葬送了他的政治和职业生命。1997年,褚时健带着将破落的地方小厂打造成亚洲第一烟草企业的荣耀,和被判无期徒刑的身份,黯然离开掌握18年的“红塔山”。1999年1月9日,他被处以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女儿在狱中自杀身死,自己又身陷囹圄,这对于70多岁的老人来说,是他一生中摔得最痛、跌得最惨的一跤。许多人既为他惋惜,也认为他这辈子完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位老人并没有垮掉,他先是获得减刑,2002年,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按照我们的设想,在老家颐养天年,就是他最好的结局。然而又一次出人意料,他承包了2000亩荒山,开种果园,这一年他75岁。橙子挂果要6年,6年间,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了挂满果实的果园。现在已经85岁高龄的老人在2002年保外就医之后,从75岁开始新一轮创业,种出品质极高的橙子,成为“褚橙”,受到市场欢迎,褚时健也因此成为亿万富翁。
犹太王大卫说:“一切都会过去。”的确,只有忘记曾经的阴霾,才会迎来新的艳阳天。韩信将胯下之辱置之脑后,不被曾经的耻辱压倒,终于得以大展宏图,助刘邦完成千秋霸业;司马迁忘却了宫刑带来的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终于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75岁的褚时健忘却了罪犯的身份,在跌倒后又一次创造了财经神话,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忘记是一种美丽,放弃是一种境界。
学会忘记,不耿耿于以往的挫折,不迷恋过去的灿烂,面对现实,知老,服老,认老,不惧老!放弃了,忘记了,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摘自江苏美术出版社《女性,诗意地生活》 作者:闫婕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