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气越热,越要吃热性的东西

2013-07-17

现代阅读 2013年7期
关键词:重病寒性热性

徐文兵,著名中医专家,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为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御源堂、平心堂中医门诊专家。多次受邀在北京电视台讲授健康知识,著有《字里藏医》等。

梁冬,节目主持人,太安健康传媒、正安医馆、太安生命资产管理学院创始人。

梁冬:夏天的饮食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徐文兵:在春天,如果是健康人,可以稍微吃一点发散的、辛散的东西。但现在很多人都习惯加班熬夜,点灯熬油,人为地增加了日光的照射时间,所以大家都是发散太过而收敛太少。所以,你在春天还吃辛辣、发散的东西,那就错了,你可以煮点乌梅汤,稍微收敛一下,这是对病人而言!

在夏天,如果你“无厌于日”,那会出很多汗,流失掉很多盐分。怎么办?多喝汤、喝热水,另外,加点盐,这样可以补充自己体内的盐分。在夏天,人体内的阳气和能量是往体表走的,是要出汗的。这时,身体的哪一块儿是凉的呢?

梁冬:反而是肚子。

徐文兵:我老家有句俗话说得好,睡觉的时候,冬天要盖后背,夏天要盖肚子。在夏天,你摸摸你的肚子,是凉的,而且人的胃口也不好。所以,夏天我们叫疰夏或是苦夏,这是身体自然的一个表现。越到这个时候,你就越要吃热性的东西。我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为什么要吃姜?为了温暖肠胃。可是夏天,我们不光吃冷饮,还吃海鲜,很多人闹肚子,上吐下泻的,就是吃多了海鲜闹的。

梁冬:在中医里面,海鲜应该属寒凉之物。

徐文兵:水里的东西都是寒性的,所以在夏天,寒性的东西吃多了,人就容易闹肚子。当然,你上吐下泻地拉出去了,还不错。如果没拉出去,就相当于把阴寒的东西吸收进体内了,就为往后出现荨麻疹等一系列(过敏性)疾病埋下了祸根。

梁冬:如果你实在喜欢吃海鲜的话,一定要加些热性的配料,比如说紫苏叶、芥末、生姜、黄酒等去平衡它的寒性,或者是炭烤着吃。

徐文兵:我们吃海鲜的时候,都是喝热的黄酒,不像现在的人,都流行吃海鲜喝凉啤酒,很多人得痛风就是这原因。这也是人在夏天“做”下的疾病之一。

梁冬:最后总结一下,夏天由于阳气外泄,肚子里反而会比较寒,如果要喝水,也要尽量喝点热水。

徐文兵:我们经常说“养生之道”。什么是养生之道?春天要生,夏天要长,让万事万物拔节儿,使它“华英成秀”,让它热烈地“秀”出来,而不是被“冰镇”住,要是不这样做的话——“逆之,则伤心”,结果是“冬至重病”。病根是你在夏天种下的,但因为这个时候天气还比较热,疾病还没有表现出来。到了冬至那天,阴气最重,阳气最弱,你就可能会发一场重病,事实上很多人都死在冬至那一天。

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马季先生,他经过很多磨难、坎坷,本身就有心脏病,很多人还拿他之前的事儿老去诟病他。马先生自己也说心情一直都不是很舒畅,结果他就在冬至那一天的凌晨不幸离世,而且死在卫生间里。

梁冬:卫生间是屋子里阴气最重的地方。

徐文兵:阴寒之气、污浊之气最重的时候,马季先生突然心脏病发作了。夏天种下的“种子”到冬至那天发起来了,所以《黄帝内经》说“冬至重病”。

节不好过,节过不好,就成了劫难的“劫”。所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8个节气转换的时候,提前吃药,即中医里说的“上工治未病”。

(摘自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黄帝内经·四气调神》 作者:徐文兵 等)

猜你喜欢

重病寒性热性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遇见
寒性体质者试试艾叶坐垫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
重病
如何区分食物的五性
热性惊厥首次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
中国大学的五种“重病”
咪达唑仑滴鼻治疗热性惊厥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