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缘——罗瑞卿与郝治平
2013-07-17
罗瑞卿(1906~1978年),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郝治平生于河南省临漳县一个富裕的乡绅家庭,是家中的长女。父亲看她聪明伶俐,就从小送她念书。郝治平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后来考上了开封女子第一师范学校。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刚刚在师范学校读书半年的郝治平决定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斗争。
1938年2月,郝治平来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由于她学习努力,要求上进,进校不到两个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此时的罗瑞卿已经是抗大副校长了,郝治平经常听他在大会上讲话,罗瑞卿出众的口才和演讲的鼓动性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罗瑞卿平易近人,休息时常到各队走走,到女生队还时常开玩笑,女生队不少学员都愿意与罗瑞卿聊天,觉得这位首长没有架子。
不过,此时的罗瑞卿是抗大副校长,郝治平只是一个普通学员,中间隔着很大的距离。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期间,郝治平参加了抗大演出队的慰问演出,表演工农舞,郝治平和几个女同学女扮男装演工人。平常讲话都是罗瑞卿在台上,郝治平和学员们在台下。而如今郝治平在台上翩翩起舞,精彩的表演令罗瑞卿和其他领导拍手叫好,罗瑞卿开始注意到容貌美丽、多才多艺的郝治平。
1939年7月,郝治平在抗大第四期毕业后,留校担任第二大队的技术书记,后来任第六期女生队副指导员。此时,罗瑞卿按中央指示率抗大总校和陕北公学等单位离开延安向敌后挺进。
当抗大转移到延长县后,郝治平一天在路上同罗瑞卿迎面相遇。郝治平向罗瑞卿敬了一个礼便走开了。罗瑞卿似乎想起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位美丽大方的姑娘,于是停下脚步,把郝治平叫住,问她是哪一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郝治平礼貌地回答后又走开了。后来他俩结婚后说起此事,罗瑞卿对郝治平说:“那个时候你好高傲啊!”郝治平说:“你是副校长,我是一个基层干部,我们以前又不熟悉,难道还要我主动同你拉呱不成?”说完两人都大笑。
1940年6月,罗瑞卿调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离开时,女生队好几个人哭了,郝治平心里也不好受,但她没流泪。老领导要离开了,得送一个礼物!大家一商议,就找来了两块布头,合作绣了一对枕套送给罗瑞卿。郝治平也参加了,但此时的她没有想到,自己不到一年就成为这对枕套的主人。
罗瑞卿走后,继续留在抗大总部的郝治平参加了10月的反“扫荡”斗争。这年年底,郝治平从抗大调往中共北方局党校学习,改名为赤茜。她所在的党校与罗瑞卿的驻地离得不远。在党校学习期间,郝治平接到过各式各样的情书。有知识分子写的诗,有工农干部约会的便条。对于这些,她都没有理会。然而,有一天收到的一封信却引起了她的好奇。信开头称“紫萍”,这时她已改名为赤茜。她很纳闷这是谁用谐音叫我原来的名字呢?”再看落款是“洛水清”。
郝治平想了半天,突然明白了:“洛水清”,不就是罗瑞卿的谐音吗?这封信与别人的情书不一样,里面没有一句亲密的词句,而是海阔天空地谈对时局的分析、对党史学习的理解等。信中约郝治平在村口约会。郝治平本来就对罗瑞卿怀有极大的好感,于是如约而至。
从此,黄昏时的河边、树林中,常常能够见到他们俩散步的身影。罗瑞卿向她讲述自己的感情和婚姻经历:在四川家乡父母包办婚姻,生有一个女儿,后来女儿来到延安,老家的妻子另嫁他人。在延安他也曾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一次因性格不合离婚,留下了一个男孩;一次因为自己上前线,对方吃不了苦,不辞而别。这两次婚姻对自己打击很大,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想再结婚,直到遇到郝治平。
郝治平深深地被打动,她表示愿意分担他的痛苦,安慰他那受伤的心。两人约定:等郝治平党校毕业就结婚。
1941年4月3日是中央党校毕业典礼的日子,也是党校学员郝治平和罗瑞卿结婚大喜的日子。35岁风华正茂的罗瑞卿娶了19岁年轻貌美的郝治平。
(摘自浙江大学出版社《共和国将军:罗瑞卿》 编著:李成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