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法建交的幕后故事

2013-07-17

现代阅读 2013年7期
关键词:法方公报大使馆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这样一份措辞简洁的公报,引发了一场“外交核爆炸"。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标志着中国加强同西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

1963年8月19日,法国驻瑞士大使馆给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打电话,称法国前总理富尔希望于20日会见中国驻瑞士大使李清泉。李大使当即表示同意。9月12日,富尔夫妇专程来到日内瓦,与李清泉大使夫妇共进午餐。富尔说,他要到中国去,作为戴高乐总统的代表同中国领导人会谈,此次访华实质上是官方性质,但对外只能说是个人旅行,希望中方保密。

10月21日,富尔夫妇抵达中国深圳罗湖口岸,中方给予了高规格接待。富尔访华对外宣布属于“私人性质”,在访华前后还特意访问了柬埔寨和印度。他带来了戴高乐的亲笔信。

富尔到达中国后,先后同周恩来总理、陈毅外长在北京、上海进行了6次实质性会谈。

法方既想同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又想避开主动宣布与台湾断交。实质上是在回避公开承认反对“两个中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戴高乐不愿在建交问题上给人以法国有求于中国的印象。

但对中国来说,台湾问题是原则问题。周总理提出了中国的建交方案:全建交方式,即法国先同台湾断交,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半建交方式,即仿效英国、荷兰,只互派代办;暂缓建交,即先设立民间贸易代表机构,积极探讨建交可能。

在谈判中,台湾问题一度使谈判陷入僵局。考虑到中、法建交有利于打破美国和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的封锁,也有利于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世界事务,对发展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也有着重要意义。中方又拟定新方案,在坚决反对“两个中国”的原则立场的前提下,对建交的具体步骤和“驱蒋”的具体方式采取了变通处理的方针,即不要求法国政府公开申明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不强迫法国主动宣布同台湾断交,而采取中方照会申明、法国默认的方式,以中、法宣布建交的既成事实来促使法国与台湾断交。

10月31日,周恩来提出积极地、有步骤地实现建交的变通方案,即中、法建交三项内部默契:

―、法国政府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不再承认在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政府。

二、法国支持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地位,不再支持所谓的“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三、中法建交后,在台湾撤回其驻在法国的“外交代表”及其机构的情况下,法国也相应地撤回其驻在台湾的外交代表及其机构。

富尔把第一项默契“不再承认在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政府”删去,双方协商后改为“这就自动地包含着这个资格不再属于在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政府”。中方的灵活态度使建交谈判取得重要进展,为实现中、法建交奠定了基础。

富尔的成功访华更加坚定了戴高乐与新中国建交的决心。此后,两国在日内瓦就一些细节问题继续展开谈判,建交事宜基本达成—致。

1963年12月12日,法国外交部派代表来瑞士会见李清泉大使。法方代表说,法国认为,法、中双方都有建交的共同愿望,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外交部很快向驻瑞士大使馆发来了中、法谈判的具体指示:原则问题上要坚定,不能有任何含糊;具体做法可以灵活,争取尽快达成协议。

1964年1月2日下午,法方代表来到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继续与中国政府谈判代表李清泉大使会谈。9日,法方认为法、中双方已经就建交公报达成了协议,提出在1月27日或28日巴黎时间中午12时,在北京、巴黎同时发表“公报”。李大使根据国内指示,指出在北京时间1月27日下午1点半或2点半,双方同时发表“公报”。法方代表说,法国《世界报》每日下午3时出版,希望能及时在该报上宣布建交消息,提出在巴黎时间12时发表“公报”。这样,中法建交协议中的最后一项也敲定了。

(摘自世界知识出版社《大国风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 主编:刘德斌 等 编著:刘守旭 等)(图片 1963年10月,周恩来总理会见来访的法国总统特使、前总理富尔一行,商讨两国建交问题。.jpg)

猜你喜欢

法方公报大使馆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速读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Writing skills praclice:A postcard from Scotland
习近平:中方欢迎法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从公报解读2014
高职高专类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困难原因及对策研究
带你读懂公报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