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探讨

2013-07-16冯守珍

山西建筑 2013年6期
关键词:测设水准轴线

冯守珍

(山西诚正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西阳泉 045008)

0 引言

在施工阶段,测量工作贯穿于全过程,既是施工的基础工作,又是各分项工作的导性工序。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稍有疏忽,可能导致返工,造成经济损失、拖延工期。因此,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文就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1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施工测量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用测量仪器把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计要求测设在施工场地上,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测量控制工作,来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前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过程中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高程控制,以及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控制等。

2 施工控制网

根据测量工作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在标定建筑物位置前,根据勘察设计部门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先在施工场区建立统一的施工控制网,作为建筑物定位放线的依据。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平面控制网常用的有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高程控制网需根据场地大小和工程要求分级建立,常采用水准网。

2.1 建筑基线

2.1.1 适用范围与布设的形状

建筑场地面积较小,平面布置简单,地势较为平坦而狭长的建筑场地。建筑基线在总平面图上设计成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字形、五点“十”字形。

2.1.2 布设要求

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建筑基线主点间应相互通视,边长为90 m~400 m;主点在不受挖土损坏的前提下,尽量靠近主要建筑物;建筑基线的测设精度应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基线点应不少于三点,以便检测校核。

2.1.3 建筑基线测设

1)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建筑基线:一般建筑用地的边界由规划部门在现场标定。标定的边界点连线通常是正交的直线,称为“建筑红线”。建筑基线与建筑红线平行或垂直,故可根据建筑红线用平行推移法测设建筑基线。

2)根据附近已有的测量控制点测设建筑基线:可采用极坐标法。

2.2 建筑方格网

1)适用范围:地形较平坦的大、中型建筑场区。

2)布设原则:主轴线应尽量布置在建筑区中央,与主要建筑线平行,长度应控制整个建筑区。格网点布设成正方形或矩形,纵横格网边应严格垂直。方格网线要与相应的主轴线成正交,网线交点应通视;网格大小视建筑物平面尺寸和分布而定,正方形格网边长一般取90 m~200 m。

2.3 高程控制网

场区水准网一般布设两级,首级网作为整个场区的高程基本控制,一般情况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确定水准点高程,埋设永久标志。加密水准网以首级水准网为基础,可根据不同测设要求按四等或图根水准的要求布设。

3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3.1 建筑物的定位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交点测设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点进行细部放样。

3.2 定位方法

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定位;根据建筑物方格网定位;根据建筑红线定位;根据测量控制点坐标定位。

3.3 建筑物放线

建筑物放线就是根据已定位的外墙轴线交点桩详细测设出建筑物的其他各轴线交点的位置,并用木桩标定出来,称为中心桩。并据此根据基础宽和放坡宽用白灰线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线。基槽开挖前,应引测轴线控制桩到基础外不受施工干扰的地方,并做好标志。方法有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两种。

轴线控制桩设置在基槽外基础轴线的延长线上,它离基槽外边线的距离应根据施工场地的条件而定,一般是2 m~4 m。

3.4 建筑物施工放样允许偏差

建筑物施工放样允许偏差见表1。

表1 建筑物施工放样允许偏差

3.5 建筑物基础施工测量

建筑物基础的施工测量包括基槽挖土的放线和抄平,基础施工放线、抄平。对于基础挖土,应重点控制基槽开挖深度,通常在基础开挖到一定深度后,在槽壁上每隔3 m~4 m和拐角处设置一些水平桩,作为清理基槽和垫层施工的依据。挖土完成后,再根据控制桩复核基底标高及垫层位置,合格后,才能进行垫层施工。在垫层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在垫层上准确确定建筑物各轴线、边界线、墙边线、柱子位置等,以便绑钢筋、支模板等。通常可根据基槽边部的轴线控制桩,利用经纬仪检查复核基础定位及各轴线尺寸的准确性。

4 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

4.1 允许偏差

建筑物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允许偏差见表2。

表2 建筑物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允许偏差

4.2 轴线投测

一般在施工中,常用悬挂垂球法将轴线逐层向上投测。具体做法是:在楼板或柱顶边缘悬挂垂球,垂球尖对准基础侧面的定位轴线,在楼板或柱顶侧面边缘面画一短线作出标志;同样投测轴线另一端点,两端的连线即为定位轴线。同法投测其他轴线,再用钢尺校核各轴线间距,同法依次逐层向上投测。为了减少累积误差,保证工程质量,宜在三层时,将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上,仪器对中、整平后,瞄准基础侧面定位轴线,抬高望远镜把轴线投测到楼板或柱子上,以校核用垂球逐层传递的轴线位置是否准确,如有偏差在允许范围以经纬仪投测上去的轴线为准,再用垂球法向上逐层传递。

高层建筑一般受周围环境条件限制,无法用外控法来进行轴线投测。内投法不受施工场地限制,施测时在建筑底层测设室内轴线控制点,建立室内轴线控制网。用垂准线原理将其轴线点垂直投测到各层楼面上,作为各层轴线测设的依据。有吊线坠法、天顶垂直法、天底垂直法。

4.3 高程传递

一般建筑物可用皮数杆传递高程。对于高程要求较高的建筑物,通常用钢尺直接丈量来传递高程。一般是在底层墙身砌筑到1.5 m后,用水准仪在内墙面上测设一条高出室内地坪线+0.5 m的水平线,作为该层地面施工及装修时标高的控制线。对于二层以上各层,一般从楼梯间用钢尺从下层的+0.5 m标高线向上量取一段等于该层层高的距离,并作标志。然后,再用水准仪测设上一层+0.5 m标高线。

高层建筑底层±0.000 m标高点可依据施工场地的水准点来测设。±0.000的高程传递,一般用钢尺沿结构外墙、边柱、楼梯间等向上竖直量取,即可把高程传递到施工层上。用这种方法是至少有三处底层标高点向上传递,以便于相互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单位需要。由底层传递上来的同一层几个标高点,必须用水准仪进行校核,其误差不超过±3 mm。

5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5.1 水准基点的布设

水准基点是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依据,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周围最少要布设3个基点,便于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这些点必须坚固稳定。布设水准点要考虑下列因素:要求与建筑物相距50 mm~100 m的范围;布设在受振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离开公路、铁路、地下管道和滑坡至少5 m;水准点的埋深至少在冰冻线下0.5 m;一般情况下,可利用工程施工使用的水准点。

5.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一般宜选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四角、核心筒四周、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 m~20 m处或每隔2根~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界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不小于15 m或小于15 m而地质复杂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纵横轴线上。

7)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中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对于电视塔、烟囱、水塔等高耸建筑,应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少于4个。

5.3 沉降观测

5.3.1 观测周期

沉降观测时间和次数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变形情况、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在施工阶段,观测周期具体视施工过程中地基与加荷而定。一般建筑物每1层~2层楼面结构浇筑完成后观测一次。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各观测一次。竣工后,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的大小而定,一般有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与一年等不同周期。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当最后100 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 d~0.04 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5.3.2 观测方法

一般建筑物或中小型工业厂房,可采用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沉降观测。对于高层建筑或大型厂房,应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施测,将各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或者附合水准路线往返观测。观测要遵循“五定”原则,即水准基点、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稳定;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3.3 精度要求

一般多层建筑、工业厂房和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其容许高差闭合差为,同一后视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2 mm。高层结构及不均匀沉降地基上的重要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水准测量容许高差闭合差为,同一后视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 mm。

5.3.4 成果整理

根据沉降观测记录表,绘制沉降曲线。横坐标为观测时间,纵坐标上部为荷载变化情况,下部为对应的沉降变形情况。从沉降曲线图中可以预估下一次观测点的大约沉降量和沉降过程是否趋于稳定状态。

[1]赵景利,杨凤华.建筑工程测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吴来瑞,邓学才,陈云祥.建筑施工手册[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S].

[4]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

猜你喜欢

测设水准轴线
一种改进的水准网条件平差算法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极坐标法测设平面点位时极角计算新方法研究
一般性拱轴线偏差对拱桥内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媲美激光光源的成像水准Acer宏碁E8620C
基于CASIO的圆曲线测设元素计算
基于回归分析的水电机组轴线曲折预判断分析
平面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高效测设方法的探究
凸轮轴孔轴线与止推面垂直度超差问题研究
浅淡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圆曲线的测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