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和谐”思想的来源

2013-07-16张江林何历蓉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德江土家族和谐

张江林,何历蓉

( 铜仁学院 中华传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贵州 铜仁 554300 )

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在国内国外都有重大的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目前学术界已逐渐充分地认识到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戏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早有专家学者提到过德江土家族傩堂戏里面的和谐思想。一是崔小敬先生在《和合神考论》的定义:“从现有资料看,‘和合’开始与某种神格相联系,当不晚于唐代,而追寻和合神的起源,则不得不涉及到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傩戏。”[1]二是2003年10月在德江召开的“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的结论:“德江土家族傩堂戏的落脚点,全在一个‘和’字上,即和睦、和谐、和平,祈求天下太平,达到家和、邻里和、群体和、社会和(这充分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和利益。但又常常是用滑稽、幽默甚至荒诞的表演,使人们在捧腹大笑之余,领悟剧中寓意。”[2]60-61以此为启发,笔者认为有必要展开对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和谐”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德江土家族傩堂戏里面蕴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思想。那么,它的“和谐”思想又从哪里来呢?傩艺师们的书籍里面没有明确记载。笔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和考证,具体访谈人见表1。

综合表 1中所列的傩艺师和当地土家族群众的讲述,并对照德江土家族的民风、民俗等相关因素进行考证,笔者认为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和谐”思想来源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家族人对生活的祈求期盼催生了傩堂戏中的“和谐”思想

德江土家族地区在封建社会以前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封闭地区,主要以家庭和宗族为社会活动单元。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等等都属常见事故,严重影响了土家族先民们的生活。正是这种经济盲目性和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为傩堂戏生存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傩戏传入德江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随着满足土家族人祈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健康长寿、平安吉祥的愿望而不断的发展。

表1 笔者所做实地调查和考证的傩艺师列表

(一)德江傩堂戏的起源

傩堂戏是何时传入德江的呢?历代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在以下文献有所记载。一是《太平寰宇记》记载:“黔州风俗,杂居溪洞,多是蛮僚。”[3]一般认为,这一带的土家族是当地的土著先民。他们对自然界的神秘产生了恐惧和迷茫的心理。傩堂戏信奉自然、信奉神灵、崇拜祖先,使人们的心灵得以慰藉,情感得以体现。二是《思南府志》记载,当地居民“信巫屏医,专事鬼神,客至,击鼓以迎。”[4]这些巫术活动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为后来傩风在该地的繁衍制造了一种氛围,并形成一种有利于傩风滋长的社会环境。傩祭作为一种文化事象传入贵州,就立即被土家族先民吸收和利用,形成一种普及于民间的巫术活动。三是清嘉庆《贵州通志》曰:“除夕逐除,俗于是具牲礼,扎草船,列纸马,陈火炬,家长督之,遍各房室驱呼怒吼,如斥谴状,谓之逐鬼,即古傩意也。”[5]傩的传入,丰富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并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渗透,最后合流,形成适合于当地社会环境的民族文化。据德江著名土老师张金辽的“师坛图”推测,德江最迟在明代中期就有了傩的活动。

从土老师张金辽的“师坛图”的师长传承名单(见表2)推算,至张金辽已传二十六代。按每代以二十年推算,至少在五六百年前,傩戏在德江土家族苗族地区就很盛行了。根据以上三则史料,德江最迟在明代中期即有了傩的活动理应无疑。

(二)德江傩堂戏“和谐”思想的群众基础

德江在解放前是一个封闭型的自给自足的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小县。乡民们祖祖辈辈居住在这块土地上,以宗教为血缘关系,以宗教庙宇为精神文化的枢纽,以简单的集市交换为贸易,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兴起较迟。在文化方面,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一方面受北方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楚文化和蜀文化的熏陶。“在历史上从元代至正年间至清末近六百多年时间里,德江县在土司制度的残酷统治之下,土家族先民们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凌辱,生活极其悲惨,所以信神崇巫的民俗成为他们重要的精神支柱,蕴藏着他们内心的爱憎、褒贬、祈望、忌讳等,使得土家人为了活命不得不躲进深山老林之中隐藏起来”[6]。德江县高山乡的山歌唱道:

表2 “师坛图”的师长传承名单

山高水远石旮旯,洋芋红苕包谷粑。

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

等到大米借回来,娃娃已能到处爬。

这首山歌无疑是当时土家人穷困生活的生动写照。土家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躲进深山老林,但住在深山老林之中的他们面对生存则更加艰难。一方面要躲避官兵、财主的欺压,另一方面要忍受土匪、强盗的洗劫,还要对付豺狼、野猪等野兽的“光顾”。艰难困苦的生活逼得他们更加信奉神灵,祈求神灵的保佑。正是在这种经济和生存环境中,傩堂戏具备了生存的土壤。而傩艺师是当时土家族人中的“文化人”,他们“会占卜、懂方术、知阴阳、能歌善舞”。所以,傩艺师自然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的代言人,甚至就是降临人间的神。土家族人认为他们会给人间带来四季平安,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同时,大多数土家族人富有同情心和族人意识。傩艺师根据土家族人的心理,在傩堂戏的演出剧目中又增加了与土家族人的奉献精神、生活习俗和内心期望紧密相连的戏剧内容。“这就使其固有的原始宗教文化得以长期维系下来,为宗教色彩极浓的傩堂戏活动创造了条件”[6]。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首先是土家族人祈求期盼“和谐”的社会;而后,傩艺师为了满足土家族人的期盼,又为了傩堂戏的自身发展,在傩堂戏剧目中增加了“和谐”思想的内容。我们可以说,傩堂戏和谐思想来源于土家族人的祈求和期盼。

二、傩堂戏的传说故事中“和谐”思想的体现

对德江土家族傩堂戏的来历,众说纷纭。不同的坛门(每一个掌坛师带的队伍为一坛)说法都不一样,同一坛门之间的说法也有区别,在傩艺师们保留的书里也没有专门的文字记载。笔者走访了德江县内具有代表性的掌坛师,并查阅多种文献资料,归纳其主要说法有如下几种:

(一)德江土家族傩堂戏传说

1.放牛娃捏黄泥巴团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一群土家族的放牛娃在河边洗澡,看到水面上有一男一女两个脑壳在浮动。虽然在水中泡了好久,但没有变质发臭。放牛娃们感到很奇怪,就把他们弄到山洞里供着,磕头许愿说:“只要你们保佑我们的牛不去吃庄稼,不让牛丢失,以后我们就天天拿好吃的东西都拿来敬奉。”这话一说以后,牛果然乖乖地在坡上吃草,不到处跑了。

又一年春天,当地很多人都患瘟疫,人们想尽办法用了很多药,病情就是不见好转。于是人们邀约着提些吃的东西去放牛娃供奉人头的山洞里焚香许愿。过不了几天,得病的娃娃都好了。人们就按照当初许下的愿去敬奉那洞中的人头,并在洞口搭垒了祭台,唱歌跳舞,感谢神恩。一天,太上老君从上空经过,见下方烟雾缭绕,不少人在唱唱跳跳,就降下云头看个究竟。见人们乱唱乱跳没个规矩,于是把演唱傩堂戏的书本传给大家。后来在表演傩堂戏时,都要在正坛中悬挂李老君的画像或图案,并尊称他为二殿君主。

又是一年秋天,皇后和三公主患了腹泻病,百般医治无效。一位巡访官听说在湘黔交界的黔东地区有一伙跳傩戏的戏班(茅山教)治好了放牛娃的病,就奏请皇上请跳傩戏的戏班来跳傩戏,不久皇后和三公主的病就好了。皇帝高兴地来戏坛看个究竟,一看心中大吃一惊,原来那两颗人头都是皇帝下令斩掉的。皇帝忙对人头说:“对不住你们两位。你们是再造人烟的始祖,现在就封你们两位为东山圣公和南山圣母。以后请继续为人类招祥赐福,除祸消灾。”皇帝话音一落,他们就变成一道蓝光升空而去。以后,人们就用木头照他们的样子雕刻成两个人头供奉在正坛中央,又用木头刻了不少面具(土家语称“脸子壳”)来跳戏,就这样一代传一代,一直沿袭到今天。所以,土老师们不论是冲傩还愿、消灾避难、庆贺丰年、祈求早生贵子等都是戴上造型各异的面具跳戏(即傩堂戏)。

2.绣花不如种葫芦的传说

传说奴隶社会时期,由于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老百姓们被剥削、压迫得踹不过气来,只好躲进深山老林中去。一天下午,一个姑娘在绣花,一只小鸟反复不停地围着她叫道:“挑花不如种葫芦。”姑娘不理睬它,继续绣自己的花。可是鸟儿总是叫个不停,姑娘就抬起头问它:“你说的话是真的吗?你帮我找颗种子来。”鸟儿果然叼来一颗黄灿灿的种子,又叫了声“挑花不如种葫芦”.然后,拍拍翅膀,飞走了。

土家姑娘把葫芦籽种在后园里,第二天就长出了瓜秧,第五天就开花结果,第七天结成一个像小仓般大的黄葫芦。姑娘又惊又喜忙喊哥哥,哥哥急忙来到葫芦瓜边,葫芦上居然开一道门,正当兄妹二人惊诧之际,天空猛降暴雨,兄妹俩急忙躲进葫芦里。暴雨接连下了七天七夜。到第八天雨停了,可天下变成了汪洋大海。葫芦里的兄妹俩连声向苍天呼喊救命,玉帝听到他们的呼救声后,立即将洪水消去,才救得兄妹俩来到地上。只见世上的人全被淹死了。就在这天晚上,兄妹俩都梦见天仙劝他俩成亲,接天下的烟火,劝他俩接下烟火后要告诫子孙们要弃恶从善。第二天,哥哥对妹妹讲了这个梦,妹妹感到惊奇,但是不答应。哥哥讲多了,妹妹说:“世间那有兄妹成亲的道理,我们要是成亲,不笑死世上人才怪。”哥哥说:“如今世间就只有我们兄妹二人了,你看怎么办?”妹妹说你除非答应我三个条件:“一是你在东山滚一石磨,我在西山滚一石磨,两个石磨要在沟底重合”。第二天兄妹来到东、西两山各滚一扇石磨,两扇石磨滚到沟底后果然重合在一起,哥哥的在上,妹妹的在下。妹妹又说第二件:“你我二人在河的南北两岸各燃一堆火,烟子必须在空中绞成一缕。”兄妹二又按此进行,那烟子果然在空中绞成了一股。妹妹又说第三件:“你我二人在河两岸插柳枝,两天之内柳枝能伸到河中间打成一个结子。”……妹妹只得羞红着脸和哥哥成了亲。第二年生下个肉坨坨,哥哥一气之下把这个肉坨坨剁碎了扔到野外。三天后,这些肉块块就变成了人,比当初世间更加热闹。日子不知度过了几百个甲子,兄妹看过了世上几多变化。哥哥有一天喝酒醉了,被一阵狂风把他卷到了皇宫的内院。皇帝认为他私闯皇宫,就叫人把他杀了,把他的脑壳丢到河里……

以后发生的事,正如前面所说……后来,人们用木头雕成他们兄妹二人的头像,供奉在傩堂戏演出时戏坛的正中。子孙们不仅治病、消灾、求子、保寿等要跪在两尊木雕前许愿。每逢遇到自然灾害、村里邻里之间起干戈也要到两尊木雕前起誓,而且每求必应。天长日久,人们为了酬谢傩神公傩神母,就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来举行一定的仪式对他们进行感谢。于是,就有了酬神娱神的仪式活动,土家人称之为傩堂戏。

3.双角郎君主的传说

传说地傩小山,姓武名小三郎,家住桃园宝山,父亲武元官任上将真君,金花圣母是他的母亲。小三郎相貌凶恶、头长双角、口吐獠牙,人们见到他都有三分畏惧。

他的邻居是个殿王,姓桃名柳,人称“桃柳公”。生有一女,名叫桃花仙姐。她刚生下地就能走路,走了五步后,地上现出“双角郎君主”五个字。桃氏夫妇看了很不高兴,认为这样聪明美貌的女儿,怎能去配一个“双角郎君”呢?后来,小三郎与桃花仙姐不但相识如故,而且二人情投意合,暗中建立了难舍难分的爱情。小三郎暗拜名师学习武艺,由于勤学苦练,不久就烂熟十八般武艺,并能腾云驾雾、翻江倒海、穿山破石、指草为兵,又学会了七十二变。当小三郎与桃花仙姐相恋的事被桃柳公知道后,他怕别人耻笑,就想谋害小三郎。桃花仙姐得知后秘密地告诉小三郎。于是,小三郎便连夜离开了宝山。分别时,桃花仙姐赠给小三郎一把雨伞,嘱咐他不要随便动用,等到家以后再打开。

小三郎扛着伞走了大半天,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口渴心烦,伞越扛越重,累得走不动了,就将伞打开看个究竟。哪知桃花仙姐从伞里跳了出来,埋怨小三郎不听她的话,误了法术。两人正在商量办法,忽然桃柳公的追兵赶到了。两人赶紧藏在路边青云洞里的三青石下,不料被追兵发现,用乱箭射死,其阴魂不散,悠悠扬扬地飘到了玉皇宝殿。玉皇见他们可怜,就敕封他俩到傩堂中去统领阴兵阴将,白天追拿三魂,夜间捉拿七魄,归还给走魂失魄的人,为民纳福,以达平安。

4.五猖神的传说

在土老师供奉的傩堂戏神祗中,有一个掌管五路五营阴司兵马的凶神,他就是赫赫有名的五猖。五猖家住湖北武昌府竹阳县,母亲是上界神仙女,父亲是下界张三郎。他有四个哥哥,大哥是有名的东岳主,二哥是管理蛮王的赤帝,三哥是有名的西岳主,四哥是管理蛮后的白帝。

五猖16岁才开始读书,后来他听说李老君在茅山传教,便决心前往学法。他的四个哥哥都要跟着一道去,兄弟一行五天走到金岗,黑松林里跳出五只老虎,张开血盆大口便要吃人,四个哥哥吓得胆战心惊,不敢作声。只有五猖神通广大,他拨开头发脚踏罡,踢一脚吼一声,五只老虎就驯服地卧在地上。五人手持长枪,一起骑上虎背。他们行至九里山,碰到两个打柴人,大哥二哥齐喊道:“快把他们捉住”,三哥四哥扬言要挖他们的心肝喂虎,只有五猖心肠好,走上前去问端详。其中一人答道:“五位哥哥听我讲,我是黎州黎家子,他是苏州苏家人,我们二人同到桃园去,途中相遇就结拜为兄弟。今天又遇五位好哥哥,情愿与你们结为兄弟。”于是七人便在桃园结义,黎家子列为第六位,苏家子列为第七位。七人同往太洪山,前面五个骑黑虎,后面两个执长枪。后来五猖被封为神,在傩堂戏中掌管五路五营阴司兵马,凡间老少的阳魂、阴魂若有失去的,五猖都将其追回交还本人,使全家兴旺平安。

一般说来,民族文化传统源于原始宗教仪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原始宗教的存在旨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放牛娃捏泥巴团团、双角郎君主的传说、五猖神的传说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和睦相处的和谐思想。从绣花不如种葫芦的传说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思想。同时,还可以看出傩堂戏的传说故事和德江土家族人的祖先伏羲女娲的传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傩堂戏能在土家族群众中传承到今天的原因了。

(二)德江傩堂戏传说蕴涵的“和谐”思想

1.群体要“和谐”相处

无论是放牛娃捏泥巴团团传说、绣花不如种葫芦传说,还是伏羲女娲的传说,都反映了土家族先民对人类诞生并繁衍生息的认识。其实,每一个民族都有这样的传说,故事大同小异,这些传说故事在数万年风风雨雨的传承过程中,逐步凝结成了该民族的文化精神,构成该族群民众的基本生活方式,使该族群的成员个个获得在族群内存活的文化认同感。如:《荀子·王制》中,荀子所提出的“明分使群”说,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7]164土家族傩堂戏承载了土家先民的精神血脉,通过傩堂戏的演出、积累、继承和发展,在土家族成员中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2.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人类历史上早期出现的宗教崇拜对象,并不是至高无上、绝对唯一的上帝,而是自然和自然力。”[8]从上面的传说故事中,可以看出,人类先祖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图腾崇拜,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并试图通过这种意念中的“血亲”融合,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自然的崇拜逐渐演化成为仪式,并转化为有固定时段、固定程序、固定人群的节日。随着人类与自然的逐渐疏远和人类自身向心力的逐渐增强,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也开始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向人祖崇拜过渡。祖先祭祀能唤起整个族群的血亲意识,使整个家族、氏族甚至整个族群变得更加团结,使族群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3.人要讲道德,人与人要“和谐”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9]46“道”指的是什么?张岱年先生认为:“在《论语》中,所谓的‘道’,即专指‘人道’。”[10]254从以上几则传说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在告诫人们要弃恶从善,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遇到灾难要共同担当,遇到困难要共同面对。很显然,“傩堂戏在沟通情感交流、化解生活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在建构民族情感、推进民族认同、更新民族观念、统一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和谐发展等方面,都起着积极而特殊的作用”[11]。

三、土家族人“还愿”中“和谐”思想

德江土家族傩堂戏茅山教一坛中“愿”的种类繁多,如因急病许的“急病神”,因车祸、摔岩、摔高坎子、从树上掉下来许的“消灾愿”,因水淹、火烫许的“酬神愿”,因心事不遂、六畜不旺、五谷歉收许的“清宅、安龙奠土愿”,尤其是因孩童十二岁前,命中所犯的阎王关、阴锁关、短命关、将军箭、鬼门关、埋儿关等许的“过关愿”。这些在傩祭仪式中称为“小愿”。五十岁以上老年人许的,举行仪式在五天以上,且“扎坛”表缴的“满十愿”称“还愿”或“大愿”。至于为了“替身”,备棺材、马匹、上“一百二十把舍身刀”,“封山还愿”,“出堂大祭”,杀九牲(猪、牛、羊、马、鸡、鸭、鹅、鱼、鸽)等酬祭的是“特大愿”。此种愿在解放前酬谢得较多,解放后几乎没人酬许。但在1998年10月,荆角乡杉树山洋头村,小学教师杨朝俊因大脑失常二十多年未好,后才许了“出堂大祭”,请荆角乡青球村师娘教掌坛师罗运富、罗运贵、罗运强、毛高国、毛高中等去表缴的。此种“特大愿”由于笔者未能亲临现场,只是听亲自参加为杨朝俊缴“出堂大祭”的毛高中先生解说,故不表述。笔者在这里只将走访到的土家族傩堂戏茅山教一坛中的“大、小愿’的区别和作用整理于后。

(一)大小愿的区分

共同点:(1)求神保关煞,增添岁数;(2)求神消灾、免除劫难;(3)求神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不同点:“大愿”指“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百寿”(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岁)之诞辰,举行傩仪式的时间在三天以上,扎坛,必须要“上冲下还”的仪式才称“大愿”,亦叫“还寿愿”。

“小愿”(本章指给孩童过关的愿)中的“过关愿”,是指孩童一岁至十二岁前许的愿。有的上十二把刀(称阎关刀),有的上二十四把刀(称月季刀),有的上三十六把刀(称天罡刀),或七十二把刀(称地煞刀)等。但有的十二岁前未表缴,在十二岁以后或在父母还健在时举行的傩祭仪式叫“补愿”。此种情况少有,当然也有在“知命”、“花甲”等时,借还“大愿”之机而一起将“小愿”补缴的,称为“两愿并缴”。在愿主去世后才补缴的叫“阴愿”。

“‘大愿’小了”,意思是虽然是了“大愿”,举行“开坛请圣”、“发文净灶”、“开桃园”上中二洞,演“关公斩五瘟”,出“歪嘴秦童”领牲等半堂傩戏,但未扎坛,未完全按“还寿愿”的规定出二十四个或二十四个以上“脸子壳”的仪式。这虽不划在“小愿”范围内,但也不叫“大愿”,而称“‘大愿’小了”。

(二)仪式的共同点

共同点:(1)都必须按土老师历代所传的步骤举行;(2)所许的牲口相同,即猪、鸡、羊或鸡、羊或猪、鸡,且其牲口都必须在傩堂中,举行傩祭仪式过程时才宰杀;(3)傩祭仪式的前半部分相同;(4)都需悬挂相同的神案,用相同的乐器,大小愿前半堂都戴相同的面具;(5)傩仪式中所需人员(指土老师、点酒师、造钱师)的职责相同。

不同点是:“小愿”只出半堂傩戏,举行仪式的时间必须按《送神章》选择,不能用“过关”孩童诞辰日作“过关”期程。小愿仪式一般只两天一夜,或“三天两夜”,不扎坛,不出“九州和尚”、“十州道士”、“李龙”、“梁山土地”、“报事三郎”、“金童、玉女”、“安安送米”、“王小二补缸”、“甘生赶考”、“歪嘴秦童”、“秦童娘子”等。还有,在开洞中只开“桃园上洞”,但需“上刀杆”、“钻饭甑子”、“破十八层地狱”等。

“大愿”须演全堂戏,须举行“上冲下还”的关键法事,举行傩祭仪式的时间要按《送神章》看,也可借酬恩事主当了愿人诞辰期举行。举行时间最少要在三天至五天以上,都须扎坛,扎功曹,称“五岳华山坛”,由傩艺师自己扎或请“道士”先生中的外坛先生帮忙扎。当然,所“扎坛”的式样与“道士”先生举行仪式的有关“道教坛”的式样完全不同。比如,在傩堂戏的“扎坛”中,有“飞三十六首诸天旗”、“王、马二元帅的令旗”、“玉皇宫”、“师坛宫”等。举行大愿仪式的先生必须是请专职的土老师,必须能分清八八六十四卦中的“寿元卦”。只有这样,所写的文书才能“上达天庭”、“下通地府”,才能请动玉皇、五岳华山二殿君王等,令其掌管人间生死簿的东南二岳改动生死簿,才能分清“酬恩事主当了愿人”究竟能增添多少岁。

(三)仪式活动折射出土家人渴望“平安、吉祥、和谐”的心理

1.凡事主之家为酬神缴愿“不花一千、花八百”

这样做的目的是“一事周,百事了”,“东岳布仁慈为孩男开关起锁,南朝沾惠泽佑童稚易长成人”。还了愿,父或母就可“寿赶盘古八百岁,龄高果老二万七千春”。达到“甲子今朝添岁,人生来日更长”的目的。傩艺师是望“朝不停兵,夜不歇将”,“坛门兴旺,千家有请”。总之,事主与先生都希望从此好愿会来。

2.“过关”是为了保佑孩童所犯关煞能够消除

事主家唯恐心诚不到而神不开恩,傩艺师唯恐法事不周而众神与历代师祖师爷不担承或惹神发怒,帮忙人(点酒师、造钱师)唯恐侍神不敬而神记过。因此,“过关”仪式充满了严肃的气氛。

以“过关上刀”仪式为例:刀杆需一丈五尺长,顶上有碗口粗的圆柱形枫香树,要笔直茂盛,从小树到长大要未断过尖。装刀杆的木匠必须是安有“鲁班坛”的木匠,刀杆装好后要用雄鸡开光,且不许任何人畜在装好的刀杆上坐或踏过。傩堂戏先生在执法“上刀”仪式时,要严格按师传“循规蹈矩”。上刀前要将脚洗净,连抹脚的毛巾都要新的。请师、观师时,要真情专一,泪流不止。所有“上刀”唱词的腔调全为哭腔,哀声恸人。当背着几十斤或百多斤以内的孩童走近刀杆时,更是戏情发展的高潮,傩艺师手挞刀杆时唱“手逞刀杆哎摇两摇,问你刀杆啊牢不牢”、“手逞刀杆哎审两审,问你刀杆啊稳不稳”,赤脚踏上刀刃时唱“师傅制我一双铜草鞋来铁草鞋,穿起去哟啊穿起啊来”,上到歇马台时唱“一起上到哎歇马台,扯住王母啊哭哀哀”、“人生一世哎千般难,再难莫过啊上刀山”、“堂前不许哎乱言语,恐防浊话啊冒犯神”。当仪式高潮时,全场肃静。无论是土老师,还是帮忙人、观众,其脸上都呈现出非常肃穆的表情。对土老师来说,一怕近三百斤的重量,踩在锋利的刀刃上,赤脚无形的铜、铁草鞋被刺破、刺穿;二怕若执法师稍有不慎,两人从刀杆上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坛门也将会衰落,无人奉请。对事主家来说,一怕花的几千元钱白费;二怕一旦两人从刀杆上掉下来的严重后果难以承担。对帮忙人和旁观者来说,一怕从刀杆上掉下来的人碰到自己;二怕大家都是食人间烟火的人,难免今后会遭遇与事主相同的愿事。

3.不管是事主家,傩艺师,帮忙人,以及所有到场的亲戚朋友都希望仪式活动能有完满的结果

“宝香焚起天神降,天神喜降到傩堂。香烟冲天天赐福,鸣角三声降吉祥。道场圆满今酬愿,扫去妖魔鬼怪精。弟子今日唱和会,天下太平保安康。”因为大家都是这场傩堂戏活动的受益人,所以大家都认为通过参加傩堂戏活动可以给自己带来平安、吉祥、幸福、和谐的生活。

四、“和谐”思想在傩堂戏剧目中的体现

德江傩堂戏剧目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是继“开坛”后演出的。出戏前,需由唐氏太婆和尖角将军搬请出桃园三洞中的24个傩面具。德江傩堂戏有大小剧目 100余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正戏剧目和插戏剧目各12个,正戏剧目包括《开洞》、《开路先锋》、《开路将军》、《押兵先师》、《梁山土地》、《开山猛将》、《关圣帝君》、《勾愿仙锋》、《李龙》、《甘生赶考(秦童)》、《钟馗斩鬼》、《勾簿判官》,插戏剧目包括《苏姐姐选婚》、《王大娘补缸》、《安安送米》、《王二小开店》、《郭老幺借妻回门》、《陈幺八娶小》、《张少子打鱼》、《审桶》、《水打蓝桥》、《骑龙下海》、《八仙庆寿》、《毛鸡打铁》。这些演出剧目均有非常完整的剧本,其演出已走出宗教祭祀的束缚,成为与土家族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独立戏剧艺术,情节生动,语言幽默,娱乐性强,摒弃世俗色彩,展现人性光芒,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傩堂戏是在土家人的堂屋中进行的,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它就像一部演绎土家人生活习俗、民俗风情的百科全书,让我们感受到土家族人民在历史特定条件下的生存、生产、生活的状态,以及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人民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具有一定的思想艺术水平。德江县八十岁土家族傩艺师张金辽说:我们演傩堂戏的落脚点,就是在一个“和”字上,即和睦、平安、兄弟和、妯娌和、邻里和等。

[1] 崔小敬.和合神考论[J].世界宗教研究,2008 ,(1).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德江县委员会,编.德江改革开放三十年纪事[G].内部资料,2008.

[3](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 (明)钟添.思南府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5] (清)鄂尔泰,靖道谟.嘉靖贵州通志[M].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

[6] 张江林.德江土家傩堂戏考析[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7]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8] 张立文.帛书周易注解[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9] 李赞.四书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0]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1] 颜勇,雷秀武.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综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7,(6).

猜你喜欢

德江土家族和谐
A novel flexible plasma array for large-area uniform treatment of an irregular surface
土家族情歌
德江黑木耳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缺钱的“警察”男友
周旋在三个女人之间的“警察”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