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生档案建设的根本宗旨

2013-07-14高云霞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苏扬州225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5期
关键词:民生部门资源

高云霞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江苏扬州 225000)

民生档案是人民群众现实利益最直观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管理的历史记录。民生档案与一个人的一生休戚相关,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而且在一个不断走向开放、重视民生和社会建设的现代化社会中,民生档案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它是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党和政府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好帮手。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民生档案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根本宗旨,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路子,是当前民生档案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民生档案的现状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国家档案局提出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档案利用、档案安全的“三个体系”建设要求后,及时调整了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突出加快了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步伐。应当说,经过多年努力,计生、学籍、人事、房产和土地定权承包经营、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各门类民生档案逐步建立。部分民生档案,如:独生子女、土地承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制企业等档案,已向民众实行有限开放,方便人民群众查阅,在维权、解决纠纷、办理退休、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提供档案凭证证明,深受百姓欢迎,日益成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靠山”。由此可见,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对改革、发展、稳定,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凸现。

二、民生档案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民生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广,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而记录和反映民生问题的民生档案也就广泛分布在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内容涵盖了一个人生老病死、入托入学、就业参军、婚姻状况、财产买卖等方面。这些内容不可能在一个部门或单位的档案卷宗中全部体现,更多的是“散装”在其他相关的部门和单位。根据调查,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多达50余个门类,涉及100多个部门和单位。民生档案资源形成情况复杂,收集、整理、管理工作量大、难度大,当前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民生档案管理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民生档案工作重视不够,特别是基层单位档案人员兼职过多,管理不规范,管理水平低,民生档案收集归档、安全保管存在隐患。特别是在国家档案局下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后,在如何完成国家档案局提出的要以人为本,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著名人物轻普通人物的观念,转变档案工作中重机关团体作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观念,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方面,很少提到怎样去转变两个观念,怎样去建立两个体系,即便提到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果我们对民生工作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认识不足,看得不深不透,又缺乏居安思危的理念,要完成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的任务,必然会大打折扣。

二是民生档案资源分散未能形成通力协作的完整体系。民生档案资源分散,信息化管理水平低,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度不高,群众查阅利用不方便,是当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据对相关部门进行重点摸底调查后发现,许多涉民单位各自为阵,强调有自己的主管部门,有本单位工作的特殊性和一定困难,对涉民档案没有规范和统一管理,也没有综合利用,有的甚至没有建档,以致造成档案保管条件差,无专人负责,无制度和经费保障,无法为群众提供服务。这种现象在各地并非个别情况。

三是民生档案推广应用力度有待加大。民生档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而作为这项工作的主体,人民群众对民生档案的基本知识普遍缺乏起码的了解,更不要说查询利用了。因此,档案部门对民生档案的宣传推广不够,是人民群众对民生档案了解利用意识不强,也是其作用难以发挥的主要原因。

三、加强民生档案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统筹规划,宽领域建立健全民生档案。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切实可行的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二是坚持全面收集。民生档案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是根据《档案法》和有关文件,民生档案应从民生民权、社会保障、国企转制、教育卫生、安居乐业、公共服务六大类进行细化收集整理归档。在归档整理具体方法上,需要长期、永久保管利用的民生档案,尽量齐全完整收集、规范整理归档,而一些短期保管(三至五年)、动态管理的民生档案,如城乡低保户档案,只需简易整理归档,有效节约人力物力,确保重点。重点部门、重点单位重点指导,重点扶持。三是坚持规范管理。完善民生档案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健全档案工作机构,落实人员,保障经费投入,建立考核机制,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民生档案及时、齐全完整收集整理归档。

(二)广泛宣传,全面提升全社会民生档案意识。涉及民生的问题错综复杂,而且在社会各个层面、各个方面都有不同反映,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不同层面的人群开展民生档案基本知识和查询利用的宣传推广,提高全社会关注民生档案的自觉意识。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和档案业务培训班、报告会、工作成就展览等形式,广泛宣传民生档案,全面提升社会民生档案意识,特别是涉民单位领导和档案人员的民生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

(三)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民生档案管理。一是突出政策监管。要加强制定社会保障、社区和家庭、农业农村等各类专业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为民生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政策依据。二是突出业务指导。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社保、医保、房产等涉民档案业务的指导监督,要以创建国家、省级档案目标管理标准为抓手,提升各专业民生档案管理规范和办法的贯彻实施力度;要以档案行政执法和联合检查等形式,扎实推进民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建设,确保各类民生档案依法管理和完整与安全。三是突出领域拓展。加强和规范城市社区、乡镇、行政村档案室建设,积极推进家庭建档工作,开展家庭建档服务,引导有条件、有需求的家庭建立家庭档案,有利于社会和谐气氛的形成、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稳定因素的增强。

(四)整合资源,实现民生档案资源共建共享。一是加快档案资源整合。由档案局牵头,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对民生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所有民生档案资源,能接收进档案馆的,应尽量统一接收保存,在档案馆建立全区民生档案资源库和民生档案数据库。各涉民部门和单位集中管理本部门或单位民生档案,建立各专业民生档案资源库和民生档案数据库,提高民生档案资源管理水平。二是加强督查考核。档案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各涉民档案主管部门的联系,联手推动各方面的民生档案工作,在检查考核业务工作时,同时检查各项资料材料等档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三是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政、卫生、教育、国土、环保、房管等作为民生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履行本部门民生档案的管理职能,积极配合本级档案部门做好各自工作,要健全工作网络,寻找服务载体、拓宽工作渠道,努力实现各系统民生档案的良性互动,从而形成齐抓共管、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层层落实、合力推动的民生档案工作新机制。

(五)创新服务,提高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一是活化服务方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民生档案资源利用新思路,拓展服务新领域,创新服务新方法,多形式、多渠道开发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多方位为广大民众做好服务。在做好日常提供利用服务的基础上,可实行函电代查、网上查阅、定期回访、跟踪服务。对特殊困难者如行动不便老人、瘫痪住院病人实行送档上门服务等人性化的服务方式。对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低保户、60岁以上老人、学生等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开展免费服务,为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档案部门应有的贡献。二是深化服务内容。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专题,开展档案信息的深度加工和专题编研工作,开发一批直接服务公众的重要专题。三是强化服务功能。增强现行文件查阅中心的服务功能,将各部门公开信息全部纳入服务内容。通过这些措施,使民生档案服务工作更加便利快捷。

猜你喜欢

民生部门资源
民生故事,讲述幸福与温暖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资源回收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民生寄语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