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扬琴传统演奏艺术的独特魅力
2013-07-14靖江市锡剧团江苏靖江214500
李 丽(靖江市锡剧团 江苏靖江 214500)
扬琴由于是外来乐器,在早期民间你被称为“洋琴”,而后把“洋”字改为“扬”字,成为了现在的扬琴。据记载扬琴是于明代晚期传入中国,到了十八世纪末,扬琴才真正在中国的民间音乐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由此针对扬琴的记载也就时有多见了。经查阅资料记载,早期扬琴的琴弦为铜丝因而得名“铜丝琴”,而且早期它的击弦工具的结构是木质的;传入中国后经过改革创新我们把扬琴原本木质击弦工具的“琴槌”改为竹质的“琴竹”,这次改革也成为了中国扬琴民族化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件外来乐器经明代、清代的流传和演变,已成为当今中国的民族乐器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了。
在扬琴的传统曲目中,堪称经典之作的有着具有四川说唱曲种的《将军令》,有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弹词三六》,有着广东音乐流派的《雨打芭蕉》,还有能充分表现东北扬琴音乐效果的《苏武牧羊》《罗江怨》等。
一、扬琴演奏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扬琴演奏艺术源远流长,是各族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感的凝聚,更是中华民族审美追求的完美体现。因此,中国传统扬琴演奏艺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表达方式、演奏流派。
1.扬琴独特的四大流派
扬琴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通过吸收中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养分后,而逐渐形成了扬琴独特的四大流派。
其一是广东扬琴音乐,音乐题材主要以优美的渔歌、抒情的山歌和独特的客家民歌为代表。在演奏技法上一般运用加花、衬音、坐音、顿音、密打等技巧,而在艺术风格上以突出明快、活泼、爽朗、清新等特点。其二是江南丝竹扬琴音乐,此流派是从江南音乐中分离出来的另一种音乐形式,在其演奏风格上主要以表现衬音、倚音、花音、颤音、轮音、坐音等技法为主,还有就是在润饰加花的技法上运用的更为突出,使得音区的变化与对比表现的更为分明,旋律更为平稳、柔和、含蓄,曲调更加优美细腻。其三是以扬琴独奏曲著称的四川扬琴音乐。四川流派就在音乐唱腔上更为刚劲有力、粗犷豪放,而在演奏技法上比较常用咕噜音、浪竹音和收竹音等,其在音乐特点上更为刚柔并进、浑厚有力,在音乐表现力上更具丰富性,在音乐内容上也更具叙事性。其四是东北扬琴音乐,此种流派在演奏形式上深受东北民歌、辽南地区皮影戏的直接影响,题材主要以民间小曲、小调为主,演奏技法一般以揉、压、颤、滚、滑、勾、轮等较常用,在演奏特点方面,东北扬琴不仅能在伴奏中崭露头角突出特点,而且还能在独奏中得到人们赞美与认可。
2.扬琴独特的审美追求
传统扬琴演奏艺术具有着独特的审美追求。首先它具有着超越时代的民族性与文化的共通性,其次它还具有穿越历史,超强的生命活力以及强大的包容能力。这些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贯所为,无论跟过去相比还是与现在比较,这点都是毋庸置疑的结果。扬琴虽是外来乐器,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演变,它已经深深地烙上了中国民族的印记,在遇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时,它既能突出强烈的民族主体性,又能显示出兼容并包的气度,因此,中国传统扬琴演奏艺术才能够生生不息地发展壮大,并走向未来。
3.扬琴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扬琴演奏艺术在情感的表达方面,一直是讲究求真求切的态度,在“抒情写意”中,“情”始终是占据首位,并始终以注重表情、渲情为艺术的传统,突出情感的表现才是扬琴音乐的主要的目的。我国传统扬琴演奏艺术是本着立足于情,以情为真,以情为美为情感的遵循逻辑,并本着以情为真,无情为假,有情则长,无情则短为重要的演奏原则,因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扬琴演奏艺术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二、扬琴演奏的基本要素
演奏任何一个音乐作品,都离不开音准、音色、节奏、力度等基本要素,这些不仅是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表现音乐的思想、内涵,情感的重要途径,更是演奏者诠释音乐不可或缺的因素。
1.加强音准训练
所谓音准是指人们在歌唱或演奏乐器时在音高部分所表现出的准确性;对某一种律制的音高必须相符合或相适应。而我国扬琴基本采用的是十二平均律调音,在音准表现训练方面,我们主要应在固定音律的调制、各音位的排列以及合理运竹击弦等方面加强练习。首先在调制扬琴的固定音高上,需要演奏者具备熟练的音乐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在振动频率比上加强感知能力的培养,只要演奏者肯下功夫,就一定会在辨别固定音高、音准及音程关系等方面有所成就。其次根据不同的扬琴,其各音音位排列的不同点,以及排列的基本规律与各音位的相通点,来熟悉并掌握扬琴的两排码、三排码、四排码、乃至各形制音档的不同排码,这样才能够使演奏者更准确击弹每个音。最后通过击弦点、持竹点、发力点、平衡点的有机结合,再将不同乐曲演奏中音位的变化,以及身体的中心带动手臂运行时与琴体的平衡感加以训练。这样演奏者便可以达到熟练自如、准确无误把握音准。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也就不会掺杂任何负担地传达音乐思想与内涵了,因此证明音准这一基本要素在音乐情感的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注重音色的变化
音乐是声音艺术的生命,而像扬琴这样的弹拨乐器,其发音特点主要以点状延续为主,这样它所产生的旋律性并不强,但共鸣箱却是较大的,因此扬琴在弹拨乐器中是余音较长的乐器之一。而产生的音色是受每个音所含泛音的数量以及各个泛音的强弱变化所决定的。不同的乐器及不同的发声器官在发出同一个高度音时,根据振幅的频率与强度的变化,所产生的音色也就大大不同了。因此,演奏者必须熟练地掌握音色变化,如若不然就会出现浑浊一片,模糊不清,甚至干扰到旋律线,影响整个乐曲的音乐效果。因此,掌握扬琴的音色变化,对演奏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3.掌握节奏韵律的拿捏
在音乐中节奏韵律发挥着推动的作用。节奏就好比连绵起伏的波浪,无论是从波峰还是到波谷,这样来回往复,循环而至,就逐渐形成了具有着生命力的节奏组合。同时节奏又作为音乐中的时间因素。由于音乐是从时间上开始乃至布局,这样也使之节奏不能脱离声音本身的特殊性而独立存在。也因此,节奏就成为了音乐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古至今诸多的理论家都深信,节奏是根源于生命物质中跳动的脉搏,是最本源的身体反应所发展出的一种律动。而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律动,就是赋予音乐生命的灵魂,因此,节奏对扬琴的演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把握力度的控制
在演奏中力度的控制是指在音乐演奏中掌握音量强、弱、快、慢的变化,在演奏任何风格的乐曲时,无论遇到从最弱音到最强音,还是从最快音转换到最慢音,都要求演奏者能够将力度控制的游刃有余,这样能够加大音乐的感染力。而在音乐中如何更好地控制力度呢!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不仅要深入了解乐曲的结构与内容,还要熟练掌握乐曲的表现风格以及情感的变化,同时,还要求演奏者在手臂肢体的控制运用上做到精准完美,以及在持竹、击弦、发力这一过程中做到正确无误,这样演奏出来的乐曲在听觉上、视觉上才能与观众达成共鸣。
总之,扬琴这个原本外来乐器,自明末清初传入,经过中国几百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在经过演奏者不断地完善与创新后,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民族乐器,今后我们还要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争取使我国的扬琴之声更加出神入化,韵悠神远,使我国的扬琴演奏艺术拥有更灿烂更辉煌的明天。
[1]姚晓琴.对扬琴演奏艺术的探讨,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1.2.27-28.
[2]马凤霞.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及流派[J].艺术教育,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