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要务谈
2013-07-14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200000
徐 皓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上海 200000)
“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到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构建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解决农民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上海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多元、多变、多样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建设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聚焦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创新统筹协调平台,拓展内容供给渠道,加强对于需求的培育引领,把服务阵地、服务主体、服务机制作为三项重要工作来加以推进,探索出了具有上海都市特色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
一、推进阵地扩容,实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向广覆盖、高效能的转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对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是阻碍信息化时代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城乡文化权益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因此,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加快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阵地建设,保证农村居民可以经常、就近、便捷地获得基本的文化服务,逐步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是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总和,包括各种文化历史遗存和文化站、戏台、放映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场所,是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立足之地和用武之地。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中,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先进文化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就成了他们最佳的去处。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充分用好这个阵地,多搞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农民喜爱的群文活动,就能培养出良好的道德信仰和文明乡风。只有强化阵地,用先进文化武装农民,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才能更好地推动“三农”工作的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阵地扩容工作中,上海的一些做法值得推荐。据政府《2011年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始自2011年,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工作已延伸到了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依托活动室,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农村信息苑、农家书屋建设“四位一体”也已全部落地。现已完成有线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每个行政村每月都能放映一场电影。
“十二五”伊始,上海已建成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室1616家、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1771个、农家书屋1513家(本统计数字见《2011年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服务下移”的原则正在日益显现成果。
二、完善服务主体,实现从传统模式向多元化的转变
近年来,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客观存在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单一、服务内容较为单调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难点,上海在组织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不断完善服务主体, 使之从传统模式向多元化转变。
上海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织模式有三种,以政府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主体、以农民为主体。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促进这三种文化服务主体的大力发展,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落后的状况。
着力点之一:大力发展以政府为主体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把政府自建型、政府购买型和政府补助型服务方式落到实处。政府自建型,即政府出资建设、创办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农民提供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购买型,即政府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出资购买能够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设施和物品。政府补助型,即政府对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其他社会组织(包括村委会、村业余文化队伍等),以补贴或奖励的方式给予适当的补助或补偿,激励他们更好地为农村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着力点之二:大力发展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采用公益组织捐助型、公司加农户型和专业户联合型三种形式开展工作。公益组织捐助型,即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民营企业家和国家机关的捐助,在村里兴建文化设施,举办义演、展览等文化活动。公司加农户型,即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文化企业与具有一定文化资源的农户相结合,共同兴办为农民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文化实体。专业户联合型,即村里的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资源优势和产业集中度的文化企业,按市场运作的方式为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着力点之三:大力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即由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由农民群众自筹资金,以自行组织、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的方式,创办村级业余剧团、村级业余文化队等。
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工作中,上海的一些方式可供借鉴:这两年,市文广局和市新闻出版局有个举措,在覆盖全市行政村的1513个“农家书屋”基础上,启动了“农家书香五个一百”。即每年向书屋推荐100种图书,组织100场科技、文化讲座,评选100篇“农家书香”优秀征文,评选100名书屋优秀管理员,建立一支100人的导读志愿者队伍,以此推动“农家书屋”的管理和使用。此外,上海正在着手探索运用数字、网络技术丰富“农家书屋”的内容建设和阅读服务。目前,闵行区的村民已率先拥有了自己的“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
为保障农村文化服务主体建设,上海在培育高素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方面也做了一定的探索,市文化部门按照存量优化、增量优选原则,建立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和资质认证办法,建立公共文化人才资源库,构建专业人员、文化社工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例如松江区通过全区“百姓明星”评选活动和系列培训,整合市、区两级资源,培育有志于、有能力、有时间的村级文化指导员,兼职担任农村的业务辅导和组织工作;又如青浦区徐行镇小庙村,广泛吸引农村中文化、教育、科普、体育等人才,通过招募、选拔、培训,建立起一支志愿者队伍,参与到村文化活动室的运行管理。文化志愿者来自群众,了解群众需要,参与运行管理能随时反映群众意愿,帮助村文化活动室改进工作。
三、创新管理机制,实现从单一渠道向大循环、全社会的转变
随着为基层服务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以及财政状况不断改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条件有了很大变化,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改革创新应及时提上工作日程,使之更加适应时代要求。以上海为例,为了真正形成长效、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做了三点尝试:
一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制定《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配送管理实施意见(暂行)》,对文化产品的配送全过程进行规范,组织和协调,有关各方向基层、直至村级文化单位输送公共文化服务和备选服务“菜单”,把文化产品的选择权交给基层、交给受众,转变传统的“上面送什么,下面看什么”,为如今的“下面要什么,上面给什么”。
二是,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作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坚持公益性质,以服务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基本准则,在各级文化单位、直至村级文化单位,开展设点服务、流动服务、定向服务、特色服务等,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将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工作延伸到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开展集书报阅读、信息服务、科普、普法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
三是,培育和发展新农村文化服务非营利组织。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登记程序。运用公开招标、采购等手段,使各类非营利组织能够通过竞聘、应标等合法渠道,参与城乡、直至村社的公共文化服务。
工作实践证明,只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确定以基层群众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实现从单一渠道向大循环、全社会的转变,才能更好地提高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共建共享,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实效的发挥。
文化是农村建设的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完善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紧紧抓住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以政策为标杆,改革管理体制;以规划为导向,推进文化阵地的扩大;以内容为抓手,提高服务产品的质量;以乡镇为辐射源,带动村级单位的全面发展,使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又上了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