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因剖析 策略跟进
2013-07-13黄琼兰
黄琼兰
新课程观强调,教与学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认知偏差与不断纠正认知、完善建构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应当清楚认识到出现错误正是学生主动思维产生的结果之一。当学生的作业中出现各种错解,我们要正视现状,直面错误,进行深入剖析,了解其错因,再采取针对性策略进行反思性教学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实效。
在六年级“圆的认识”一单元中,有一道常见的数学题出现的错解,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铸造厂要生产一种环形钢板,这种圆形钢板的内圆半径是6厘米,外圆半径是15厘米,环形钢板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作答情况:这是一道练习卷中的题目,主要有以下四种错误答案:①6×6×3.14+15×15×3.14〓〓〓②15×15×3.14
③15+6=21〓21×21×3.14〓 〓④6×2×3.14+15×2×3.14
出现错误人数最多的是第一种答案。此题本是一道典型的求环形面积的生活题,也是学生经常接触的题型,可为什么还会出错。原因有:其一,学生对环形这个概念不是很明确;其二,没有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缺乏有效处理信息的能力,未能将所求的生活问题与环形面积建构起联系;其三,学生缺乏相关生活阅历,误认为环形钢板是把大小两圆重叠在一起的;其四,没有有效选择策略,通过画图或其它方式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图形符号,把抽象文字化为直观图象来搭建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失去了表象支撑,从而导致的失误。
细思量,寻策略。面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本人认真反思,及时调整教学,采取针对性策略,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养习惯,重细节,提高解读信息能力
学生出现各种干扰正确解读数学信息的原因,就是他们还没有具有较好的阅读信息习惯与能力。由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习惯和能力。我们知道,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隐藏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如何从其中获取,并有序整理,有效利用,这就需要方法得当。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获取现有信息的策略引导。
让学生仔细浏览、认真阅读所有信息,鼓励多读几遍,理解透每一幅图的意思、每一个字、词、句的含义,分析图、文、数据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解读文本信息时,要鼓励他们想像文中描述的生活事件、图形原貌,即在头脑中放电影、构图。学会用自己的简洁性语言表述题中信息之间的联系,即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情境)中所陈述事件的本意以及从数学角度理解的题意;再用简单图示再现数学事件过程,分析其数量关系。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强调或训练解说信息,久之学生会逐渐形成习惯。例如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它的1/2,加水满杯后再喝它的1/2,再加满水后又喝它的1/2,这时杯中剩下的是水多些还是牛奶多呢?本题学生如果想像其喝牛奶的过程,再用简单的图形描述,如图:
这样,就能帮学生把抽象的推理过程直观化,其思路就具体在案了。
二、抓本质,重过程,丰富知识建构体验
影响学生正确解决数学问题除了非知识性因素外,受知识性水平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相对滞后,对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的理解不够透彻,也会造成解题的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数学本质,让学生经历知识建构过程,丰富多种感官体验,促进直观表象与抽象涵义的高度结合,想象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双轨并进。
解决问题需要对相关数学概念的理解,而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需要直观表象的支持。如果学生对某些数学名词、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就不能够准确地分析其数量关系,从而灵活选择策略解决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概念教学及作业讲评中,学生模糊的概念,应尽可能地采用直观教学,应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操作活动获取感性经验之后,再对动作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抽象,借助图形等中介,帮助学生建立起具有一般性、概括性的数学表象。再次,当抽象出概念后,可“回到”形象,进一步内化概念。让学生经历“形象——抽象——形象”过程,把数学概念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并在运用中巩固和深化。如认识圆柱表面积,可以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通过看、摸、剪、展开和折叠等活动,充分感知圆柱表面积的概念后,再闭眼想象表面展开后的样子。接着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物品的表面积,通过常规练习和变式练习来加深理解和巩固。又如错例中学生对环形不够了解时,可通过出示教具或操作(如可让学生自己剪一个环形纸圈,亲眼感受外实中空的环状)、画图等直观方式教学。
(责任编辑: 陈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