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心理调查研究

2013-07-13林文瑞林兆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家长同学

林文瑞 林兆星

合作乃是群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同心协力,相互促进的合作性行为。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活动中,同学间的关系是合作的,但又带有些竞争性。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儿女,许多时候以自我为中心,少考虑他人,少考虑合作,而当今社会和宣传媒体又过多强调竞争,少提倡合作。社会要和谐,离不开大家的合作。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要培养学生许多良好的个性,其中也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行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为主,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情感比较稳定,这些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行为带来可能,并带有这个阶段的特点,因此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心理问题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一、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心理问题调查问卷》,调查了福州市六所小学五、六年级各一个班学生共593人,其中有效被试579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

《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心理问题调查问卷》是笔者在查阅大量有关小学生合作心理文献,对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及教师访谈及多年来从事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该问卷涵盖了小学生合作心理的基本特点、合作动机、合作中的体验、合作后的感受的方面的内容。

二、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心理基本特点

1.普遍有合作意愿,尤以集体活动中为最多。在本调查中,有97.4%的学生有合作意愿,其中班级集体活动中有合作意愿的学生占83.2%,在学习活动中占62.2%,在家庭生活中与家长合作占18.2%,班级集体活动中大家年龄相近,有共同的活动任务和目的的,大家合作意愿最高;而在学习活动中,虽教师有提倡同学们要合作学习,但教师同时也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而在家庭生活中,许多家长许多事包办代替,剥夺了小学生与他们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因而小学生合作意愿也低。

2.在许多活动中,多数学生优先考虑独立完成,而后才考虑合作。在各种活动中,有65.6%的学生表示遇到问题时,先考虑独立完成,而后考虑合作,而34.8%学生表示马上就考虑合作。有76.8%的学生表示遇到活动复杂、难度较大的任务时,想到大家要合作,借助集体智慧完成任务;但仍有23.7%学生表示即使遇到难度大的任务,还是想要独立完成任务。在集体活动中,学生往往既考虑合作,又考虑独立完成,教师、家长经常教育学生凡事要自己先考虑,自己独立完成,所以大多数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考虑独自完成而后思考合作完成就不奇怪了。当学生遇到难度大的问题时则想到合作,借助集体力量完成任务。

3.在集体活动中,多数学生认为三个人合作较适宜。在调查中,有69.3%的学生认为三个人合作较适宜,认为三个人意见容易集中,达成一致,对问题的思考面也能够基本覆盖;11.2%的学生认为四个人或以上较合适,认为可以更多地吸取大家的意见,但也表示遇到意见不一致时采用表决的方式;有19.5%的学生认为两个人合作就可以了,可以比较快速地达到意见统一。

4.选择合作伙伴,多数同学以兴趣为中心,选择同性别同伴。在调查中,如果让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同伴,有72.2%的学生选择以兴趣为首要条件,如果兴趣一致,容易相处,容易合作,容易达成一致,有8.1%学生考虑到互补,认为活动中互补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对方短处,有助于更有效地完成任务,有19.7%学生考虑到能力因素,认为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任务完成的状况。在调查中,男生选择男生合作的占97.3%,选择女生合作的仅有2.7%,女生选择女生合作的占90.2%,选择男生的占9.8%,他们都表示同性别容易沟通,习惯等也相近,女生之所以会选择男生会多些,认为一些男生较勇敢,动手能力较强,“鬼点子”多些。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动机特点

1.大多数学生选择合作为了完成任务。在调查中,有59.2%学生表示之所以选择合作,是因为通过合作可以克服一个人力量有限的不足,通过合作,集聚大家的智慧,增加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快速圆满地完成任务。

2.有的学生选择合作,是为了增进友谊。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需要交往,需要友谊,而通过合作,能够增进同学的关系,能够增进同学间的友谊。而30.6%的同学选择合作是为了同学间的友谊,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孤独感较强,迫切希望通过合作,增进友谊,减少孤独感,减少焦虑。

3.当看到自己不足时,合作动机增强。有22.4%的同学表示当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强时,在活动中完成任务比自己出色时,很想与同学合作,能够多学到一些别人的长处,能够多学到一些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当然也有13.1%的同学表示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反而激发了自己要独立完成,要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决心。

4.有少数学生选择合作,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有18.4%学生表示对一些兴趣不大的活动,之所以选择合作,是想节省时间,尽快地完成,减轻自己的负担。但如果面对大家都不感兴趣的任务时,大家都把能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同伴身上,会导致完成任务效率低下,有可能比个人单独完成任务花时间更多,大家心情也不愉快,互相埋怨。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中的体验特点

1.学生合作中情感的变化。在学生合作进程中,有90.4%的学生表示感受到情感的变化,当同学间合作顺利时,大家都感到愉快,彼此间关系融洽;当遇到困难时,大家意见不统一时,有可能产生埋怨;问题解决了,任务完成了,大家有可能又很高兴,停止了埋怨。

2.合作中如果自己的意见被重视,会感到很高兴。有83.3%的学生表示在合作中,如果自己的意见被采用,会感到很高兴,自己的虚荣心也得到满足;有67.3%的学生表示如果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不被采用,自己在合作中的作用就显现不出来,会感到不高兴,会觉得这个合作活动没意思。

3.大家都不喜欢“捣乱者”,也不喜欢老师“场外指导”。在调查中,大家都表示欢迎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希望大家在一起紧密合作,完成任务。有97.7%的同学很讨厌捣乱者,他们既不能够对完成任务起帮助作用,却在一边起消极作用。

有83.3%的学生表示活动让学生自己合作,自己完成,不喜欢教师或大人场外指导,干扰活动正常进行。

4.大家喜欢有一定难度,确实需要大家合作的内容。如果活动难度小,简单合作就完成了任务,有91.3%的同学认为这样的合作没有意义,不需要合作;有72.8%的学生喜欢有一定难度,的确需要大家合作的活动。这样同学们积极思考,充分调动积极性,密切合作,完成任务,这样的合作才是真正的合作,才有意义。

(四)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后的感受特点

1.合作活动结束后,学生归因不同。有81.2%的学生认为任务完成的好是合作造成的;如果任务完成的不好,有56.2%学生认为是因为大家没有合作好,合作本身没有错,只有43.6%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合作才导致失败,认为如果不合作,反而有可能可以完成任务。

2.如果活动完成的好,合作愉快,多数同学还会考虑以后继续合作。有83.5%的学生认为如果任务完成的好,大家合作愉快,以后还想继续合作。有16.4%的学生认为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再考虑合作事项。有32.6%学生认为即使任务没完成,也不能单纯地否定合作的作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76.3%学生认为只要合作有意义,都应该考虑它。

3.多数学生认为合作中也应该考虑竞争等因素。有62.4%学生认为合作活动也应该考虑责任感、竞争性、谦让等因素,学生也认为合作活动中也有责任感、竞争性、谦让等因素参与其中,教师、家长等也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4.多数学生也会初步检讨,反思自己在合作中的表现。有73.6%的学生表示活动结束后,自己也会检讨,反思自己在合作中的表现,哪些方面表现比较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在合作中自己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与大家关系相处的融洽不?自己学到了哪些东西?在哪些方面自己应该改进?

三、教育建议

(一)教师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心理的指导。教师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心理的指导,把同学间合作心理活动看成是适应学生生活、适应集体生活,增进同学友谊,提高活动效率的途径,要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要教育学生对合作心理和行为要有一个全面、正确、客观的认识,要把合作和人的责任感、人的独立性、竞争、谦让等联系起来认识,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合作与一个人的素质提升、健全人格形成有紧密关系。

小学高年级学生还是未成人,教师和家长应耐心、细心地指导学生合作行为。

(二)教师、家长要做合作的榜样。教师、家长要做学生合作的榜样。在许多合作活动中,教师家长等采用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注意合作的“度”。在合作活动中,表现出合作的责任感,独立性,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合作中表现出谦让等好的品质。

(三)要注意合作实践,提高合作能力。如果小学生合作仅停留在意愿阶段是不够的,应多让学生参加各种合作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行为、合作习惯,可以设置一些情景,设置一些困难,让学生心理产生冲突,在冲突中利用合作完成。

(责任编辑:闽 晓)

猜你喜欢

心理家长同学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长错了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小测试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