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牌坊联赏读

2013-07-13张东继

对联 2013年13期
关键词:何应钦薛涛牌坊

● 张东继

牌坊是中国古代一种门洞式的建筑物。 一般用石、砖、木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有的还刻上图案、花卉装饰。 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园林或街道路口。 在建筑上起到入口标识、行进导向、组织空间、点缀景观的作用。其内容通过题字、题联,以标榜功德、宣扬礼义和人伦道德。 现今常在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街道、路口,建造钢筋混泥土的牌坊,以导向景观。 在节日活动时,也常搭建临时性的牌坊,张灯结彩,以示喜庆。 牌坊形式结构有单跨式和多跨式, 传统牌坊多为多跨式。

从牌坊功能上看,大体有纪念性牌坊、功德牌坊、节孝牌坊、景观牌坊和临时性的宣传牌坊等。

纪念性牌坊

名城首受降,实可知扶桑试剑、富士扬鞭,还输一着;

胜地倍生色,应推倒铜柱记功、燕然勒石,独有千秋。(何应钦撰)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同日,蒋介石命令何应钦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接受日本投降。 二十日,何应钦由重庆飞抵湖南芷江, 二十一至二十三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的谈判代表今井武夫抵芷江与何应钦等会谈日军投降事宜。九月九日,何应钦在南京主持了受降大典。 次年二月,国民政府在湖南芷江新建抗日胜利受降纪念坊,何应钦特撰此联悬于牌坊上,以示纪念。

何应钦(一八九零——一九八七),字敬之,贵州兴义人。 曾任黄埔军校总军事教官、教育长。 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参谋总长、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行政院长等职。一九四九年去台湾。

上联的『扶桑』即日本; 『富士』,日本第一高峰,亦指代日本。『一着』,同『一著』,本谓下棋落一子,喻指行事的步骤,『输一着』讥讽日本输了一步。 『名城』指芷江,因在此受降而闻名。『试剑』『扬鞭』讽指日军的武装侵略。下联的『铜柱记功』,《后汉书·马援传》: 『援到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 』既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又作为马援征伐功劳的象征。 『燕然勒石』,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 抗日的胜利,其意义远远超过古代的这些『记功』『勒石』,故说『应推倒』。 中国接受日本投降,将永载史册,光耀千秋。 对联在我国现代史上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它以典故作陪衬,有意突出对联所表达的意义,对仗工整。

仰望晴空无际;

俯听江流有声。

——佚名

为纪念妇孺皆知的大禹疏江治水的功绩,在湖北汉口建有『禹功矶石坊』一座,这就是牌坊上的一副对联。 大禹立足疏导,亲临指挥,栉风沐雨,历十年艰辛,终于战胜了洪水,百姓从此安居乐业,故深得百姓爱戴。

上联的『晴空』和下联的『江流有声』都有双关之意。 过去洪水泛滥,暗无天日,百姓罹难,苦不堪言。现在,摆脱了洪水灾难,有如『晴空』万里『无际』。过去洪波起伏,横流淹没人畜庄稼,现在水流畅通,人畜摆脱了威胁,似乎发出了欢快而有节奏的水声,所以说『江流有声』。对联采用反对形式,对仗非常工整。

功德牌坊

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饰崇丽,荡漪斓,系客垂杨歌小雅;

元相诗篇,韦公奏牍,总是关心则一;思贤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续离骚。

——陶亮生撰书

这是成都望江楼公园的门面牌坊联,牌坊位于锦江南岸, 是清代为旌表唐朝女诗人薛涛而建的。 薛涛,字洪度,今陕西西安人。 父薛郑官蜀早亡,母孀居贫穷,遂沦为歌妓。 她善歌舞,工诗词,名士韦皋、元稹、白居易、杜牧等人曾与之唱和。 作者陶亮生,当代人,系一九八二年撰书。

上联『少陵茅屋』,指杜甫草堂。 『诸葛祠堂』即武侯祠。『饰崇丽』指修饰得既崇且丽的崇丽阁,望江楼即崇丽阁的别称。『荡漪斓』,即荡舟于水波潋滟的锦江。『小雅』,《诗经》中的《小雅· 采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句, 意为杨柳垂岸的锦江分外诱人。 对联将薛涛与杜甫、诸葛亮的成就、声誉相提并论,称之为『鼎足而三』。

下联的『元相』,指唐代诗人元稹,他与薛涛多有唱和之作。 思贤才句则赞美薛涛的美貌多才, 认为其诗歌可以承续屈原的名作《离骚》流传后世。

全联赞颂了薛涛的文学才华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此联重事实,文字朴实无华,善用对比,善用自对,而且自对、互对均工。

赤兔追风,休错认将军白马;

青龙偃月,从此消浩劫红羊。

——佚名

这是建于湖北江陵县城西北『余烈山牌坊』的对联。 此坊为清代建筑,坊后为祀关羽和白马将军庙。 对联扣紧关羽生前特点,一是他常骑的赤兔骏马,二是他常使用的青龙偃月刀, 从中表现关羽的英勇忠义性格。 上联的『白马』,有双关义,既指白马将军这个人,又隐含了地名典故: 白马,古县名, 即关羽斩袁绍将领颜良解白马之围的地方。 下联的『劫红羊』即『红羊劫』: 古人认为丙丁属火,未属羊,迷信说丙午、丁未两年为国家发生灾祸的年份, 因称国家的大乱为红羊劫。 对联写关羽为消除红羊劫所立下的战功。联中四个颜色词、四个动物词、两个天象词,都对得十分工巧。

节孝牌坊

柔顺安贞,淑德与行山并峙;

宽和惠爱,贤声共卫水同流。

——佚名

这是旌表明穆宗第四子朱翌镠之妻的对联。 牌坊在河南新乡,作者失考。 上联颂扬其温柔孝顺的性格和忠贞坚定的节操。将其美德之崇高喻之与太行山『并峙』。 下联颂其待人之宽厚贤惠, 并将其贤德的声誉比之『共卫水同流』,永远川流不息。 卫水,即卫河,在河南新乡市。对联善用比喻,符合女性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莱彩有娱亲之乐;

芦衣无怨母之心。

——佚名

传说清代赣南某县有一一连几代奉亲至孝家庭。某夫妻八十大寿时,其亲族特为这个家庭建一牌坊,旌表其孝义高德。牌坊上书有这副对联。其实,这副对联并非当时当地人所作,而是借用的一副古对。

上联的『莱彩』,《孝子传》载,春秋时楚国隐士莱子侍亲至孝, 年届七十还常穿五彩衣裳供养父母,并常卧地作小儿哭,以博得高堂二老欢心。 『芦衣』,《孝子传》载,孔子弟子闵子骞,性孝。 幼时受后母虐待,冬天以芦花代絮为衣。 其父知道后便欲休弃后妻, 子骞则跪地劝父曰: 『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其父便打消了休妻的念头。从此,后母也受感动,并改过自新。 此联以莱彩、芦衣的典故作比,表彰主人行孝的高风亮节。

景观牌坊

画栋耸重霄,依凭日月;

雕檐接碧汉,会合风云。

——佚名

这是河南汲县『望京楼石坊』的对联。对联通过『耸重霄』『接碧汉』和『凭日月』『会风云』四个动宾短语的描写,极言牌坊建筑的高峻,虽有夸张,却贴切自然。

叠嶂重洋,巩内外千年锁钥;

揆文奋武,壮东南半壁金汤。

——佚名

此乃台湾『接官亭坊』的牌坊联,牌坊位于台南市长乐街。 上联写台湾战略地势的重要,有重峦叠嶂的高山,又有广阔无边的海洋,那是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国防的天然屏障。 下联写台湾千百年来多次抗击外国侵略,取得了文治武功的辉煌成绩,在祖国东南威壮半壁江山。

『半壁江山(金汤)』是指虽经外国占领却失而复得,仍然保存下来的部分国土,台湾仍然屹立在祖国的东南部。『金汤』是『金城汤池』的省语,指代国土。 全联反映台湾在祖国领土中的历史地位和巩固祖国国防曾经做出过的重要贡献。

蘅皋蔚雨生机满;

松嶂横山画意浓。

——爱新觉罗·弘历撰

这是请乾隆皇帝为北京『北海石坊』所撰的对联。 北海石坊位于北京北海濠濮涧九曲桥。 全联着意自然景观的描写: 站在牌坊下近看,有一片长满香草的沼泽地,散发出馥馥芳香,有时下着密密细雨,显得一派生机盎然。昂首仰望,在绵亘的山岭中有层峦叠嶂的松树林,洋溢着诗情画意。对联寥寥十四字, 便把牌坊远近的勃勃生机和浓浓的画意勾勒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何应钦薛涛牌坊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初寻雪上飞
中国现存牌坊文化遗迹的地域分异及成因
一张抗战照片引发的历史解释
何应钦与一九三七年川康整军
蒋介石对何应钦亲密背后的嫌隙
书院文化对刘显世、王文华、何应钦等人物成长的影响
断剑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