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3-07-1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许 訢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一、会计监督职能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进而被逐步重视起来。2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入,随着经济生活趋向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会计监督体系也日益补充完善,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现阶段仍存在着很多不足。
1.会计监督职能的概念。会计监督是指依照国家法律和各种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对会计工作实行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地协调、控制、监督、督促,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
(1)马克思曾说“簿记”即指现代社会的“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也许多同志认为这是对会计职能的最全面概括,其中提到的“控制”本质就是监督的意思。本文认为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应根据当代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及当时会计的发展水平来理解。19世纪中叶,会计以会计、审计、财务、计划于一身,会计扮演着多种角色,因此,认为会计有监督职能是合情合理的。而在会计、审计、财务等学科已经独立的今天,会计的监督职能却在逐步削弱。
(2)所谓职能是指人、事物或机构应有的作用。所谓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监督职能"要求会计人员担负代理国家行使行政监督权,这不是会计所固有的职能,而外部强加的责任。
(3)说起会计监督,我们可以将之简单分为自我监督(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行为监督)和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监督。前者应当理解为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应当以行为准则或职业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自律),即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正如从事任何职业都应有其职业道德一样,做事应该有道德观念,自立自强,合法获利,稳定会计秩序。对于后者,会计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根据职位设身处地分析情况。
(4)会计监督是会计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监督,它与会计人员按准则、制度要求进行规范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后者则是以会计工作的性质为根本,前者是以相应职权地位为基础。若会计人员按会计工作规范提供信息,根据会计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参与决策也视同监督,未免把监督的含义扩大化。以往下去,在公司里面处处存在监督了。
(5)有意地放大会计职能,反会导致会计对其财务、审计、计划等工作互侵互阻,这种“侵权”行为使得职能界线不明确而发生的边界争议,增加管理难度,以此使利变为了弊。
2.会计监督现状分析。(1)会计人员由于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使企业会计监督不力。如今还有很多企业无法依据新的财务制度来监督和管理,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因而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的现象。其次,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与会计管理混乱新的《会计法》不同步。
(2)没有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体制,内部控制制度失调。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企业配备会计工作人员,从属于企业管理人员,甚至被企业经营者所同化,造成会计监督机构的形式化。曾经闻名全国的郑州亚细亚集团,它曾有过几个“全国第一”:全国商场中第一设立迎宾小姐、电梯小姐;全国商场中第一设立琴台;第一个创立自己的仪仗队;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辉煌一时。而它的倒闭,内部控制的缺失和缺陷难逃其咎。
(3)会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一些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低下,缺乏实事求是、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欺瞒做假账、随意挪用公款。
(4)会计监督权利的作用发挥不够。在一些工作职责中,会计人员缺乏对监督权利的意识,在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分析财务会计的执行情况,会计核算等工作中,会计人员不能有效行使会计监督权利。
(5)会计人员定位不清。扮演角色较多。会计人员肩负着双层任务,既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完成本企业的经济工作,进行核算、簿记、核数、年结、账目及成本分析报告除外,又为政府监督的一个基本环节,需要依据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方针、法律、制度、法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来监督所在企业的经济活动,还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税务、审计机关报告企业违反规定的行为。
二、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是会计监督的法律保障。我国已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会计法》,应尽快明确审计监督、会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从而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赔偿和处罚力度,对违规违纪和不遵守法律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严重处罚;同时更应该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证券法》、《经济法》等,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依赖于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相关人员的自觉遵守。
2.明确会计责任主体,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重中之重。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企业负责人理应要知管理、明财务、懂业务、晓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律法规,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对法律负责,这不单是为自己负责,更是为员工为社会尽责。
3.加强外部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以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基础,规定企业外部监督层次,将群众监督和专业监督结合起来,利于内外部监督的配合协调一致,利于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会计监督的有效性,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明确财产期限、清查范围和组织程序;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要明确;要明确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加强内部监督的措施防备内部相互制衡、监督机制的无效和约束措施的松懈,防止专横独断、滥用职权和越权行为,平等地对待中小股东的法定股权,保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二是作为会计主管部门的财政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管理层和会计等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此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实施环境。
5.严厉制裁,建立对会计违法行为的约束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市场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规范约束会计主体的行为,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一方面要积极建立会计诚信的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建立严格的会计失信惩罚机制。
6.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进行委派的一种制度。其实施对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保障会计队伍的纯洁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实现真正的公正性。
7.培养高素质遵法律的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认识。(1)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朱铬基总理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这十六个字,是当今会计人员的行为指南。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经济越发达,职业越社会化,道德信誉就越重要。会计工作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敢于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才能够更好地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2)会计人员应不断地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其思想意识。会计人员继续参加教育,深化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成熟的价值观。真正做到“诚信、真实、公正、可靠”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完善会计监督的有利途径。
(3)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能够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从全局出发,善用科学分析方法,发挥理解力和判断力,找到解决方法。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首先要主动的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同时国家、也要提供相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这些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效的得以执行。
三、结束语
事实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才是真正的“腐败祸水”。丧失监督、制约的绝对权力下,权力无所不用,无所不能。因此,会计监督是企业经营管理成功关键所在,利于防止企业走歧路。从更高更全的角度来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于加强我国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开展的有效性。因此,会计人员要学习和掌握新会计准则、会计法、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和相关应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身体力行,遇到事情就会迎刃而解。利于改善会计监督现状,规范会计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1]郑洪涛.中国会计领军人才战略的模式和效应分析.财务与会计,2006年第8期
[2]邓毛生.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经济师,2006年第10期
[3]闫燕.试探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中的缺失问题[J].财会月刊(会计),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