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开埠170周年

2013-07-12邵文菁

检察风云 2013年22期
关键词:工部局纪念邮票开埠

文·图/邵文菁

上海开埠170周年

文·图/邵文菁

2013年,是上海开埠第170周年,租界早已撤销,但上海却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如今是另一种“华洋共处”的面貌。120年前的那一场喜庆盛宴,不仅是一幕历史场景,更多的是历史带给今人的耐人寻味的思考。

1893年的11月17日,是上海开埠50周年的日子。在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的西方文化中,50周年是个盛大的节日。租界当局就积极筹划5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在报上发布通知,希望在每年的年会上了解与会纳税人对庆祝租界50周年纪念的意见。

当年的4月专门成立了“上海租界50周年庆典委员会”负责庆典筹备,由工部局总董亲自挂帅。另有11位名媛太太组成“女士辅助委员会”,积极为庆典征集方案。

上海开埠后的50年间,租界所在区域从一片江边的荒滩变成一个市面繁华、管理有序的现代化都市样板。正因为租界的繁荣,也让上海从一个海滨县城壮大成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于是租界当局认为,这50年是

上海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里,必须隆重庆祝。经过几番讨论,最终决定了开埠50周年庆典的各项活动:

一、庆典日期定为11月17、18日两天,海关及相关机构放假,解释举行赛会游行、名人演讲、军事演习、文艺演出、儿童游园等活动,夜晚在主要街道张灯结彩、燃放烟火;

二、在英国定制纪念章;

三、发行纪念邮票;

四、外滩公园装置喷泉,并作为永久性纪念物安放在那里;

五、用于庆典装饰用的经费不超过五千两白银,从工部局基金中支出;

六、联络租界华人会馆和法租界共同庆祝。

1893年11月17日、18日这两天,以外滩、南京路和跑马场为中心的公共租界被装饰一新,路边的楼宇、树木扎上彩绸,彩灯高悬。赶在庆典前落成的崭新的海关大楼,为外滩街景再添了一道风景线。外滩公园北部为纪念开埠50周年特别修建的圆形十孔喷泉在灯光折射下五光十色。庆典活动的内容有军事演习、游行、演说、赛灯盛会、儿童游园等。

17日早上9点半,租界万国商团会合英美德轮船水手,一路奏乐,沿南京路至跑马场演练,结束后原路返回外滩。11点,工部局总董施高塔先生致辞后,著名传教士慕维廉,身着公服在巴夏礼铜像前发表演说,滔滔不绝地叙述了上海开埠50年来的历史。12点演讲毕,枪炮齐鸣,震动崖谷。下午举行儿童游园会,傍晚以后,赛灯盛会正式开始,把庆典推向了高潮。第二天早上,赛会继续进行。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各尽其妙,沿着外滩招摇而过,来看热闹群众蜂屯蚁聚,堵得街道水泄不通。

然而,为50周年特别发行的邮票,在此期间也十分受欢迎,市民们纷纷抢购收藏。开埠50周年的纪念邮票由上海工部书信馆在1893年11月11日发行的,也是上海工部书信馆发行的26种商埠邮票中唯一一套纪念票。这枚纪念邮票的主体图案是西方神话中站在旋转的飞轮之上的“时运女神”福尔图娜(Fortuna)。福尔图娜是罗马神话最古老的女神之一。传说她司掌着人间的幸福和机遇。英国人很信奉时运女神,以此做纪念邮票的图案也许是感谢时运女神在这半个世纪给予的眷顾,也许借以希望好运可以接踵而来。为了防止纪念邮票被少数人抢购一空,工部局曾规定在头几天出售给任何人的邮票价值不得超过5元。但没过多久,邮票就卖完了。由于纪念票在英国印制,运到上海需时日,于是书信馆在12月14日,将同年5至9月份发行的第一版工部局局徽邮票加盖“1853 Jubilee 1893”字样,作为50周年纪念邮票。这两种纪念票,到现在依旧十分受邮票藏家的追捧。

相对于邮票而言,纪念章可就更难得了。工部局董事会开始时对制作纪念章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和计划,比如纪念章的设计方案、材质、数量、发放等问题,常常需要讨论,经常会发生变化。后来出于对价格、发放对象及是否出售等多重因素的考虑,最后决定制作600枚银章,100枚铜章。纪念章钢模的刻制和制作均在英国进行。但这样一来已经耽搁了一些时间,最终没能在11月17日的庆典活动前把纪念章做好。12月从英国发来的半成品到上海后,由长盛洋行为700枚“50周年纪念章”边缘刻字。直到年底及1894年年初才开始逐步发送。纪念章一律不予出售,银质纪念章授予工部局职员和捕房中的欧洲籍成员,铜质的则发给非欧籍成员。而这一举动也引发了印捕的抗议。

①改盖2分②改盖5分③改盖10分④改盖15分⑤改盖20分⑥开埠五十周年纪念邮票

开埠50周年纪念章(正面)

(背面)

开埠50周年的纪念活动是租界里的西人发起的。他们认为,上海的繁荣得益于开埠后西方文明的引进,租界50年来的巨大变化是西人辛劳建设的成就。中国人也是开埠后的受益者。但在庆典活动中,广大中国人也十分积极地参与其中,其中不但有看客,还有参与游行赛会的商帮团体。

其实,虽然上海开埠是由于国家战败后的被迫之举,带有一定的耻辱性,但中国的商人却是开埠通商后最直接的受益人,所以他们是中国人中最拥护通商贸易的。而且租界的管理权虽然在西人手中,但毕竟还是中国的土地,华人依旧占租界居民的绝对多数。租界的华人对租界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中国人理应为自己所做的贡献感到自豪。而租界当局也十分明白,只有处理好华洋关系,才是发展之道。于是,他们也十分乐意中国人参加到庆典中来,以体现租界华洋共处的“和谐”场面。

当天,参加游行的队伍有广帮、广肇公所、丝业帮、宁波帮等,中国商帮的游行队伍可以说最为壮观。在游行队伍的彩灯和横幅上标出的“寿”、“万寿无疆”、“预祝万寿”等标语,其实是巧借托词,同时庆祝慈禧太后59岁生日。但按习俗,逢十生日才大庆,这天连北京都没有大型的庆祝活动。也许是借庆祝万寿来回应社会舆论的指责,免遭“献媚西人”的骂名;也许是和外国势力暗暗较劲,以扬国威。当时中国人的矛盾心情我们现在只能揣测,不能体会了。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工部局纪念邮票开埠
1937年上海公共租界增捐风波述论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我国的“劳动节”纪念邮票
筑梦前行十九大 光辉篇章展方寸——品赏《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集邮漫谈及英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赏析(上)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筑路中的利益协调
近代温州开埠与温州海外移民
基于GIS与VR技术的开埠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分析方法建构
抗战时期上海的“煤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