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就业服务的前沿阵地——射洪县加强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纪实

2013-07-11王林

四川劳动保障 2013年3期
关键词:劳务输出劳务维权

为提高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近年来,射洪县紧紧抓住国家对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的契机,加大对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的建设,不断完善信息网络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2012年,全县实现城镇就业6608人、再就业2850人、帮助困难人员就业809人,失业登记控制率4.15%;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6万人,创劳务收入43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50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抓阵地建设,巩固就业服务平台。要做好城乡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如果没有阵地、没有服务场所是万万不能的。近年来,射洪县通过强化“整合资源,网络服务,信息共享”,基本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培训、社会保障“一条龙”服务模式,有效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

抓机制完善,提升工作合力是保证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前提。射洪县成立了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协调领导小组,专门协调解决基层平台服务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工作汇报制度,把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对乡镇、县直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的良好氛围。

抓阵地建设,强化工作保障是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基础。一是落实机构人员。以县就业局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为轴心,全县30个乡镇成立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15个社区成立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各乡镇设专兼职工作人员各1人,招聘村一级信息统计人员593名,各社区配有就业和劳动保障协理员85名,公益性岗位人员1425人,人员经费由财政解决。二是落实场地设施。先后争取到国家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和省级灾后恢复重建补助资金建设项目各1个,总投资830万元。建设有16个乡镇、社区及县级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固定场所,面积达6800平方米。

抓规范运行,加强群众服务是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关键。县级服务中心设置了政策咨询、求职登记、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派遣、劳务输出、失业保险、就业援助、信息反馈、监督投诉等办事窗口,实现就业服务的便捷高效。县就业局开通了“12333”就业服务热线电话,与30个乡镇15个社区联网,实行网上求职服务。服务中心采取“一站式”的服务模式,年服务5万人次以上。乡镇中心受县级中心的统一管理和业务指导,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保障进行动态管理与服务。先后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维权服务860人,处理各类劳务纠纷50余起,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组织城乡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2.8万人,组织农业科普、实用技术培训5万余人,组织劳务输出38.6万人,劳务收入43亿元。

抓试点项目,突出职能延伸是做好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新建、改建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3000平方米。投资630万元新建了天仙镇、复兴镇、洋溪镇、青岗镇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各300平方米。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太乙镇、大榆镇、金华镇、仁和镇、太和镇的社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极大地方便老百姓就近办理就业、社会保事宜。

抓示范工作,筑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高楼。射洪是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围绕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输出、维权和回引创业等工程,探索出了一条“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回引创业--跟踪维权服务”并举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运作格局,多年来保持了输出数量稳步增长,输出质量大大提高,劳务收入大幅增加,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得到保护,回乡创业者不断增多的良好局面。近两年来,全县开展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30多万人次;转移就业长期保持在年34万人以上,在2012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仍实现转移就业38.6万人,劳务收入实现43亿元。

强化领导,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成立了“射洪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协调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由县劳务办、就业局专门负责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输出、维权的统筹协调工作,30个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同时还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了30个劳务输出联络服务管理站,形成了县乡村和输入地“一条龙”的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管理网络。

落实目标责任,建立健全目标考核体系。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和修订全县城乡劳动力就业长中短期规划,制订年度计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通过召开领导小组协调会、就业工作总结表彰会、就业形势分析座谈会和下发文件等形式,把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就业等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县直相关部门和30个乡镇,并实行“首长负责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有效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畅通网络,构建培训服务体系。一是完善培训内容。大力实施“五十万城乡劳动力培训工程”,打造了一大批诸如“川建工”、“川厨师”、“川缝纫”、“川妹子”等品牌劳务;完善了城乡劳动力就业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层层落实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组织、动员工作,积极引导城乡劳动力大范围地参与技能培训。二是健全培训网络。县政府每年投入一定的扶持资金,建设一定数量的县级就业培训基地,建立了包括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的城乡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网络,逐步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运行机制。三是创新培训方式。建立了“银校合作机制”,即县农村信用联社与县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合作协议,由农村信用联社向县职中提供优惠贷款援助,由县职中提供担保,让贫困生可在县信用联社贷款读书,在校学习两年后,第三年由学校定向输送到沿海大中型企业打工实习,用所获劳动报酬还贷。这样既帮助了贫困学生按期完成学业并顺利实现就业,又为本地城乡劳动力就业储备了知识型、技术型人才。

扩大城乡就业规模,增加劳动者收入。一是健全统筹就业市场机制。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投资120万元建立了射洪洪阳劳务网站,实现了与全县30个乡镇、50多个技能培训点、15个社区以及全国部分友好用工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开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远程见工系统,实现了网上求职招聘服务,形成了以人社局、就业局等政府部门为主,社会职介机构为辅的用工信息网络和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服务机构,方便了求职者和用工单位。二是扩大成建制转移,带动多渠道就业。以县乡镇建筑公司为主体,集中组织成建制的城乡劳动力到县以外地区承包工程。同时,充分发挥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的作用,批量联系劳动力转移就业业务,年实现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达20万人以上。三是建设劳务输出服务驻外联络站。为稳定农民工输出队伍,维护农民工权益,搞好跟踪服务工作,目前已在射洪籍农民工较为集中的福建、北京、上海、山东、新疆、西藏、广东、浙江、湖北以及四川成都等地市级以上城市建立了30个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为农民工输出搭建了规范有序的疏通渠道。四是加强对外劳务合作与交流。与用工量大的省市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开展定点、定向输入,使城乡劳动力有目的、有组织、有效益地外出务工。近年该县与广东、浙江、江苏的十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每年可定向输出一万余人,大大拓宽了全县劳务输出渠道。

健全维权体系,保障城乡劳动力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一是建立法律维权服务中心。为了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该县在各乡镇建立法律维权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对外出务工人员推行法律承诺制度。近年来,协调处理劳务经济、伤残事故等案件1000余人次,为民工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同时,还开通了“148”维权咨询服务台和“12333”就业援助咨询服务台,为广大城乡就业人员维权服务和就业服务提供了方便。二是深化建设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在联络站建立了农民工党支部、农民工工会、农民工妇女组织等,把民工组织建设与民工所在地相应的组织机构有机结合起来,携手维权,形成双向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新机制。目前,联络站已成功办理农民工权益案件70余起,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其中广州、深圳联络站为在外因工死亡农民工的家属争得赔偿金额高达29.6万元。

“回引”创业,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把在外务工的成功人士吸引回乡创业,鼓励他们把多年的资金积累、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投入到本地来。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回引力度,做好了宣传引导工作,并以优惠的政策、优越的环境、热情的服务,把很多在外的成功人士吸引回乡发展;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主动出击,采取亲情说服,招商引资、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优惠等办法,激励他们回乡创业。先后已引回项目565个,回引创业3100多人,回引投资13.5亿元,创办实体600多个,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3000多人,有效解决了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

猜你喜欢

劳务输出劳务维权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维权去哪里?
劳务输出 职业农民 有序分流劳力 促进乡村振兴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完美 打假维权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劳务输出现状调查分析——以新疆泽普县维吾尔族人员赴东部沿海地区务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