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编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出版物质量

2013-07-10田东琰

卷宗 2013年8期
关键词:人才资源队伍建设

摘要:当前,一些出版物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出版编校人员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作者就提高出版物质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出一些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

关键词:出版物质量;出版编辑;人才资源;队伍建设

当前,人民群众在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强烈呼唤精神文化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广大出版编校人员以自己辛勤的劳动,不断推出精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而推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文化繁荣的背后也有一些内容质量不合格的出版物流入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在新形势下“加强编校队伍建设、尽快提高出版物质量”,是出版编校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严峻考验。

1 出版物质量事关重大、不容忽视

1.1 内容质量不容忽视

高质量内容的出版物,能够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品位,鼓舞人的斗志;给人以科学知识和技术,为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能美化和充实人的生活,给人带来愉悦和满足;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精神食粮,哺育一代又一代人茁壮成长;能传之久远,具有很高的文化积累和传承价值。而政治思想性低劣的出版物,则会对受众群体造成伤害,甚至诱发犯罪。有一种说法:“一颗子弹只能打死一个人,而一本坏书可以毒害一批人”。

近年来,一些出版社以盈利为目的,忽视质量,片面追求出版发行数量和品种,生产国家明令禁止出版的内容,这些出版物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迷信、庸俗和荒诞离奇等内容 ,迎合趣味低级、无知好奇、素质不高的读者。这些内容低下、质量不合格的出版物,严重腐蚀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危害了社会公德,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如果任凭这些精神垃圾产品出版,势必后患无。

1.2 编校质量不容忽视

出版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是“文化人”生产“文化产品”,编校质量和水平就代表出版物质量和水平 ,所以编校质量和水平不仅仅影响编辑个人、也影响出版单位乃至文化事业的声誉 。一些出版物质量不高,究其原因,是编校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能力平庸,对出版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质量疏于把关,甚至放任自流,导致出版物质量:一是粗制滥造,语言失范,逻辑混乱,文字差错百出,常识性错误司空见惯,其结果是坑害读者,误人子弟。二是急功近利,抄袭窃取。侵害作者权益,欺骗读者,误导消费者,破坏出版市场的正常秩序,危害社会公德,助长不良风气。三是盲目跟风,选题重复出版,造成产品积压和出版资源浪费。

1.3 装帧质量不容忽视

高质量的出版物,装帧设计优质,整体构思、运用协调,印刷、装订精致,以高雅的格调、朴实的风格吸引和感染读者。而目前一些出版物装帧设计无章法、构思混乱,质量粗糙,疵点频繁。出版单位自己都不满意,更不可能获得读者的认可和好评。

为此,出版物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文化和谐、社会和谐的建设。必须引起出版业界、特别是出版编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2 提高出版物质量是对编校人员的内在要求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为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编辑对文化传播的方向和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决定性的作用是由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中编校人员的职责所决定的。

2.1 选题策划

出版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广泛收集、积累、研究与本单位出版有关的信息,掌握有关学术、学科发展状况;了解读者的需求,掌握出版物市场的供求情况。使选题的确立是建立在准确、可靠、科学的基础上。

2.2 审稿

按照出版物的质量标准由责任编辑(初审)、主任编辑(复审)、总编辑(终审)坚持稿件三审责任制,对稿件的政治内容、学术质量、文字水平作出基本评价,确定稿件是否有出版价值,对有出版价值的稿件提出修改意见。

2.3 编辑加工

纠正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的失误,调整不合理的章节结构,删除重复的和与主题无关的句子,纠正语法、修辞错误及文字和标点差错 。

2.4 坚持设计三级审核制度

2.5 坚持责任校对和“三校一读制度”

编校人员在以上分级审读加工、校对、层层把关的过程中,力求保证对于文稿判断、评价的客观性,在最大限度内避免由于某级审读者、校对者的知识不足或责任心不强或工作疏漏而导致的偏差、失误。

将各种差错消灭在出版物出版之前。

为确保出版物质量,同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如样品检查、成品评审、次品召回制度及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责任机制等。

3 提高出版物质量必须强化编校队伍建设

拥有一流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有一流质量的出版物 ,人才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根本保证。但是,目前出版队伍现状是:人才资源匮乏、领军人物不足、专业骨干缺失、新老青黄不接。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大文化、大编辑、大传媒”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开发人才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尽快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生活阅历、熟练的文字水平、勇于开拓创新的编校队伍。

3.1 恪守出版职业道德,培养良好专业素养

优秀的编校人员在出版实践中必须努力做到五个体现:

(1)体现爱岗敬业的出版理念。把实现人生价值:体现在编辑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出版人不懈的追求和自觉的行动上;体现在生产高质量的出版物奉献给社会的光荣使命上;体现在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传播先进科学知识的伟大事业上。

(2)体现以“社会效益第一”为最高准则。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摆正两个效益的关系,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

(3)体现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牢固树立“以质兴社”、“繁荣出版重在质量”的思想,提高出版品位,拒绝低级庸俗,消灭不合格产品,所奉献社会的出版物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并不断提高优质率,实现出版物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

(4)体现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多出版好书为荣、出版坏书为耻”为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外部: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对作者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内部:对出版单位的声誉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对出版流程中环环相扣的各个岗位的同事负责,当然也包括对自己负责。

(5)体现清正廉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编校人员应该自觉的淡泊名利,以出版优质出版物为己任,抵制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克服无所用心、粗枝大叶的工作作风。面对稿件,要象进入高考考场一样,全神贯注进入工作状态 。

3.2 苦练内功,提升编校人员业务能力

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安身立命之本,出版编辑人员必须把勤学苦练,掌握过硬的业务能力作为毕生的追求,潜心学习、苦心钻研、虚心求教。

(1)提高策划能力。提高选题策划的正确性、科学性,编辑人员要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采集方方面面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判断,对市场需求提出明确性预测意见,为选题决策提供依据。在这一过程中,编辑必须要走出平庸出版、重复出版的误区,切实提高策划能力和水平,不断扩大老市场、抢占新市场,力争填补学科领域空白。

(2)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编辑必须具备语言文字能力,这一职业优势是对编辑工作的客观要求。编辑审读稿件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国家规范、规则和办法等, 应能熟练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具有敏锐识别语言文字应用中的常见差错的能力。具备有通过谋篇布局 进行编辑加工,精心润色,提高稿件表达效果的能力。具备写作能力, 在编辑业务中,有许多写作要求,如审读报告、选题报告等等的撰写,更重要的是编辑的写作能力决定文稿的加工水平的高低。

(3)提高社会活动能力。编辑必须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扩大社交面,有善于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大多数出版社转企改制、自主走向市场后,编辑更应提高这种能力。

加强与作者的交往。编辑离开作者就无用武之地,成为无源之水 。编辑要发现作者,选择作者,建立作者数据库,拥有一支水平高、数量多、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加强与读者的的交往。把出版物推荐给读者,帮助读者了解出版物的内容和价值。同时,倾听读者对出版物质量的意见,及时研究读者需求。

(4)提高判断能力。编辑工作包含着一连串的判断过程。对每一份稿件,编辑要从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方面以一定的标准进行衡量。分析判断其是否合格,是否可以出版。这种判断能力是学识、经验、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

(5)提高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在新时期决定编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编校人员要爱学习,勤学习、善学习,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增长本领,这是编校人员胜任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如果不加强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近年来,随着出版物的增多,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编辑工作范围扩大、过程加快、互动化增强、角色多样化。出版专业不仅需要传统纸介出版编辑,也需要数字技术和出版业务兼容的复合型编辑人才,需要具备现代传媒新的手段和技术的编辑人才,需要网络、计算机、版权、外语等方面的业务骨干,这就要求现有编辑人员要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本领域的新知识,对其他相关专业知识都要认真学习,勤于涉猎,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增强运用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水滴石穿。

3.3 更新观念、完善机制、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提高出版物质量,当务之急是培养出版编辑专业人才。

(1)树立:“人才兴社”、“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摒弃在选人、用人机制上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门第出身”和论资排辈的传统人才观。树立:“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对人才的投入是投资而不是成本”的理念。树立:“凡是在关键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都视为人才”; “人人都希望成为有用之才,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他的才干,这个人也容易成为人才”的理念。

(2)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加大出版人才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力度。按照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制定各个岗位的选拔和任用的条件,大胆选拔使用群众公认、确实具备编校工作能力的人才。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和岗位聘任制为核心的新型用人制度。转企改制的出版社,建立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分类管理制度。

(3)探索人才激励机制。 大力推进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岗位为主的分配制度,体现分配向有实绩、有贡献的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建立以岗定薪、薪随岗变的薪酬管理制度。

(4)完善人才考评机制。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手段,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根据不同层次、专业、岗位要求制定科学的人才评价和成果评估的标准。

(5)优化培训机制。为人才提供事业发展平台,不断提供在职培训、脱产培训等再提高的机会。加强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学历教育、进修研修。支持职工参加各种类型的短期进修班、培训班、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邀请出版和相关业界的专家定期或不定期来社讲座,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职工入社,先要接受入社培训,学习社规和业务基础知识。

(6)坚持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执业规定,凡是没有经过考试、考核并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不能在编辑岗位工作。

作者简介

田东琰(1973-),女,毕业于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现为辽宁大学出版社副编审。出版的文章有“言语理解心里过程研究","在比较和鉴赏中学习翻译","儿童,成人外语学习速度与成就之分析”,“中国图书出版走向国际化和实施图书走出去战略的思考”等。

猜你喜欢

人才资源队伍建设
“人才有价”充分释放人才资源市场活力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探究如何加强项目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基层女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一个县级市的调查
人才资源与企业经济的关联性探究
科学开发“五老”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