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数字资源中心建设与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2013-07-10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
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 王珠珠
建设背景
建设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要求。纲要提出了要大力开发教育资源,同时要积极推动资源应用,在工程中提到了要建设国家资源库,在这一系列要求下,我们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行动计划中的第一项列为教育资源的共享,而这个行动计划有三条,第一条就是建设一个公共平台,第二条是要不断地丰富资源,第三条是要建设一些资源共享的机制。刘延东国务委员对此也做出了批示,要求我们在建设国家教育资源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时要采用云技术。所以,我们在落实教育纲要和十年规划的要求时,就明确了采用云技术和云服务的模式。十年规划发布以后,我们就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要求,平台担负着推动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使命。这项工作是建立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基础上的。
功能定位
十年来,从学校教师到教育行政工作者,从各级各类学校到教育部,对资源的建设都花了很大的力气,但是总体上还是没有走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今天我们在做一个新平台的时候,第一个定位是必须要努力去回答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使老师和学生爱用,能够使企业提供者做得更多,更好,更适于教学的需要。我们有5个服务对象:老师、学校、学生、家长以及合作伙伴,我们不仅要给用户提供服务,也要为提供者服务。第二个定位就是我们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大体上有三个方面,一是空间服务。二是公益资源服务。中央电教馆、各地电教馆提供的优质免费数字教育资源。三是第三方资源和应用服务,我们要为第三方的资源提供服务,要通过一定的审查机制和评价机制来使企业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只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和专家来提供资源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走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技术架构
总体上来说,这是一个云的构架。我们将在底层租用大的通信公司,和中国移动合作来做好云的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开发云平台,然后我们整合各方面的云应用、云资源,最后通过用户喜爱的门户来提供各种终端应用的基础环境。
应用模式
针对学生的学习,我们提出了3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校,并设计了相应的应用模式。专递课堂包含同步课堂、推送资源、探究性学习三方面;名师课堂包含名师讲堂和名师导学;名校网校有网校选课、网校辅学两种模式。同时,针对教师的教学我们推出了网络协作教研,包括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三种模式。我们希望能够组织一些高质量的,本地和跨地区的调研,同时希望能够有名师的工作室为学生服务。我们准备在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试点的过程中去推进这些应用,一开始可能只从基础教育做起,但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有些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以上利用云平台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的10种模式目前还是一个设想,但这个设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我们过去的实践经验,我们希望在进一步推广过程中去验证。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两个特点,一是以优质资源为核心支撑平台健康持续发展。我们要下大力气使资源多样化,在多样化的基础上适应个性化和有效性的要求。二是以教师为主体带动学生、家长和机构的空间应用。只有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走向最新、最前沿的互联网应用,我们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才能以信息化为支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
运营思路和特点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引导企业共同来做。这个平台需要政府规范引导、企业建设运营、学校购买服务,同时要建设资源共享机制,保护资源使用者和开发者利益。平台的运营有以下几个特点:空间成为带动应用的新载体;空间和资源相结合;公益和市场相结合;试点和应用相结合;基础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
以前的10年我们没有走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未来5-10年,有5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很好的思考:①要学习理解什么是云技术、云服务和有效的资源。②应用驱动循序渐进。 ③在建平台与已有平台的关系。④中央、省及地市云服务的协同工作。 ⑤包含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资源与服务提供者发展需求。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推进的过程中去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