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导演:不留神就跟不上情节
2013-07-08张润芝
◎张润芝
▲《艺术家》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在电影技术出神入化的今天,这是一部由现代人拍摄的黑白默片。流畅、纯熟的节奏中,默片时代的美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个情节经典又精致,俗套又美好,音乐剧、轻喜剧、爱情剧等元素都融在其中,斩获大奖无数。
《艺术家》的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Michel Hazanavicius)是一位法国人,他带领一支法国团队,完成了一部向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好莱坞致敬的电影。电影赢得了巨大成功,同时收获了尖锐批评:利用人们的怀旧心理、故事毫无创新、照搬老古董……
电影公映前夕,记者越洋电话采访了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他说,自己在乎的是观众的观点,而非评论家们的:“评论家的工作就是开炮骂人。”至于这部电影是否存在某种程度的“投机”?他说:“我持否定的观点。”
七个星期完成疯狂作品
米歇尔无疑是个怀旧的人。他的前两部作品(《OSS117:开罗谍影》、续集《里约谍影》)就是如此。英国有邦德007,法国有特工117—后者早在1949年就活跃在银幕上了,比第一部邦德电影还早4年。米歇尔的两部OSS117 分别拍摄于2006年和2009年,上演的却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优雅风情。这次,他干脆玩起了黑白默片。
“拍电影之前,很多人说拍一个黑白电影是很疯狂的事情。”米歇尔说。他周围的朋友、演员、制片人,听到这个创意时的反应都是“笑了”:“好,好,但是你真的想要做吗?”按米歇尔当时的想法是,他要做一个有魅力的“主流电影”:“但是没有人认为市场已经为这样的一部电影做好了准备。制片人直接说,没有人想看那样的东西。”
米歇尔坦承要说服的第一个人是他自己,最终他决定试一试:“有时候你想做点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另一个理由是,默片有自己的魅力:“每个人都说,我们不再做黑白默片了。但事实上,我遇到过很多导演,他们都有一个做黑白默片的幻想,因为对于导演来说,这是一个讲述故事最纯粹的方法。这就等于说,你只用影像来讲故事,拒绝任何对白。”
在确定要做黑白默片之后,米歇尔并不清楚自己具体要拍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开始,他想拍一个吉普赛马戏团,“成本很低,而且很适合黑白默片的形式”。后来,他又想拍科幻小说《隐形人》(The Invisible Man),但是这个主意看上去“有点蠢”:“一个你看不见也听不见的角色?好像矫枉过正了。”
思来想去,米歇尔发现,如果要让今天的人们看一部默片,总需要一个理由——为什么要用默片的形式来讲这个故事?
最终,他选择用一个身处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过渡阶段的默片演员当故事的主角,“这很简单而且合理”。这就是人们现在看见的《艺术家》:男主角乔治·瓦伦丁(让·杜雅尔丹饰)是默片巨星,无意中提携了电影新人佩皮·米勒(贝热尼丝·贝乔饰),后者对他心生爱慕。有声电影来袭,乔治坚持自立门户拍默片,佩皮则抓住时代机遇成了有声电影的女主角。乔治的心血之作不敌佩皮的作品,落魄得几乎要自杀,佩皮则因爱帮助他走出阴霾,建议用歌舞片的方式回归银幕。
中国观众也许很难体会米歇尔在《艺术家》里倾入的对好莱坞默片时代的一片深情。有心人对比过,从《艺术家》的造型、画面、桥段等各方面,可以找出18个向不同的黑白默片电影致敬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男主角那两撇迷人的小胡子,简直是克拉克·盖博附体。
虽然《艺术家》向好莱坞致敬,米歇尔仍然为自己是法国电影人感到自豪。
“电影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找钱,一开始没有钱,所以最感谢法国良好的电影体制,政府有资金资助电影的创作者们。一开始是政府启动资金,之后又找了一些人捐款,剩下的钱是制片人在电视台、电台找的。”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电影必须在7个星期内拍完,这其实是很冒险的做法,“没办法,风险也必须自己承担,幸好最后结果还不错。”米歇尔说。
是“韦恩斯坦牌”还是投机?
作为一部法国电影,《艺术家》在2012年的奥斯卡上顺利拿走五项大奖,男主角让·杜雅尔丹也捧回了小金人——关于这般耀眼成绩有多么不够实至名归的批评随之而来。
熟悉奥斯卡的人会说,这是又一个“韦恩斯坦牌”。哈维·韦恩斯坦,全世界最著名的制片人之一,在好莱坞,没有哪个姓氏比“韦恩斯坦”更闪耀。迄今为止,他已获得303个奥斯卡提名,69 次拥抱了奥斯卡小金人。
《艺术家》的奥斯卡之旅,在很大程度上同样被人视为是韦恩斯坦的公关结果。
早在去年5月的戛纳电影节上,韦恩斯坦发现《艺术家》时,他就做好了让这部电影“冲奥”的准备。美国影艺学院的奥斯卡投票者平均年龄54岁,这部电影的调调称得上投其所好:黑白、默片,致敬好莱坞经典时代,举手投足间都是怀旧气氛。之后,韦恩斯坦为《艺术家》做了漫长的舆论预热,他带着全片班底四处接受采访,直到颁奖前才逐步扩大上映规模,一切恰到好处。
▲2012年12月28日,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在中国公映。
米歇尔在聊及和韦恩斯坦的合作时说:“他对电影本身没有什么作用,但是他卖电影的能力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知名的。所以在电影推广这一块,他有非常大的帮助。他很聪明,给了很多建议:电影的推广、片花怎么剪等等。”
不过如果说《艺术家》的成功是韦恩斯坦的公关结果,米歇尔表示无话可说:“你最好直接去问他,是不是韦恩斯坦做过的所有电影都对得奖有巨大帮助?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你有什么好的电影去找他,他能帮你,推广的时候他有很多想法。”
另一个对《艺术家》的指摘则是“题材太讨巧”、“太投机”,意指黑白默片是奥斯卡评委那帮老人喜欢的调调,容易获奖。米歇尔不这样想:“我要强调一点,法国的电影,法国人很喜欢,但一直以来距离奥斯卡还是比较遥远。获奖之后,《艺术家》就不仅仅代表法国电影,而被贴上了美国人的标签。现在再说有没有投机的成分?我持否定的观点。”
在资金非常窘迫的情况下,米歇尔用7个星期做出了一部疯狂的电影,要说他一开始就瞄准了奥斯卡“投机”,未免强人所难。但可以确定的是,米歇尔有过更“讨巧”的选择。
因为资金困难,有人曾建议他把影片包上“3D”外衣:“全世界的发行商有那么多的3D 播放设备,但其实他们没那么多的3D 电影可播放。有两个星期,我真的在考虑一部黑白默片的3D 电影,也许不错,会是一个很特别的新影像,但是,很幸运,我放弃了。”
米歇尔在采访的时候总喜欢说“不确定”、“不知道”,不轻易下结论。但在提到种种批评意见时,他会难得明确地进行反驳,尽管反驳前还有温柔的铺陈:“我的确收到了很多好的建议,让我可以做得更好。电影是个遗憾的艺术。每次做完一个电影,观众总是说他们想要更多,因为种种原因,这个电影做得相对比较短。但是,不管评论家们说电影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我希望观众买账就好。评论家的工作就是开炮骂人,我拍电影他开骂。我的电影不是拍给评论家看的,是拍给观众看的。”
观看需要全神贯注
时代周报:中国观众并不像美国和欧洲的观众那样,对上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有那么深的感情,这会影响他们进入这个故事吗?
米歇尔:我不知道。说实话我不了解中国的观众是否能理解这个故事。听说有的人从网上已经看了,这对电影宣传有没有帮助,我也不确定。不过据我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对奥斯卡获奖影片还是比较接受的,我发现奥斯卡的获奖经历对电影还是有帮助的。
时代周报:拍摄一部黑白默片会和拍一般的电影有什么不一样?
米歇尔:构图这一块要非常精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构图的上面,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不能放过。因为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声音也没有颜色,所以对画面会注重很多。拍摄时间只有7个星期,有些情况下,太注意画面花了我很多时间。另外这个电影片场不需要录音师,也没有任何处理声效的工作人员。
时代周报:女主角贝热尼丝?贝乔是你的妻子,这样的合作会有不同吗?
米歇尔:她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而且很“守纪律”!夫妻一起合作很轻松,比跟其他演员合作轻松得多。从写剧本到在各地拿奖,她一直陪着我,有很多事情直接分享,也省了很多事情—不用跟妻子报备了。
时代周报: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如何?
米希尔:2013年12月,我会开拍一个关于世界大战的电影,剧本已经写得差不多了。好莱坞方面给我发了很多邀请,我也很期待跟他们合作,但是要先把我自己写的电影拍完。中国导演我只知道李安,但无论认识不认识,我期待以后跟中国导演合作。
时代周报:对即将走进影院观看《艺术家》的观众,你有什么建议?
米歇尔:这是一部特殊的电影。一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这样的观影将是特殊的经历。在法国,大家看普通电影的时候,精神不是特别集中,干这干那的都有。但法国观众在看《艺术家》的时候,注意力特别集中—电影没有任何声音和颜色,稍不留神,就可能跟不上情节。我猜中国上映的版本会有字幕,但仅仅靠字幕理解电影不是容易的事儿,需要观众全部投入进去。(据《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