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指导在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3-07-08夏静洁韦金萍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诊室依从性血压

夏静洁 韦金萍

健康指导在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夏静洁 韦金萍

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评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大,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2002年全国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居首位,其发生和死亡与高血压有关。如何对门诊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干预,指导患者规范化治疗、定期随访咨询,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诊室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指导,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健康,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7~12月在我院高血1诊室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65.0±4.3)岁,就诊前已诊断高血压患者150例,就诊后诊断高血压患者50例,诊断标准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干部60例,工人50例,居民30例,农民60例;现居城市145例,现居农村5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20例,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6例,单纯性高血压136例。选取同时间在我院高血压2诊室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合并疾病情况、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如检查、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观察血压变化情况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指导。诊室护士首先全面了解和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信息,如疾病情况、家庭详细地址、家属基本情况、联系方式等。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订出有针对性并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指导方案。在指导过程中认真倾听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回答,实施过程中根据患者治疗后出现情况不断完善和修改健康指导方案。健康指导内容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自我管理等。

1.3 观察指标实施健康指导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包括:①按时就诊,遵医用药,自我血压监测。②诊室血压控制情况。患者就诊任何时段血压测量值。③患者满意度评价。由诊室护士发放调查表对医生护士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水平,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由患者逐项填写,不能漏项,情况特殊者,由家属代填写,当场收回调查卷。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数据处理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比较见表3。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满意度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n)

3 讨论

3.1 心理指导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家庭情况,根据不同患者出现的行为和心理反应,以及对健康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实施恰当的心理疏导和安慰。鼓励患者多向朋友、亲人倾述,缓解自身心理压力,勇于面对现实,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

3.2 饮食指导饮食与高血压的发病和病情进展具有密切联系。饮食一定要科学合理,指导患者选择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无论青年、老年人,限制钠盐摄入,补钾对防治高血压十分重要。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6g,少食腌制食品,含胆固醇和动物脂肪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等。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补充适量蛋白,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如乳制品、豆制品(100g/每天),多食新鲜蔬菜、坚果、水果等,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或戒酒,因为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避免便秘。

3.3 运动指导指导患者在保证身心休息的同时,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气功、打太极拳、跳舞、健身操等。运动量不宜过大或太激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以运动后心率增加不超过20次/min,且休息15~30min后恢复正常为宜。一般每周3~5次,每次 30~60min。控制体重,尽量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5[2]。即使在短时间内不能将体重降到理想的水平,减轻体重对改善血压也是有益的。

3.4 用药指导确定药物降压的患者,需提高降压治疗中患者对医嘱的顺应性,顺应性是指患者执行医嘱的程度。争取让患者做到遵医用药,患者一旦确诊高血压后必须终身管理,不能擅自更改或停止医嘱执行。1~2级高血压治疗争取在4~12周内血压逐渐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当有病情变化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3.5 自我管理提倡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及家属配合下,学习高血压健康和防治知识,学会自我观察病情;如出现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应考虑心脏疾病的发生,立即到医院就医。

3.6 定期随访建立门诊高血压随访机制,对患者所有可控危险因素的控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随访方式可选择高血压诊室、电话随访,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入户随访、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网络随访等。低危或Ⅰ级高血压患者可3个月或6个月随访一次,高危或极高危患者应经常随访,血压控制达标后可减少随访频率。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生坚持治疗,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控制血压。

[1]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2002综合报告[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57.

[2] 李秋萍.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8.

R544.1

A

1673-5846(2013)09-0349-02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柳州 545002

猜你喜欢

诊室依从性血压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午后的诊室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新开的诊室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